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永东: 《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4页。
[2]相关成果可参见赵园:《城与人》,陈平原、王德威主编: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张鸿声主编:《北京文学地图》,季剑青: 《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
历史与记忆》等著作。
[3]参见吕超: 《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王升远: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
[4]王兆胜:《天地之心与散文境界》,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47页。
[5][40][48][53][54][57]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年版,第1、40、283、1、2、27页。
[6]吕超: 《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7][56] 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8]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9]维克多·谢阁兰:《勒内·莱斯》,梅斌译、郭宏安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3—14页。
[10][50][51]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许永全译,燕山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7、29页。
[11][34]宇野哲人:《中国文明记》,张学锋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7、9—10页。
[12]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程宗家译,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82页。
[13][19][30] 鹤见佑辅:《北京的魅力》,《思想·山水·人物》,鲁迅译,北新书局1928 年版,第249、259、247页。
[14][27]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钱婉约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43、95页。
[15]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6页。
[16]郁达夫:《住所的话》,《文学》1935年第1号。
[17]山本市朗:《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新旧中国》,胡传德、郑泰宪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18]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李抱宏、盛震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页。
[20]西德尼·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邢文军等译,中国书店2010年版,第49 页。
21_24_44_ 德富苏峰:《中国漫游记》,刘红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1、79、81页。
[22][52]内藤湖南、青木正儿: 《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王青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年版,第123、124页。
[23]张鸿声:《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25][38]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秦刚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1、156 页。
[26][33][55]小林爱雄:《中国印象记》,李炜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4、96、98页。
[28]柯德士: 《闲置的皇城:20 世纪30 年代德国记者眼中的老北京》,王迎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29][39]萨默塞特·毛姆:《在中国屏风上》,唐建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31]德克·博迪:《北京日记:革命的一年》,洪菁耘等译,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第9—17页。
[32]埃德加·斯诺:《为亚洲而战》,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35]谷崎润一郎:《恋爱及色情》, 《阴翳礼赞》,陈德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5—76页。
[36]横光利一:《北京与巴黎》, 《感想与风景》,李振声译,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22—128页。
[37]马克斯·弗里施:《彬:北京之行》,张佳珏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41]董玥:《民国北京城:历史与怀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版,第323页。
[42]张玄(张中行): 《北平的庙会》, 《宇宙风》1936年第19期。
[43]徐訏:《北平的风度》,《文学》1934 年第1 号。
[45]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陈时伟等译,马小军校,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46] L·C·阿灵敦、威廉·卢因森: 《寻找老北京》,赵晓阳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 页。
[47]西里尔·珀尔: 《北京的莫理循》,檀东鍟、窦坤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78页。
[49] 孟华主编: 《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58]科林·麦克阿瑟:《中国盒子与俄罗斯玩偶———寻找无形的电影城市》,大卫·克拉克编: 《电影城市》,林心如、简伯如、廖勇超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4—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