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屯娘娘庙》||文/赵润东||【京西纪事】总784期

文摘   历史   2024-08-12 17:12   北京  

文史 | 人物 | 胜迹 | 军政 | 轶闻 | 钩沉

20240812 146期 总784


 近日,房山区文物保护所再次对区内重点文物单位进行普查,其中对工作特别认真执着的郭凯同志将阎村镇元武屯娘娘庙及遗存的古钟进行了拍照,随后将文物照片转发给了笔者。收到照片,立刻引发笔者进一步对域内文物保护及利用的深远意义的认知与深思,故此认为有再次撰写此文之必要。据史料记载,阎村镇元武屯村,因明初在此设军屯而得名。坐落在元武屯村的娘娘庙,创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不论从其久远的历史年代,还是从其宏伟的建筑规模,在明清时期都是建筑的佼佼者,因此在本地区最负盛名。


京都广宁门里广德禅林僧人维忠 维信继阳大龙泉寺僧人如 通江 通昧 通 二站村僧人惠存 万佛寺僧人仁住信付 赵家庄普兴寺僧人仁春 次渠村僧人仁泰 支楼村洪业寺僧满詠满训 率寺僧人山清

过去,村庄无论大小,一般都建有寺庙,但供奉的神像各不相同。有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有供奉观世音菩萨的、有供奉药王孙思邈的、有供奉关帝关云长的……。而较为隆重、场面热闹的应属娘娘庙。据《良乡县志》记载,仅良乡地区的娘娘庙就有8处之多,如大紫草坞、小董村等,当中均供奉着娘娘神像。

在北方特别是京郊地区,人们常常把娘娘庙里供奉的都称为王母娘娘,其实不然。因为庙内供奉的娘娘,有的是传说中的王母娘娘(西王母),有的是传说中的泰山娘娘(碧霞元君),有的则是送子娘娘(注生娘娘)等。

大明万历十八年十月十三日金火匠人姜大成 男 姜万周

所谓王母娘娘,又称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灵圣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称为“上圣 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 瑶池大圣西王金母 无上清灵元君 统御群仙大天尊”。相传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为王母娘娘的圣诞日。《玉女卷》上记载:“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性颖,三岁解人论,七岁辄闻法。尝礼西母王,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黄花洞修焉。”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如《枕中书》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气炼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由之。”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

所谓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其道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对道教女神的尊称。历经上千年,碧霞元君的影响力由山东省泰安市传播开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人们最为崇拜并认为能够保佑人们纳福吉祥,平安福祉的女神。关于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的身世,自古以来,众说纷纭。第一种说法,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生日是三月十五日。据《山东通志玉女祠》记载,东岳即泰山,东岳大帝即泰山男性神祇。泰山娘娘为东岳大帝的女儿。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第二种说法,中国民间有“北元君、南妈祖”的说法,指的是泰山奶奶和妈祖娘娘之间,虽然有地域之差和山神、海神之别,但同样都普度众生、舍己为人,成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闻名于世的保护女神。

何为送子娘娘?送子娘娘又称注生娘娘,是中国民间宗教(道教)信仰中掌管生子的神,相传生日也是四月十八。送子娘娘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旧时,寺庙里送子娘娘神像安详端坐,怀抱娃娃,香火十分旺盛。那些婚后久不生育的妇女多向送子娘娘烧香求子。她们在送子娘娘神像前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注生娘娘”赐子于她。然后“搏签”,求得“吉签”,表示“注生娘娘”己愿赐子于她,即起身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然后再拜,据说无不灵验。得子后,求子者还要前来拜谢,奉之以油饭、鸡、酒等。

当然,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很多传说,如被称为掌管阴阳,孕育万物的大地之母的“后土娘娘”以及专职负责医治民众眼疾的“眼光娘娘”等。

那么,元武屯娘娘庙里供奉的是哪位娘娘呢?要想得知,首先要看这里举办庙会的时间。据史书记载:泰山娘娘的生日是三月十五日,王母娘娘和送子娘娘生日是四月十八。而元武屯娘娘庙庙会时间正是四月十八王母娘娘诞生日,由此得知庙中供奉的应为王母娘娘。到了四月十八这一天,当地百姓要举行隆重的蟠桃圣会,可以到庙里烧炷高香,跪拜叩上几个头,借此机会向王母娘娘“表表忠心”,祈求全家平平安安,一切顺利。

旧时,京郊地区的百姓十分看重赶集上庙这种传统节日。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们普遍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与影响,对世间万物生灵的存在与变化无法理解,于是借助烧香拜佛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庙会期间,众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争先恐后,“重任在肩”:一种是烧香为自身或父母儿女许愿、还愿的;一种是走会、唱戏或至此观光、贸易的;而更多的一种是求福者,他们自带供品与祭香,满怀敬意与希望随众而进。庙会的时间是从初一至初三举行三天,后来,意犹未尽,又延长到初五。届时,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沿途两侧,搭棚布帐,大小摊贩一字排开,各种应季食品应有尽有,而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殿内香烟缭绕,击磬声声,整个庙宇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之中;庙外则花会林立,鼓钹齐鸣,呈现出一派异常热闹的欢腾景象。以上庙会大多集中在规模宏伟、影响较大的庙宇之中,如天开娘娘庙,长沟峪娘娘庙以及百花山、妙峰山等,而乡村中的寺庙只是供附近村民烧香许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用。

当年,阎村镇元武屯娘娘庙又是怎样一种景象呢?元武屯娘娘庙正殿建筑雄伟,结构复杂,被称为明清时期建筑的佼佼者。娘娘庙内现存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铁钟,高1.4米,直径0.8米,龙钮。钟上铸有捐资人姓名和“大明万历十八年十月吉日造,涿州东关金火匠人姜九成、姜马周、姜鸣用”,“良乡县元五(武)屯三圣庵”等铭文。从这口遗存的铁钟铭文记载上可以看出,该庙创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十月”,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另据《北京名胜古迹词典》记载:元武屯娘娘庙,“创建于明代,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由此可见,该庙历史久远。

娘娘庙座北朝南,原为三进院落。自南向北入庙,正面为一砖砌高大门楼,门楼两侧为院墙围挡的宽阔空地,再向前为三间山门大殿,进深九间,单檐,装饰一斗三升斗拱,硬山调大脊,勾连搭顶,顶铺灰瓦,旋子彩画。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前殿。该殿内原供奉哼哈二将,是通关的守护门神,早年为泥塑,外饰彩画,金碧辉煌,后被拆毁,至民国年间改为大殿墙壁上彩绘。过山门殿为二进院,正面为明三暗九的娘娘大殿,东配两间厢房,西厢原有建筑,后被毁,至民国年间仅存东厢房。娘娘殿位于庙宇正中,殿中供奉斗母娘娘,两侧为子孙娘娘和送子娘娘,其余分别有各种姿态的娘娘化身,30余尊塑像分列两侧,其中西侧最抢眼的是一台大轿,黄金色的骄幔,显得雍容华贵。在大殿脊檩上,有楷书“大清康熙四十三年岁次乙亥知良乡县事加一级李阴龙……募化,住持道人杨合耀同重建。”

据当地老人讲,元武屯娘娘庙的娘娘非常高贵,而且百求百应,深得人们的拥戴。每年四月十八娘娘生日时,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会来此上香膜拜,这天庙里要大开排场,宴请元武屯全村百姓,同时庙里还开设戏台唱戏汇演,以示庆贺。娘娘殿东侧有一台花轿,轿中娘娘低首下轿,寓意娘娘为万民谋福,经常下界为民驱灾避邪。据传说,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去西陵谒陵,曾驻跸良乡黄辛庄行宫。当时皇帝慕名来到了元武屯娘娘庙,参拜后亲自御赐了这位娘娘半付鸾驾,以示对娘娘的敬重。此后,元武屯娘娘庙的娘娘便有了半付鸾驾的说法。

娘娘殿建筑宏大,殿的背后附有抱厦,外看是三间,实则整体面积是九间。除正面供奉娘娘圣像之外,在娘娘金身的背后,还有一尊“倒坐观音”塑像。当地百姓之所以称之为“倒坐观音”,其寓意为观音本应面南,而在这里却面向北,故称倒坐观音。观音塑像塑造得清秀慈祥,手拿净瓶,骑在一只麒麟之上。观音两侧为两位童子,与观音像形成和谐的整体。

出娘娘殿后门,进入庙中三进大院,院北端是寺庙的正殿,也称后殿。后殿俗称“斗姆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廊后刹,硬山箍头脊,顶铺灰瓦,梁架旋子彩画,菱花隔扇门窗。大殿正中供奉风雨雷神,当地百姓叫八叉神,原意为该神四面有脸,有八只手,每手各拿一件不同法器,意为主管风雨雷电。八叉神正面左右为雷、电二神,再往前有侍引童子,正面两手各托日月二宝,威武刚劲。

正殿八叉神两侧的墙壁上均绘有不同的壁画,以显示风雨雷电的变化万端,从而烘托出整个大殿的肃穆庄严之气氛。

大殿左右侧原为钟鼓楼,后毁于清代,至民国年间,仅存正殿东侧的铁钟挂架和明代铸造的铁钟。

解放后,虽然于1952年寺庙部分塑像被拆除,但全庙的布局和宏伟建筑仍被列为北京市三类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庙宇娘娘殿在一场大雨中倒塌,基址被清理后建成村委会办公用房。2014年房山区文物部对娘娘庙进行了修缮,一座历经沧桑的古庙又以崭新的容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历经500多年的古钟依然宏声震耳,这些均作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并为研究当地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旅开发提供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赵润东
1955年6月出生,汉族,北京房山人,大学学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酷爱文学与史地民俗文学,1978年始发表文学作品。在20余家书刊发表论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碑文、楹联等500余篇,近400万字;撰写《古塔风韵》《古刹常乐寺》《红螺三险》《张坊古战道》《皇后台》等5部电视专题片脚本,在北京电视台和房山电视台播放。著作有《琉璃河古镇史话》《琉璃河民俗风物》《名镇阎村史话》《中华瑰宝汉白玉》(与人合作)。另外撰写出《古镇张坊史话》《名镇韩村河史话》《京畿满族第一村—固村》等以及“漫话系列”、“历代名人在房山题诗并撰文系列”,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好评并产生较好影响。作者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主      编:方言

副  主 编:思文
创研部长:稀土
图片来源:作者及网络
投稿邮箱:870413692@qq.com
主编微信:870413692
公众号码:JXJSSJXJ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京西纪事】

京西纪事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