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历史的尖峰时刻都需要很长时间的酝酿,每一桩影响深远的事件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这群星闪耀的时刻——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时刻,是因为他们宛如星辰般永远散发着光芒,普照着终将消失的黑夜。”
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茨威格这样描述人类历史上那些高光时刻及其逐步成型的轨迹。恰如一类诊疗技术的革新,在起点与“突破”的鸿沟之间,一开始总是循规蹈矩,波澜不惊。唯有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驻足回望时,才恍然惊觉,那些改变游戏规则的人或事,早已在往昔的某个平凡时刻,悄然绽放其光芒,为后来者指引方向。
细微之处见真章,点滴细节悄然汇聚成推动变革的力量。追溯创新背后的生态链条,把握灵感与实践的交响。是什么内在动力促使他们踏上创新征途?漫长的探索之路,他们凭借何种信念坚守?若将创新比作航行,那么决定航向的关键抉择是什么?
“OCIN·创新谈”专栏,正是为了捕捉并记录这些关键瞬间而生。每期邀请一位神经介入器械创新领域“经典”人物回溯创新故事,我们期待在这些关于挑战、成长与梦想的真诚分享中,汲取力量,共鸣未来之路。
俗话说,没有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那么,没有在创新路上走过的医生,也不足以谈创新。
从密网支架到球囊扩张导管,再到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以医工结合的角度开创了我国神经介入器械研发领域多个第一,是业内公认的医生做创新的代表人物。OCIN·创新谈首期特别邀请到刘建民教授作为访谈嘉宾,请他以回溯了他丰富的神经介入器械创新之路,以期为广大同行带来启示。
1
创新没有理由
做创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刘建民教授看来,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条条蜿蜒曲折的轨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终点。在这条路上,有人淡泊宁静,有人不甘平凡,但无论处于何种心态,他们都会按照各自内心的指引,走出一条专属于自己的轨迹。
作为一名脑血管医师,在刘建民教授的人生轨迹中,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而他所追求的,不过是尽其所有,为这些患者提供他所能给到的最好的治疗方案,让他们能更好地重返健康生活。但在临床实践中,总有一些不完美,如并发症的产生,无法根治的疾病,极其复杂的手术因为普及困难而无法惠及更广大人群等等。
何以破局?唯有创新。
而聚焦到神经介入领域,临床医生除了通过提升手术技巧以处理更为复杂的病例,另一有效途径便是依靠各类尖端技术,如影像学工具、能适应不同病变的弹簧圈、支架,亦或是基于临床新发现而来的新型手术器械等,来优化手术操作,提升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长年扎根于复杂脑血管病诊疗一线,刘建民教授总是能在实践和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其中,神经介入器械就相当于脑血管医师的“第三只手”,而这个“第三只手”恰恰是刘建民教授解决大部分临床问题的关键。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既然从事器械研发的企业无法针对一些临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何不把自己萌发的创新思路共享给彼此,在交叉融合中制造出更符合临床需求的手术器械?
以此为出发点,刘建民教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走向了一条医生做创新的路。
2
创新需要伙伴
有了创新的想法是一回事,将想法落地为真正的手术器械又是另一回事。就像种子从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等条件一样,一个新想法从设计、制造到成为实验室样品,经过动物试验、临床试验到商品化,再到产业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各个环节都需要紧密配合。
首当其冲的,就是人。
而作为一名医师,要想将自己的临床思考转化为切实的手术器械,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医工交叉。通过与具备研发及生产能力的企业合作,找到与志趣相同的伙伴,携手攻关。
志同而道合,何惧不相逢。以开放的态度推动学科发展,刘建民教授在进行学术交流时往往会毫无保留向同道们及业内人士交流自己在临床上的新发现、新需求与新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有心者、有意者便会自然而然走到一起,共同聚焦某一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最终逐步聚合起汇聚多学科人才的研发团队,共同创新。
时钟拨回20多年前。
2000年,刘建民教授团队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完成了亚洲首例应用冠脉球扩支架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手术,为此类患者提供了诊疗术式新选择,也将神经介入带到血管重建新时代。来自团队的后续研究也证实使用颅内支架+弹簧圈技术不仅使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成为可能,而且疗效大幅提升。
在此之后,支架辅助弹簧圈的栓塞治疗在动脉瘤的诊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临床实践地深入,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在复杂动脉瘤的治疗中,当时临床医师们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介入治疗复发率高,尤其对于大型动脉瘤的治疗,不仅复发率更高、治疗过程复杂,还有可能导致神经压迫、占位效应无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
而经过长期的临床探索,刘建民教授发现,基于多支架的血管重建技术在动脉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即支架放得越多,金属覆盖率就越高,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就越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未来复杂动脉瘤治疗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
那么,在治疗大型动脉瘤时,能否将多个支架合并为一个支架,这样既不影响被装置覆盖的分支血管血流,同时减少支架使用率、降低治疗费用,使手术变得更简单、更安全?
带着这个想法,刘建民教授与在此方面有技术经验的工程师、材料学专家,以及企业家共同合作,从材料选择、技术工艺、器械设计、临床研究等点滴细节做起,一步步攻坚克难,历经近15年时间研发出了全国首款密网支架——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为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治疗理念和效果带来了根本性改变。
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
据刘建民教授介绍,过去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大型动脉瘤的复发率在70%~80%,使用密网支架则可将复发率降低到5%以下。同时,治疗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占位效应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解除。可以说,这样一个装置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动脉瘤治疗的理念和方法。
如今,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术者认知的提升,密网支架已经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3
创新需要生态
《孙子兵法》里讲:“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圆石放在高山上,它一定会滚下来,而且无法阻挡,这就是势。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很多事情,单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到。从事医疗创新同样如此,需要“势”。
这个“势”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时代进步的东风。
回顾自己所参与的几款代表性神经介入器械手术研发流程,刘建民教授指出,从开始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到后来的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再到最近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涂支架,三款产品从开始研发到拿证上市的时间分别为15年、10年、5年。这时间缩短的背后,既有领域内相关人员能力增长的原因,也有整个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因素。
以Tubridge®为例,刘建民教授谈到,整个器械研发的过程其实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路走走停停、停停做做。因为Tubridge®的研发真正开始于2003年,彼时正值我国医疗器械创新生态的萌芽阶段,缺乏成熟的体系支撑与丰富的经验积累。国内相关从业人员也缺乏创新能力和充足的信心,为器械创新带来了极大地挑战。
无独有偶,Fastunnel®的研发之路同样历经了一番波折。
在产品研发的初期,面对重重困难与不确定性,企业家与工程师们的信心几度动摇,期间还因此延缓了研发进度。不过,正是这暂时的停顿,为他们提供了反思与调整的机会。在此期间,我国材料学、工艺加工等相关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进而为神经介入器械研发带来了新的活力,企业家与工程师们也因此看到了新的希望。在最后4年加速进度,最终使得Fastunnel®得以顺利问世。
而COMETIU™研发速度,则是对我国医师、工程师和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最好证明。从研发启动到产品问世,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这一速度不仅令人瞩目,更彰显了国内医疗器械创新生态的日益成熟与强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各行各业自主创新能力愈加重视,加之过往20年间领域内多学科人才的探索积累,我国医疗创新领域也迎来了一片坦途。
刘建民教授认为,现如今,无论是医科大学、医院、企业还是整个国家,都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规范和鼓励医生、工程师、大学老师、科研人员等多学科人才从事创新,并且各级部门还匹配有相应的政策来扶持这些人更轻松、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工作,为医疗器械创新营造一个活跃且友好的生态体系。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而在此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并存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奠定未来医疗器械创新腾飞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与此同时,介入技术的创新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覆盖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和综合介入等领域的泛血管医学深入人心,呼唤不同学科的医师从整体角度出发,探索疾病诊疗新思路。
以此为引领,202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的牵头下,由刘建民教授发起建立的东方脑血管创新俱乐部(OCI)与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上海理工大学共同宣布成立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OPIC)。通过联合医生、专家、企业等多学科人才,围绕合作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广泛而全面的合作,共建泛血管创新生态。
2024年9月,CCI第八期学院(兼OCI创新培训第二期)开班之际,OPIC还同期启动了学历教育计划,联合中国科技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面向全国招收了51名全日制硕士新生及9位博士新生,旨在进一步优化泛血管创新人才结构,为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创新输送综合性人才。
4
我理想中的创新模式
一名临床医师理想中的创新氛围应该是什么样的?
刘建民教授在采访中分享了已逝的国际知名神经介入专家的Leo Nelson Hopkins III教授创立的东芝卒中和血管研究中心(TSVRC)的工作模式。
该中心位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世界介入中心的8楼,而这栋八层的大楼由两部分组成,下面四层由当地最大的私立医疗机构Kaleida Health建立的血管病治疗中心Gates Vascular Institute(GVI),上面四层是布法罗大学建立的临床转化研究中心CTRC。和这栋大楼连通的是布法罗总医院,与附近的癌症研究中心和布法罗妇女与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形成布法罗的医疗中心。
整栋楼将工程师、材料学专家、医生、物理学专家、化学家、机械设计专家等多学科人才汇聚在同一空间,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合作平台。当医生遇到难以攻克的临床病例并提出解决方案时,能够迅速召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共同探讨并不断完善细节。经过反复打磨,最终形成科学且可行的解决方案。随后,这些方案将被工程师进一步细化,转化为具体的临床器械。这些器械将先经过动物试验验证其临床效果,一旦效果满意,便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最终孕育出创新产品。
据Leo Nelson Hopkins III教授介绍,甚至有欧洲的医生,每周四晚飞到布法罗世界介入中心,工作三天后再飞回原单位,只因这里有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新机制,使得每个人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事创新工作。
而这,正是刘建民教授梦想中的创新“乐园”。
推动融合创新,就要尽可能在一定空间内聚集更多数量、更高水平的创新要素与主体。相关要素和主体数量越多,水平越高,越有益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这种模式必然会提高集体的参与度和创造力,以分享与合作打开更多创新之门。
创新征途,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从国产首款密网支架的问世到后续多款通过医工结合方式问世的神经介入器械的相继推出,再到2022年OPIC成立,产学研合力培养创新人才,搭建创新生态,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创新领域虽然没有诞生如同TSVRC一般的八层大楼,但已然迈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个起点上,有逐步成型的创新生态链、有沉淀了大量经验的多学科人才以及正在培育中的综合型创新菁英、还有各项政策的扶持,刘建民教授也坚信,未来我国神经介入乃至整个泛血管器械创新领域也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蓬勃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代征途漫漫,但我们有行稳致远的定力,和劈波斩浪的魄力。
只要做正确的事情,并坚持下去。
专家简介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战创伤中心主任
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会长
JNI期刊(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主编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刘建民 教授学术主页
长按并识别上方二维码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