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人物 | 胜迹 | 军政 | 轶闻 | 钩沉
2024年08月24日 第157期 总795期
▊ 我每天陪小清河散步,小清河陪我入眠。
这些天,因为下雪,空气干静,我多想回趟老家查儿村。因小时候干旱冬季很少见到雪景,而多雪的年份,大南山根冰冻到五月才化。
现在查儿村人全搬走了,大雪封山,良好的植被对自然环境有很大改善。这时让我不得不想起我的山哥们和窑哥们。
康胜利,河套沟河北镇西区出生,他父亲是位老矿工。最早住西区后搬东区。他是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学历。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摄协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散文学会四代会代表。曾任中国石油文联副秘书长,兼任第六,七届中国石油摄协秘书长。著有报告文学集《遥远的回声》《风雨如歌》,长篇报告文学《石油师人——转折》《八千里气龙越神州》。《浴火布尔甘》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课本。曾获“人民文学杂志奖”“中国当代散文奖”“中华铁人文学成就奖”。
这是个乡愁很浓很重的人,河套沟几乎都走遍了。在矿区里同辈中他算是混得不错的,国家机关工作,享受好的待遇,三里河有住房。认识他是去年的一次朋友聚会,这之前他写过很多故乡的往事,在房山网络文学广泛传播,我每次都要仔细品读,增加营养、增长见识。此人爱好广泛,京剧、摄影、文学样样精通。有很多上层和文化界的朋友,在很多重要场合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这不刚刚看到他在朋友圈参观中国美术馆后的题诗,又读到他在京西文学上发表的《那一刻,我登上了大房之巅》。
“八百里太行逶迤,北京城廓似海市蜃楼、若隐若现,坦荡如砥的华北大平原一望无际。”这是他站在猫耳山上看到的风景,也是他对故乡的依恋。我很喜欢他写东西,一是文笔好、有生活,二是我们都是大防岭的山哥们。
陈广祥,一九五九年六月出生,河北镇口儿村人,最初在北京矿务局房山矿西区工作。做过共青团工作,热爱文学,担任北京矿工報通讯员,经常在《北京矿工报》发表文章。退休后仍坚持创作,在《燕都》《渤海风》等杂志发表过很多文章,现为房山作家协会会员,区政协文史资料撰稿人。
查儿村与口儿村一山之隔。由于他写了大量矿山作品,在“煤黑子”中影响很大。在河套沟成了名人,只要提起陈广祥无人不知。
由于广祥脑子好,动笔快,生活底子厚,文化底蕴深,只要接触到新的体裁就能迅速动笔。不过二三年,为几个村的村史写传记文学几十万字,深受朋友喜欢。
傅守勤,大伯傅宝千的长子,和大哥傅守凌同岁,长我八岁。85年至87年任查儿生产大队长,担任过村里煤矿矿长,84年至90年自己开矿。他算是村里的能人,论说论干都有一套。小时经常到他家去玩,他家是标准的四合院,主房五间,两侧有耳房,兄弟姐妹四个。记得他二十几岁仍单身,母亲从上英水村给他介绍杨风华成亲,两人相亲相爱,生有三子。我从老家搬出,因还有一个多月初中毕业,住在他家,大妈身体有病,一家人对我关爱倍加。母亲搬到良乡后不再打工,每年都要回老家住上多日,他和嫂子“老婶老婶”地叫着,好像亲妈。
上英水村和查儿村连襟,外人分不出地界只有当地熟人才知道。历史上多回两村的交际和体制变更。康熙四十六年,上英水真武庙铸钟,上有傅氏第二代傅登名号。光绪三十一年,英水沟内煤窑及六个村共同出资重修真武庙。1947年英水六村组成上英水党支部。这当中变革多次,1961年6月查儿村独立。2000年因沟域整体搬迁成立上英水党支部。2018年4月28日成立英水沟党总支委员会。清咸丰年间,栗开山、栗开印由中英水迁往查儿村。中英村我有个同学叫韩文,上中学时我们一块上学。中英水有个分销店,卖针头线脑、日用百货、小商品小食品和油盐酱醋。分销店还收购如中草药、蝎子、废铜烂铁。过年节卖带鱼和布料得排队,怕买不到早晨三点多,天不亮就排队。小时我吃过喂牲口的豆饼,供销社卖花生油用大筒,省下的油底子很厚,被油泡过的花生碴子很香,我见过但没吃过。当时山里人很少出远门。供销社属国营,能在供销社上班都不是一般人,我想能吃上这种东西的只有售货员,如果我能当售货员多好。
朱祥秋,上英水村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小小说沙龙会员,北京老舍文学院学员,首都职工文学研修班学员,房山区作家协会理事。作品刊发在《辽河》《微型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月刊》《微型小说月报》《渤海风》《高考阅读》《中国报告文学》等刊物。出版小小说集《河畔人家》和散文集《走近大石河畔》。
我和他认识是在退休以后,作协开会、组织采风。由于是老乡,心里没有隔阂越走越近。他不善言谈也不表白,即使有人和他调侃他也只是微微一笑。每次我们交流都能说出心底很深的东西,没有社会上奉承调侃和油嘴滑舌的那一套。由于兴趣相投这样我们很快成了朋友,很要好的朋友,可信任的朋友。
他在佛子庄中心校工作,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他写的小说不仅在外边发表还收录了村志,可见其在村里的影响。
张长水,房山区城关街道前朱各庄村人,62年12月2出生。1980年4月高中毕业后,北京广播电视中专“计划统计”专业、“中国农业会计”专业、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读书、写作、会吹口琴、打乒乓球。80年起一直在本村工作,1985年7月1日入党,86年入选支委班子,历任宣传委员、副书记、石化建联营构件厂厂长。长期从事党务工作,致力于村风建设、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多次参加市、区、街道各项活动。2022年12月底退休。加入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房山区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作品:散文、纪实文学。短小说“乡思”“朱各庄与大槐树”——《2016中国散文排行榜》《2017中国散文排行榜》;散文“故园”“朱各庄与大槐树”——《中国文化报》;散文“童年村画”——《人民武警报》;散文“四季雾岚”“在江西过年”“绕道澳门”“干饭啦啦鱼”“我会纺线”——《北京晚报》;散文“三嫂”“窗外的风景”“五奶奶上坟”——《京郊日报》;散文“京西佳肴”“宅门记事”“初识安阳”——《海内与海外》;散文“雪沃龙乡半壁红”——《时代楷模》“北京市总工会第十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二等奖;报告文学“岐黄臣子”——“北京市总工会第十三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二等奖;纪实文学“的哥榜样”——北京群艺馆《文荟北京》三等奖;纪实文学“杨亦武与房山碑刻通志”——《海内与海外》;纪实文学“敞亮”——《岷州文学》;短篇小说“瞩望”——《北京晚报》;微小说《豁口》——房山区组织部微电影等。最近我们相聚,他晒了张参加市作协读书会,和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乔叶的合影照片很抢眼。
我十几岁为村里在大南山后羊儿峪放牛送过盐。1960年以后,大南山后半拉天晚上通红,后来才知道是燕山石化,不到二十岁来县城上班,知道这里是县城。作为文学爱好者,我虽然大他几岁,但早就知道他的名字。退休后我们认识,对他的认知一是人品好,做人诚恳,从无造作,以诚相待。二是文学功底深,在与文学朋友接触中诚恳友善。三是能力强。前朱各庄村在全区是有名的大村,且整体搬迁上楼。我在乡镇当过党委书记,深知农村工作的复杂性,而一个农村主要领导能干一辈子,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没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实干的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廉洁奉公的品德是不行的。
傅守卫,京西50后。房山区诗歌协会名誉副会长,房山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老舍文学院学员。大山的产床孕律灵感,河套的襁褓焐暖诗行。不落俗,锐坚脊背。干最新最潮最真最实最想最干净的事。交对的人做对的事,和有情怀、懂诗的人在一起。掏大房遗宝,拓故土洪荒。自幼喜诗歌,在中国南水北调报,北京日报,房山报,燕都,燕鼎,紫金花,京西文学等刊发表诗词百余首,出版《金色年华》两册(合集)。以长诗、抒情、醒悟、哲理见长。当过乡镇父母官,干过泥瓦包工头。现实、丰富的阅历是我灵感的源头活水。智远谋,沐朝辉。用健康和饱满的热心拥抱未来,让大自然的真情实感彰异彩,尽风流。
副 主 编:思文
创研部长:稀土
图片来源:作者及网络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京西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