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宓文集》
《吴宓文集》为吴宓先生小女儿吴学昭老师亲自编辑之吴宓作品集,收录吴宓先生发表在《学衡》《大公报·文艺副刊》《武汉日报》等诸多书刊上的重要作品,也包括尚未面世的手稿整理本若干篇。所选文章题裁不一,涉及吴宓对中西方文艺之论断、对当时新出版书刊之评介、为他书所作之序跋文、悼念怀人文章、外国文学名著翻译作品、为研习文学者推荐之阅读书目,以及部分演讲稿,等等。文集内容以吴宓先生的文学思想为主,涵盖了相当丰富的信息,是读者朋友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感悟吴宓作为民国时期重要学人的思想光辉,深入了解其所处时代的重要凭借。
2、陈洁:《鲁迅北京交游研究》
本书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论述了北京城市空间的政治性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将鲁迅在北京城与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各种交游相互关联起来,形成网络结构,呈现出一条鲁迅从教育部官员到新文化人,再到高校教师、深受青年敬仰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清晰的发展脉络,产生对鲁迅文学与思想的新认识。“是中国鲁迅学史上第一次对鲁迅的交游做系统研究的专著”(张梦阳《中国鲁迅学史》)。社会空间的逻辑之一是隐喻性,鲁迅把对北京城(1912年至1926年)空间的认识写入文本,很多重要思想的表达都与空间相关。《野草》是鲁迅对北京城市空间思考的一个高峰。本书是一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以历史研究的方法为基础,在史料的收集上“集腋成裘”,发掘并考证了大量沉睡于鲁迅博物馆的新史料,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理论提升。
3、鲍国华:《现代中国小说史学的兴起:以鲁迅、胡适为中心》
小说在文学文类的等级秩序中居于中心地位,然而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中,小说地位的上升也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地位转化,有赖于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大力倡导与推进。现代中国小说史学的兴起,其价值不限于文学史和学术史,还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史现象。基于此,本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小说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以鲁迅与胡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将二人视为中国小说史学开创期的“关键人物”。既可以勾连中国小说史学创立期的诸多人物事件,又可涉及著述、交游、教育、出版等促成现代中国小说史学之兴起的关键因素,丰富对中国小说史学的认识。
4、王鹏程:《1924:鲁迅长安行》
1924年7月,鲁迅与同行的十余位名家学者,从北京西站坐火车出发,西行前往西北大学暑期学校讲学。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西北之行。鲁迅的这次长安行收获颇丰,观光游览,阅市淘宝,买书看戏,讲演《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仰望“唐朝的天空”,在西北大地播撒下新思想新文化的种子。全书以民国时期日记、书信、新闻报道、回忆文章与诸多信史记载等相关资料为基本素材,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追寻鲁迅的脚步,梳理出这一年前后鲁迅所经历的一些重要时刻,唤醒尘封的历史档案,揭开流言背后的真相。在鲁迅的行迹和视线里,完成了一段长安记忆及其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面对军阀统治与各界人士,鲁迅身处的每一个历史现场与细节都格外引人注目,作者用行云流水的文笔,向读者复原了一个血肉饱满、伟大而平凡的鲁迅先生。
5、张广海:《“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1928年至1930年初的“革命文学”论争。这次论争参与方众多,涉及创造社和太阳社的论争,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郁达夫等的论争,左翼与梁实秋的论争,等等。本书以每章围绕一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论述的方式,深入细致地探讨了“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方面。作者一方面重视域外资源对论争的影响,重点发掘了日本福本主义与新写实主义、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美国辛克莱的艺术宣传论与新人文主义等如何介入论争;另一方面重视史料的发掘与考辨,通过分析相关文本,还原了丰富的历史面貌和心灵轨迹,对“革命文学”论争进行了动态呈现,揭示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如何在论争中完成初步的理论建构,收获广泛的认同,从而在文坛迅速崛起。
6、《在北大阅读现代:十三堂文学讨论课》
本书是在吴晓东老师组织的北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读书会讨论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讨论的对象主要是1940 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参与者从文本细读入手,结合原始报刊材料以及文本发表的历史语境,探索和发现40 年代新的问题空间,从中具体辨析和阐发何谓“现代”,何谓“现代中国”等议题,进而辐射出对20世纪中国乃至当下现实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讨论的对象偶尔也兼及1949 年后尤其是当下的文学作品和热门影视作品,从中可见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们是如何把思考的触须延伸至当代领域的。参与者在进入文本发生的历史语境的同时,也力图引入相关的理论阐释,逐渐形成了“文本· 历史· 理论”三位一体的方法论视野,因此也选取了相关西方经典理论著作进行研讨。
书稿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保留参与者思考和进入各自话题的过程性,保留讨论的现场感和“氛围气”,以期如实反映新一代中文学科的学子们如何细读文本、如何选择各自的切入视角,进而如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思考和生发属于自己的学术问题的鲜活历程。
7、《现代小说十家新读》
8、宋剑华:《解构与重构:新文学伦理叙事研究》
本书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作家、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打破学界原有的“启蒙”与“革命”两种思维方式,从社会伦理学的切入角度入手,去研究分析“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民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观念变迁与文学表述,旨在深入揭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体系从“破坏”到“重构”的思想流变,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本书是从动态的历史过程中,去重新理解“人的发现”与“民族崛起”的辩证关系。即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中,中国作家是如何看待个人同家庭之间的血亲关系,如何理解个人同社会之间的从属关系,如何摆正个人同民族之间的依存关系,如何认知个人同乡土中国之间的根脉关系,如何调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进而去用一种社会文化视角,重新观察和诠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9、妥佳宁:《茅盾的“留”与“别”》
本书在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视角下研究茅盾1927-1936十年间小说创作。围绕《子夜》这一轴心,综合考察茅盾早期革命文学和“左联”时期创作,并着力呈现这些作品互相之间的互文本关系。进而发掘茅盾小说创作与国民革命之间潜在的联系,呈现茅盾在国民党左派、“托派”等各种复杂力量之间的进退取舍,以及其作为左翼知识分子的复杂精神历程。
10、路杨:《“劳动”的诗学:解放区的文艺生产与形式实践》
“劳动”作为一个现代概念,从民初的“劳工神圣”到1940年代的“劳动光荣”,经历了思想资源和逻辑层次上的迁变,也逐渐从观念层面发展出有效的实践形式与社会建制。本书将“劳动”作为一种观念与实践、政治与文艺之间的中介,考察解放区文艺的生产机制与形式的内景:既聚焦政治对文艺实践的主导与组织,也力图从具体的形式实践中发掘一种具有整合性的“文艺”概念与实践的诗学。本书在社会史、文学史与艺术史视野的交汇中展开对解放区文艺的综合考察,揭示文艺与政治、生活相互生产的文化政治图景,以及内在的复杂性、创造性与远景性。
11、邱跃强:《延安文学中的爱情书写研究》
延安文学中的爱情书写不仅是对“五四”时期或“左联”时期爱情书写主题上的一种延续,也不仅是关乎文学审美形态的一种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延安文人,即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分裂性、情感的复杂性、命运的曲折性等的一种写照和凝聚,同时也是延安文学丰富性、独特性、复杂性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延安文人作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们陪伴着党与人民从革命战争年代步入和平建设年代,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贡献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有着自身的坚守与坚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让步与妥协。总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虽然经历了诸多的坎坷与挫折,身体与精神都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与锻造,其中更饱受生死歌哭,但九死不悔,初心不改,而这也正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本书以现代性为视角,以延安文学中的爱情书写为研究对象,从革命、劳动、身体与审美四个维度考察它们与爱情之间深层互动的关系,不仅从宏观上对爱情书写的原因、过程、影响等进行探析,而且也从微观上对爱情主体的身体、爱情书写的美学风貌等进行了解析,其中重点对爱情书写主体,即延安文人的生存面相、生存境遇等与爱情书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进行了阐释,借以窥探出延安文人情感的复杂与命运的曲折,以及延安文学的丰富与独特。
12、梅潇尹:《西南联大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
西南联大文学是1940年代特殊的文学形态,是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紧密结合的特殊成果。在校园中,教师的教学与个人创作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与习作生产互为因果,高校的学术化视野促进了新文学理念的构建,使文学教育进一步成为直接影响其文学生产的决定性力量。本书从西南联大文学教育的内部出发,从对史料的梳理和解读入手,从通识课、写作课、专业课和课外活动四个方面考察西南联大文学的特殊性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校园文学教育和校外社会环境是决定西南联大文学品格的双重因素。战争使象牙塔中的师生与民众合为一体,外部的战争流亡、社会的民众力量、校园中的课程教学和师生间的师承交流都成为了影响校园文学创作的动力和原因。西南联大师生正是在学院学习中吸取思想精髓,在社会生活中体会真实人生,大学才情与当代敏感的结合,将文化传承和时代变迁整合嵌入到文学创作中,最终形成了西南联大文学严肃纯洁的精神品格和正大从容的浩然之气。
13、李静:《赛先生在当代:科技升格与文学转型》
《赛先生在当代:科技升格与文学转型》以科学技术(即“赛先生”)在当代中国地位迅速升级的两个时期——由革命过渡至改革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与2016年以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具体考察对象,通过对改革文学、教育题材书写、知识分子书写、科幻文学、人工智能写作、数码读写等“科学故事”与“数字文化”的个案细读,探究在科技强力之下当代文学如何因应变化、更新自我并发挥能量。本书认为当代文学被科学技术强力塑造,但同时科学的社会化也深深依赖于文学叙事。科学技术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是高度“文化化”的,“赛先生”正是在此背景下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赛先生走入当代中国后,继续与文学叙事紧密互动,而文学叙事属于以科技为核心话语的现代文化中的“不安定层”,具备反思、记忆、警示、认同等多重功能。由此,一种人文学的研究思路被提出,以文学叙事为视角,整理文学与当代史、当代生活互动中的复杂经验,并从中延伸出对于当代国人精神生活的关照。
14、张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本书据作者在中山大学所开设“中国当代文学前沿研究方法”课程(本硕贯通课程)讲稿写成,国内尚无同类著作。全书分为10讲,依次介绍、评价10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包括反映论模式、“重写文学史”思潮、“再解读”、文学制度研究、社会史视野、史料派等。对每种研究方法的学术脉络予以梳理、论其得失,并结合当前学术环境讨论其借鉴价值。本书既是有关当代文学研究方法的概论,又可为有志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提供必要的路径指引。
15、翟业军:《“文人”汪曾祺研究》
“文人”汪曾祺在诗、文、书、画、戏、美食等诸多领域均有所涉猎和创造:他的小说和散文的价值自不必说,他的旧体诗同样出色,比如大量题画诗,他的字也有一番“意足我自足”的流畅、洒脱,他的画不画高、冷、枯、瘦、寒、空的山水,单画寻常却温暖的“人间草木”,最能体现他的戏曲观、世界观的戏曲,无一不在肯定温暖却脆弱的现世,他的美食只是一些家常菜,不过,由这些家常菜也能开启出“四时佳兴……“文人”汪曾祺的多领域艺术实践构筑出一个灵动、温暖、有情,好像朵朵春花在“随风自俯仰”的人间,这样的人间于世人竟是如此的“亲”“真”“好”。“有情的人间”是汪曾祺以儒家为主体,吸纳道家、佛家的思想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这一世界是对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抒情传统的重要传承和拓展。
16、路杨:《构造与重造:新文学的话语与形式》
新文学自发端起,就长久裹挟在新与旧、城与乡、现代与传统、抒情与史诗、文学与政治等一系列具有辩证性的历史构造当中,也在现当代中国纷纭的话语实践和形式的自反与重造中,呈现为开阔而复杂的光谱。本著的核心议题正在于将这些“构造”重新语境化与问题化,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辨析与探询贯穿新文学的诸多具体构造如何内在于现代性命题本身,又如何构成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基本结构,并尤其关注新文学家及其后来者如何在话语、观念与形式的“重造”中,重新为新文学开辟出自我批判的位置,激活新的历史能量。
17、薛静 :《脂粉帝国:网络言情小说与女性话语政治》
本书通过对网络言情小说发展历程的研究,梳理网络言情是如何从传统琼瑶、亦舒模式中演变而来,又如何经过总裁文的虐恋情深、穿越文的穿越设定、宫斗文的搁置爱情、女尊文的社会实验,逐步探索过渡为甜宠文的自我滋养。作者认为,在这一文本类型、情感结构与话语模式的演进过程中,女性内部亦不断产生分裂与统和,而构建一个各阶层女性都能够认同的理想社会模型,提供既有利于现世生活,又服务于远景目标的话语模式,则成为网络言情小说仍然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18、王学东:《中国诗歌的现代化》
本著围绕“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这一主旨,分为“本质篇”“现象篇”“四川篇”三个部分,深入探讨“诗歌为何现代化?”“诗歌现代化为何?”“诗歌如何现代化?”等问题,多视角还原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历史现场,探索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经验,为建构“中国诗歌现代化”这一宏大诗学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的现代社会熔铸“诗生活”,为我们的现代生活重塑“诗性”。
19、孙晓娅:《诗的女神》
中国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但在中国诗歌史上,男性文人士大夫或现代知识分子一直为诗歌创作主体,而作为镜像共生的女诗人和女性诗歌则长期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五四”以降,越来越多优秀的女诗人“浮出历史地表”,了解女性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挖掘其生成史、接受史和传播史,爬梳和整理相关的一手文献资料,总结现代知识女性的诗艺探索,变得至关重要。 本书选取冰心、林徽因、陈敬容、郑敏等极具影响力的中国现代女诗人及其代表性诗作进行研究,以点带面,力图还原中国现代女性诗歌的经典化历程和丰富的历史成因,探察她们的审美旨趣、诗性感悟、情思向度、史家定位乃至超卓的诗艺成就和传奇人生,勾勒出近现代文化语境中女性诗歌的创作群像,展现中国现代女性诗歌发展的整体面貌。
无论您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您的灵魂树洞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