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零"先 循"证"而行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Fastunnel® FAST ICAS技术在ICAS-LVO病变中的应用体会

健康   健康   2025-01-05 18:01   上海  




术者寄语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enosis,ICAS)是导致颅内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 LVO)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亚洲人群当中。ICAS-LVO急性期最佳治疗策略依然是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由于ICAS-LVO和栓塞性LVO的病理基础不同,因此两者的最佳EVT治疗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ICAS-LVO的EVT治疗过程中常需要进行球囊扩张成型甚至是支架植入,这无疑提高了EVT手术难度、增加了EVT手术风险。为解决这一难题,FAST ICAS技术应运而生!


FAST ICAS (FASTunnel in thrombectomy for ICAS occlusion) 技术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杨鹏飞教授张永巍教授李子付教授张磊教授邢鹏飞教授提出,即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能够与Syphonet®等多种取栓支架相结合,同时利用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零交换”技术支架成形。将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作为超选微导管,通过微导管首过效应判断局部有无狭窄和血栓。拟行支架取栓时,直接经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释放取栓支架,在取栓支架释放后,通过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扩张近端狭窄段、减少近端狭窄对支架取栓时的限制,减少血栓因刮擦造成的血栓逃逸,必要时利用“零交换”技术植入支架。若微导管首过效应阳性且无需支架取栓时,直接使用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对狭窄部位扩张,必要时利用“零交换”技术植入支架。FAST ICAS技术利于急性ICAS闭塞远端血栓快速取出、减少栓子向远端逃逸、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详解

(点击图片/文字阅读原文)


FAST ICAS技术治疗ICAS-LVO操作步骤详解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70岁。



主诉:因“醒后失语伴右侧肢体无力1h”来院。



现病史:患者早上5:00醒来进餐,当时无不适。后又入睡,11:50家属发现其无法言语表达,右侧肢体无自主活动,无肢体抽搐,无发热。遂送来我院急诊。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吸烟史。家属补充诉患者3天前有过短暂性右上肢麻木无力。



入院查体:混合性失语,双眼左侧凝视,双瞳等大,反射灵敏。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Babinski征阳性,NIHSS评分19分。



影像资料

急诊CT未见出血。


急诊CTA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闭塞,前交通动脉开放。


急诊CTP提示左侧大脑半球大片低灌注区域。


术前讨论

手术指征

患者为醒后卒中,临床表现为失语+凝视+偏瘫,头颅CT排除了脑出血,故考虑为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CTA证实了患者左侧颈内动脉C6段闭塞,为此次急性脑梗死的罪犯血管。因最后正常时间到急诊评估已超6h,因此进行了CTP评估,结果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梗死核心0ml,缺血半暗带289ml,有急诊取栓指征,故拟启动急诊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治疗策略的制定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吸烟史,否认房颤、心瓣膜病变等心脏基础病史。三天前存在左侧大脑半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此次出现左侧颈内动脉C6段闭塞性脑梗死,因此,其左侧ICA C6段闭塞的病因首先考虑为ICAS。故首先考虑用FAST ICAS技术行机械取栓术,必要时支架植入。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 6F 90cm 长鞘
  • 加奇生物 6F 115cm Tethys®间导引导管
  • 奇生物 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5*10mm
  • 0.014inch 微导丝
  • 取栓支架 4.0*20mm
  • 自膨式闭环支架 4.0*23mm

手术过程

DSA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前交通动脉和左侧后交通动脉开放。


0.014inch 微导丝成袢越过闭塞,通过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5*10mm释放取栓支架 4.0*20mm于C5-M1段,造影提示L-ICA C6闭塞段再通,局部重度狭窄。


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5*10mm上高至C6狭窄段,6atm压力缓慢扩张成形,复查造影提示狭窄显著改善。


裸撤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5*10mm,负压下回收取栓支架,取出血栓一枚,复查造影提示ICA C6残余轻度狭窄。


观察10min后,左侧ICA C6狭窄段弹性回缩明显,呈重度狭窄,前向血流明显变慢。


决定行支架植入,于左侧ICA C6段植入自膨式闭环支架 4.0*23mm一枚,复查造影提示L-ICA C6狭窄显著减轻,前向血流明显改善。

术后情况

术后mTICI 3级,DynaCT未见颅内出血,术后24h复查CT如下:


术后定期随访:术后次日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意识清醒,无凝视,可正常言语,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4级,NIHSS 5分。


 病例总结 



机械取栓是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措施,对于发病超过6h的大血管闭塞,如果术前高级神经影像学评估提示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依然可以从取栓治疗中获益。机械取栓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包括直接抽吸、支架拉栓、抽吸和支架拉栓相结合、球囊扩张成型、支架植入等。最佳的取栓术式需要根据大血管闭塞的部位、闭塞的原因、血栓负荷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本例患者为醒后卒中,最后正常时间距到院已超过6h,但术前影像学评估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同时梗死核心小,而缺血半暗带大,因此再通颈内动脉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本例患者颈内动脉闭塞的原因考虑为ICAS。ICAS引起的颅内大血管闭塞和栓塞性闭塞有很大不同,ICAS-LVO往往血栓负荷量不大,且通常需要进行球囊扩张改善狭窄,甚至支架植入来保证前向血流的通畅性。因此,ICAS-LVO的取栓策略和栓塞性LVO有很大不同。FAST ICAS技术已被证实是ICAS-LVO急诊血管内治疗的最佳术式之一,取栓和球囊扩张成型可序贯完成,无需反复的交换过程,大大缩短了穿刺-再通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本例患者基于术前对颈内动脉闭塞病因的精准判断,首发取栓策略采用了FAST ICAS技术,快速顺利实现了mTICI 3级再通,术后患者恢复满意。FAST ICAS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深入推广,特别是在ICAS发病率高的亚洲国家人群中。


术者简介



王子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擅长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以及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曹文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血管监测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介入协作组委员;上海卒中学会血管内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神经介入医师专委会委员;SVN杂志以及临床内科杂志编委。

擅长脑卒中急性期救治和脑血管介入治疗。曾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脑研究中心进修学习(2012-2013),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内科访问学者(2019)。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0余篇;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一项。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产品详情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章内容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全新功能“AI问答”正式上线,您临床实践中的得力助手!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先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沛嘉加奇品牌专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神介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念,致力成为中国神介领域最专业的新媒体、在线教育及数字营销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