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是对的,学英语就是不该学“拿捏”

文摘   2024-08-17 02:50   新加坡  

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
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的第376篇原创分享。2024年8月16日,于新加坡)

引子

你好,我是一直在读书的书先生,独立应用语言学家。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我选择了独立学者的职业道路,开始了边全球旅行边研究和科普语言学的生涯。

(顺便说一下,因为我全球移动,加上我所有收入来自线上,所以我极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语言学学术数字游民。今年我以独立学者投稿的会议和期刊论文都被接收,甚至还以独立学者身份受邀到蒙特利尔大学作报告,充分说明学术界对独立学者并没有学术发表上的歧视。所以,如果你也有心往学术数字游民方向发展,我已经帮你趟过路了,可以放心走。)

因为语言学博士的背景,再加上从高校辞职前教了12年大学英语,我对语言现象、尤其是和语言学习有关的社会现象特别敏感。


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就又发生了一个颇值玩味儿的语言现象。


不被记者拿捏的全红

今年奥运会上那些00后健儿答记者问时展现出的自然洒脱和绝不内耗的精神,我很是喜欢。年轻人就该这样子。多一些这样的年轻人,社会就多一分进步的希望。


显然,很多记者的思想还没有跟上,仍然预设被采访者要用“高情商应对”来迎合自己和大众。顺便说一下,凡是对别人情商要求很高的人,不是气量狭窄就是自认为自己比对方地位高。凡是需要你高情商应对的场合,一定至少有一个认为你不配被平等对待的人。


这种预设和现实的脱节,结果显然就是当场吃瘪。那位问全红婵知不知道拿捏英文怎么说的记者就吃了一回这种瘪。


我相信大多数人已经多多少少看过那段关于“拿捏英文”的采访了。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也没有关系,我简短描述一下背景。


你知道,全红在接受采访时,有好几次用“拿捏”并配合大拇指和食指夹东西的手势,来表示尽在掌握或者小菜一碟。


于是,有一位记者就在采访时问全红:“拿捏你知道用英语怎么讲吗?”全红说“不会”。记者又接着问:我教教你好不好


全红接下来的回答就让人浑身舒爽:“不用了,我不想知道。”



作为一个教了十几年大学英语的语言学家,我完全无法理解记者的动机。就算你觉得全红应该懂点儿英语,难道你打算通过一个词就教会她英语吗?更何况,全红会不会英语关你什么事儿?


所以,作为一个正常思维的人,我完全支持全红的回应。同时,作为一个语言学家,我也想说,就算你打算学好英语,也不应该冲着“拿捏”这样的词去。


我的这个说法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但经常被忽略的语言学习理念,如果你有心学好英语,下面的内容一定要认真读完。


学什么样的英语


咋一看,这个小标题可能让你感觉很奇怪:学英语就是学英语,难道还有各种不同的英语?


是的,对于学习者来说,真的有不同的英语。我这里说的不是英式美式的那种不同,而是一种和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有关的区别。


在揭晓小标题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拿捏这个词的前世今生。


在全红的使用中,拿捏显然是“尽在掌握”或者“小菜一碟”的意思,被拿捏的对象是比赛。和这个意思对应的英文是 a piece of cake,  as easy as pie,no sweat, 或者 a walk in the park。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拿捏的这个意思是最近才出现的。根据高倩琳2023年在 Modern Linguistics 发表的一项研究,拿捏表示“小菜一碟”的这个意思是2019年才出现的(也许更早,因为这项研究的只选取了2018年到2022年的微博语料,所以暂不清楚)。



根据这个研究,拿捏有三个意思其实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这三个意思分别是(以下所有举例都来自上图所示论文):



  1.  “(气质、风格、感觉)表现得很好”,例如:气质这一块,他拿捏得死死的。

  2. “被……深深吸引、抓住眼球”,例如:家长心理拿捏得真到位,高手啊!

  3. “轻而易举地实现、完成某事”:全红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三个意思的演化路径分别是这样的:

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


可能你读到这里,心里有点犯嘀咕:“书先生你现在是在介绍拿捏这个词意思的演变,和英语学习有什么关系?”


别着急,关系马上来了。


首先,这几个意思都是现代汉语词典还没有收录的。他们以后是否会被收录,还有待观察。


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不一定会留在汉语的词汇里。


从拿捏这几年词义的演变来看,口语中,产生新词和老词产生新义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新词和新义都能最终成为语言稳定的一部分。


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然后再没人使用,比如前些年流行的“十动然拒”“累觉不爱”等,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挂在嘴边了。


我小的时候,还流行用“哇塞”来表示惊讶,现在也几乎听不见了。


那这些昙花一现的词表示的词义消失了吗?并没有,有一些表示这些意思的词或表达,长期稳定存在。例如虽然人们已经不怎么说十动然拒了,但“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合适”这样的表达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


好了,重点来了,我们学习任何语言,都应该优先学习这些稳定的表达,而不是去追逐流行词汇。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我说学英语不应该学拿捏,不是说上面提到的表示“小菜一碟”的英文不该学,而是指英语中像拿捏这样刚刚流行的表达不是学习的首要目标


所以,下次再看到下面这样的标题,千万不要产生焦虑:


“你还在用 How are you 打招呼吗?老外早就不这样用了!”

“不用谢只会用 You are welcome!你已经 out 了!”


相信我,你这辈子用 how are you 打招呼,用 you are welcome 来回复 Thank you,都没有问题。反而是某些特别的方式,只在某些特定人群里面流行,其他人不一定能接受。


结语


我是一直在读书的书先生,感谢您的阅读。


今天的推文里,我借全红的一则新闻,阐述了语言学习的一个原则,那就是:优先学习长期稳定的表达,不要浪费时间去追求流行词汇。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曾经写过一篇长文分析,欢迎你对照着读一下。


文章链接如下:


《连普洱都不会喝,你汉语真差》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直播预告

学真英语,看真世界

今晚8点,语言学博士带你读外刊

(识别下图中二维码,预约直播。)



关于作者

书先生和路夫人
80后大学教师一对儿。在浮躁的世界,陪您沉静地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