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一个古老的叙事致意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止要“被动地”与前人的叙事发生关系,甚至还要“有意识地”去建立这种联系,这样会使得我们的写作得以承载更多的内容,以获得某种传统经验的印证,并被汇入到一个谱系中去,引发更多人的认同、共鸣或关注,也产生更多和更为广泛的意义。
一、什么是“原型”,又如何向其致意
学术的问题我不想谈太多,只简单涉及一下,证明此话题不是无中生有。关于“原型”,加拿大的理论家诺斯鲁普·弗莱——精神分析学派的传人之一,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原型主要是以神话作为考察对象而得出的概念,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当中包含了后代文学演化的一切形式和主题。这大约也是结构主义与人类学之间发生关联的方式。通过研究神话,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人类所有的核心和重要的叙事,也即是原型。
荣格
弗洛伊德
《十诫》(1956)剧照
《红楼梦》书影
二、原型的类型有哪些
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型批评达到高潮,之后因为结构主义的崛起渐渐失去了热度。但是结构主义结合原型批评又派生了更多理论,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在他丰富的著述中将原型理论运用到神话学研究当中,就成了所谓的结构主义神话学。
也许还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什克洛夫斯基,还有普洛普关于“民间故事形态学”的研究,这些都成为重要的理论动力。
根据如上的这些理论来源,我们可以把原型分为几种。
一种是“原型主题”,比如伊甸园的、“失乐园”的主题,还有“复乐园”的故事,英国诗人弥尔顿有《失乐园》、还有《复乐园》,哈代有《还乡》,都可看作是原型书写。前文还说到了“兄弟相残”,中国古典小说里面有大量的“江湖恩仇录”,在莎士比亚那里叫作《一报还一报》。在莎翁戏剧里有大量的主题都可以看作是原型式的,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失落的爱情”故事,《李尔王》中的“贪欲”主题,麦克白式的“妒忌”故事等等。
有一些是属于“原型结构”,原型结构对应着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它是一种古老的公共记忆或集体经验,有时候会潜伏到文学叙事里面。比如梦幻的构造,“历险记”的构造,“才子佳人”或“英雄美人”的结构,“物归原主”的结构,等等。我们后面就要讲一个物归原主的故事,物归原主其实是关于社会伦理或者“物权正义”的一个主题。其实原型主题和原型结构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界限。
还有各种“原型人物”,即有着原型意味的人物形象,像堂吉诃德、哈姆莱特这种人物原型意味都非常浓厚,他们常常会成为一种古老的经典类型。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曾在九十年代提出了“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现象的东移”的命题,在文艺复兴文学里出现的这两个重要人物,在后来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文学里面,逐渐从西欧向东方移动,在德国文学、东欧文学里先后出现了许多类似的人物,他把歌德的很多作品放进去了,在俄罗斯文学里面表现得特别突出,成为了所谓“多余人”的系列。“多余人”是一些知识分子人物,一些心灵复杂、情感丰富、特别敏感,与现实的关系总处于错位或紧张状态的人,这些人物像是由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繁殖”出来的,他们本身有一种非常相似的属性。
堂吉诃德是一个典型的疯子,一个“癫狂者”,哈姆雷特则是一个非典型的疯子,一个“佯疯者”,一个是真癫,一个是装疯。他们为什么会疯掉?这也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性格和精神向度。在古希腊的原型就是所谓“酒神”,通常说文学和艺术“产生于劳动”,但其实在古希腊所有的文学和艺术都是产生于酒神节。在酒神节上,人们狂饮烂醉,演出各种形式的戏剧或是舞蹈,或者是扮演神祇说话,背诵诗歌,便产生了古老的艺术。可见酒神和疯狂、和诗歌与艺术之间,确乎存在着隐秘的内在关系。
所以,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酒神式的癫狂”产生了艺术。通常“真狂”可能已经走得太远,“欲狂而不能”才真正通向艺术。那么如何抵达这样一种状态呢?通过喝酒“致幻”来亲近酒神。为什么所有民族,不管处在地球上什么位置,不论是热带、温带、寒带,都发明了不同类型的酒?人类究竟在哪出了问题,都要喝这种不健康的饮料?因为酒可以帮助人们在某种情况下,达到返回自然的状态,因为在日常生活里他们受到日神的控制,变成了完全理性和无趣的生物,只有在喝酒的时候,才会产生出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自由而放诞的创造精神。李白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大话,若是不喝酒,恐是说不出来的。
所以,我以为酒神是最古老的“原型意象”,酒神派生出了堂吉诃德、哈姆雷特,而他们又派生出了“多余人”,多余人来到中国以后,又变成新文学的第一篇作品、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还有稍后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们,还有钱锺书笔下那些“围城”中厚颜的读书人,这是一类人物,他们都具有知识分子人物的属性,和世界存在着怀疑、错位的关系、癫狂和颠覆的关系。当然这么说也不一定准确,至少可以通过这种思路,去打通与很多古老经验的联系。
鲁迅小说为什么如此有强大的生命力?他塑造的“狂人”和阿Q这样的人物,都可谓是具有原型意味的人物。阿Q身上“积淀”着的中国人古老的集体无意识,就是“精神胜利法”。而且,精神胜利法既是中国人的,也是全人类共有的无意识,所以即使西方人看了以后也会觉得是讥讽他们的,所有人读到阿Q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某一刻就是一个阿Q。至于狂人,当然是哲学性的寓意人物,如果探究其西方的来源,也是典范的原型式人物。
还有很多是“原型意象”,比如太阳是光明的意象,像黑夜、土地、花朵等等,也都可以看作是类似的事物。花朵是爱情的原始意象,也是性的原始意象。这个在诗歌中运用比较多些。海子为什么厉害,与他所写都是原型主题或原始意象有关。
与原型相似的,还有“母题”这个概念,当代理论家汤普森著有《民间文学的母题索引》一书,他广泛搜罗土著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和叙事诗,从中提取母题达两万多个,有23500个编号。这个看起来很牛,但也有点无效了——那么多还叫“母题”么?那就变成“子题”了。但是他的研究毕竟是最专业的。按照23个部类编排,他对母题以及母题和类型之关系做过解释,说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这个看怎么理解,他认为母题是故事当中最小的,但我们恰恰认为可能是最大的、最具有统摄或覆盖性的那些元素。
要成为真正有意义的母题,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或动人的力量,可以投射至我们每个人的经验世界之中,从而产生一种公共性——一种共鸣。比如大地母题、太阳母题、大海母题……浪漫主义诗人都是歌颂大海,大海成为了一个自由的场域,一个隐喻。还有故乡母题、死亡母题、黑夜母题等等,这些都在诗歌当中特别明显。
还有一个叙事“隐含构造”的问题,普洛普认为故事有千百种,但讲故事的方式却总是有限的。他在《民间故事形态学》里面用了近乎“数学式”的、“微积分式”的公式,提炼出了若干种讲述方式,每种讲述方式当中都有近似又不同的“功能项”(元素),每个叙事元素当中的人物、情节、场景,在叙事当中都承担着近乎固定的各种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原型叙事的概念,具有原型意味的叙事构造,实际是想把所有的原型主题、原型结构、原型人物、原型故事、原型意象等统合为一个原型叙事。具有原型意味的叙事构造很多,像“降妖除魔故事”,中国古代大量的志怪传奇小说,从《搜神记》到《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等,都具有这种原型意味。再就是“还乡叙事”,返回故乡,这种母题或许也可以归结为“复乐园叙事”。最古老的希腊史诗《奥德修记》,中国的《灌园叟晚逢仙女》或许都是。当然,《奥德修记》同时也是“历险记叙事”。还有所谓的“色戒”或者“色空叙事”,《金瓶梅》是典范,先讲色,再讲因色入空,西门庆纵欲暴亡不得善终,用这个来完成其合法化。“欲望叙事”是为了卖点,“惩戒叙事”是为了合法。
再有就是“春梦叙事”,像《红楼梦》便是。当然,它也是“色空叙事”。
还有“物归原主叙事”,等等。接下来,我们会列举分析这样的例子。
上述都不是从学理角度的严格定义,也不是全部,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们只是采用了提示性和举例式的说法。
普洛普
什克洛夫斯基
三、一个“物归原主的原型”
接下来我将细读分析《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个小说。这个作品可以在两个古典小说文本里查到,一是《喻世明言》,一是《今古奇观》。其实《今古奇观》也是“三言二拍”的精选集。
开篇就是一首教化诗:“仕至千锺非贵,年过七十常稀。”官做到很大不一定高贵,人过七十已是古来稀有。“浮名身后有谁知?万事空花游戏。”用“空”来消解人的欲望,抵消人世的富贵。“休逞少年狂荡,莫贪花酒便宜。”不要贪恋享乐和财富。“脱离烦恼和是非,随分之闲得意。”佛家讲因缘际会,一切都要安于命运的安排。
“这首词名为《西江月》,乃是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莫被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止。”开篇这番闲话,即是激扬劝诱。显然,传统小说所宣教的世界观并不高大,它不是标立上限,而是标立底线,完全是一派世俗的价值观。
求快乐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说起那四字中总到不得那“色”字利害。眼是情媒,心为欲种。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去后,丧魂销魄。假如墙花路柳偶然适兴,无损于事;若是生心设计败俗伤风,只图自己一时欢乐,却不顾他人的百年恩义,假如你有娇妻爱妾,别人调戏上了,你心下如何?
可见其充满了“色戒”意味,但主题却归到了“该是谁的东西就是谁的”,不可以僭越物权正义的原则。你拿去可以得一时之欢,但是终归还要还回人家手里,你还要遭报应,要“赔了夫人又折兵”。这都是中国人典型的伦理观——或者说,是一种“中国式的市民意识形态”的典型体现。
张清华
《今古奇观》书影
《喻世明言》书影
《十日谈》书影
《水浒传》书影
四、一个当代的复制:《一坛猪油》
有一个当代版的复制,便是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一坛猪油》。我不敢确定迟子建是否熟读过珍珠衫的故事,但她的小说确乎是接近于一个戏仿。她写了一枚祖母绿戒指失而复得的故事。得到的人是不义之财的占有者,该得到的人却无意中丢失了宝物;贪心者因此而带来了厄运,而丢失的人却得到冥冥中的保佑;最后戒指终于物归原主。这也是一个颇有传奇意味的故事,现实生活当中几乎不可能有。但是读完之后,却觉得它非常真实。
《一坛猪油》书影
迟子建
注释:
[1][瑞士]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版。
[2]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本期编辑:郑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