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
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的第372篇原创分享。2024年7月11日,于新加坡)
你好,我是一直在读书的书先生。
老读者都知道,我现在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一般别人听到我说自己是个自由职业者,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你自己在家,怎么安排时间呢?怎么做到自律呢?”
说实话,我完全算不上一个自律的人,但对时间管理,我还真有些想法。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多数人的不太一样,但你不妨参考一下。
关于时间管理,人们写了很多书,出了很多视频。我自己也读了不少,比如国外著名的《无压工作艺术》,国内曾经很畅销的《小强升职记》等。
里面介绍了各种法则,什么“紧急性”和“重要性”的四象限法则,什么“从上往下想、从下往上做”的 GTD 原则,等等等等。
这些都很有用。但我认为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原则,其实只有一条,三个字,那就是:
少做事。
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这样能供你安排的时间才会充裕。充裕在这里是个关键词。
时间和金钱一样,如果本身就不多,干什么都捉襟见肘,那再牛逼的时间管理方式都没用。
我们在考虑时间管理的时候,往往忘了一个前提:只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你才能够管理。如果你的时间是别人在安排,那就谈不上时间管理了。
自由职业者在这方面还有点优势。
首先,我不通勤。在大城市上班,如果住得离公司远,那每天通勤的时间都有一两个小时。这不但浪费时间,也极大影响幸福感。据说通勤是降低幸福感最大的凶手。
第二,我没有应酬。除了偶尔出门参加活动,我的社交时间几乎为零。
请注意,虽然我在这两方面省了不少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每天时间多得用不完。恰恰相反,我给自己安排的任务很多,每天时间其实不够用。
我想强调的是一种心理感受。时间被迫花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和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忙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如果长期处于前者,就会产生匮乏感,而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哪怕每天都很忙,也感觉能够掌控自己的生命。
这种掌控感,还有一种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当临时需要花点儿时间去做个计划之外的事儿时,你不会犹豫不决或者过分焦躁,因为你总能找到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这还没有上下班儿用的时间多,尽管去做。
我花钱也带着这种心态。比如在国外参加会议时,我出行、住宿、用餐都算不上节俭,但一想到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省下的钱偶尔奢侈一把也没啥。
这种想法可能是有点自欺欺人,但我觉得能让自己感觉舒服的自欺欺人可以有。
上面谈的是一个大的原则。
具体操作上,我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用番茄时钟管理时间,每天9个番茄钟,每个钟50分钟,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三个时钟。
这样算来,我每天工作时间大约7.5小时。
这三个时间段,我也分为了三个主题。
上午是9点到12点或者10点到12点,一般用于收发邮件和学习,读读论文、学学外语什么的。
下午一般是三点到六点,这是主要工作时间,用于写论文和写代码。
晚上是8点半到11点半,这是自媒体时间,用于直播和更新自媒体。
我每个时间段的起止时间不固定,只需保证连续工作三个钟就行了。
我每周休息一天,安排在周四,所以周四我没有任何工作安排。我把休息日安排在周四的原因,说来很搞笑,因为新加坡电影上新是周四,有好片子,我还是喜欢到电影院去看。
以上是我的安排。但说实话,我并不是每天都能完全做到。不过,在我看来,有一个可靠而具体的目标,哪怕完成度不是100%,也好过浑浑噩噩。
另外,这个9时钟工作法还有个意外的好处:它可能帮助你合理安排饮水。
50分钟到了,我会起身走一走,喝一杯水,大约250毫升。这样算来,一天至少会喝两升水,是比较健康的水平。
我是一直在读书的书先生,感谢您的阅读。
今天的推文,我分享了自己对时间管理的一点儿看法,包括一个原则和一个方案。
除了大原则和大安排,还有一些小细节,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
我列两个我能想到的、也在努力去做的:
1. 上卫生间别带手机。(很惭愧,我不是每次都能做到,但在做到的路上。)
2. 上床睡觉不带手机。(我会带上床,但基本不看,主要是睡前听点东西,比如得到的课程。)
显然,它们都和使用手机有关。所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很有必要。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直播预告:
今晚直播间邀请了蒙特利尔大学的 L'Homme 教授,导读她的框架语义学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数据库建设论文,欢迎感兴趣的研友参加。这个时间值得花。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