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精选|管理者十大问题之五:团队管理——从“短期交易”到长期主义的3个方案

文摘   2025-01-10 07:16   陕西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管理者开年面临的十大典型问题。今天分享第六篇:绩效管理——从短期交易到长期主义的3个方案。


Part1|第一部分:

从短期交易到长期主义——马斯克和马云做对了什么

什么?长期主义?该不是又骗我免费加班吧?是不是又想PUA我?要不,就是想给我接着画饼?免谈,免谈,领导,还是说说上一次画的饼,何时才能兑现吧

听到这样的回应,管理者作何感受?是感叹世态炎凉、世风日下,一年不如一年,还是反省一下自己画了这么多饼,为何总不兑现?真的是00后整顿职场,还是说职场本就该如此,过去的996、007本就不正常,现在只不过是拨乱反正而已。其实,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者都清楚,再用当年自己的上级管理自己的那套方式,去管理新生代员工,肯定不行了。这就好比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但没想到,时代变了,现在又变成了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当年的美好生活,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换个思路想想,果真是画饼不对?果真是长期主义不对?果真是勤奋工作有错吗?当然不是。拿画饼来说,确切的讲,画饼是管理者的必修课。马斯克当年一穷二白,如何才能说服那些声名显赫、待遇丰厚的全球顶尖火箭专家,和他一起到沙漠造火箭?除了画饼,以及马斯克的个人魅力,恐怕还真的没什么了。那为什么这些顶尖人才愿意到荒郊野外,和一个当年开豪车、总换女朋友、看起来有点Playboy作风的马斯克共克时艰,一起创业?显然,如果没有对事业本身的认同感,没有对火星移民与可回收火箭的执着,没有对马斯克的信任,这一切不会发生,也就没有后来的Space X;

当年的西子湖畔,面容酷似外星人的马云,在湖畔花园召集当年的十八罗汉,开始了阿里巴巴的创业之路,25年前,互联网为何物,电子商务是什么,到底能不能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等等,当年的十八罗汉其实大多是懵的,马云也给不了任何承诺,只能是一个接一个画饼,明明资金紧张,不停的拜会投资人,不停的被拒绝,可马云回来后,总是给团队说,我今天又拒绝了一个投资人云云。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投资人没看上咱们。但为何选择跟随马云,为何投身阿里巴巴?核心还是对电商这件事的认同,以及对马云的信任。

看来,不是画饼错了,也不是长期主义错了,更不是勤奋工作错了。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员工对工作目标本身不认同,对管理者不信任,这个时候再画饼,再谈长期主义,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会招来员工的反感,还会让上下级关系雪上加霜。那么,上下级之间的认同和信任,是如何被破坏的,为什么一旦失去认同和信任,再谈长期主义就成为笑柄?为什么本该是公司里上下级之间牢不可破的基础,到如今,却成了很多公司上下级之间最稀缺的存在?

Part2|第二部分:

没认同、没信任、没有长期主义——团队为何走到这一步

其实,管理者都明白:如果没有对工作目标的认同,没有对管理者的信任,上下级只剩下赤裸裸的短期交易,甚至连每一次的短期交易都要拉锯几个来回,都要事先谈好价格,导致沟通成本高,合作障碍多,更不要谈什么长期主义了。没认同、没信任、没有长期主义,团队为何走到这一步?原因有三,我们一个个来说:

第一个原因,其实是知行不一的问题

作为员工上级的管理者,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不相信公司的战略目标、流程制度与企业文化,怎么可能指望员工相信?这就出现了知行不合一的问题,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管理者画饼,员工嗤之以鼻?原因很简单,因为员工发现,自己的上级都不信,画饼的时候都禁不住笑起来,我凭什么相信?

比如,当年跨界要造车的地产商某大,一口气发布5款新车,就像当初楼盘预售一样,但到底在造车领域投了多少钱,是真造车,还是假造车,拿造车来做什么等等,员工普遍没有感受到从老板和管理者在造车这件事上的认真,一旦员工觉得自己的上级都不当回事,他怎么可能全力以赴?

再比如,平时管理者强调公平公正,可一旦到了涉及公司原则和底线问题的时候,上级又总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出私下关系好的员工,可以网开一面,私下关系不好的员工,必须从中从严的情况。这种有选择的执法,有选择的区分,怎么可能服众?如果连眼前这件事都不能赢得大家的认同和信任,你让员工怎么相信公司可以坚持长期主义?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理解,阳明心学创始人,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先生为什么如此坚守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没有这一点,任何的领导力,都会变成一种奇巧淫技;

第二个原因,是管理者的能力水平问题

商业世界的逻辑,一定是打胜仗,最好是持续打胜仗,对应到公司层面,那就是客户买单与捷报频传。如何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公司和管理者自说自话,总觉得自己产品好,可就是没有客户买单,显然,这也是有问题的。一旦总是没有客户买单,没有成交捷报,没有盈利和增长,你让员工如何相信公司所坚守的道路是正确的?如果连眼前的小胜利都无法取得,管理者拿什么让员工相信,公司的未来将无比美好?

所以,有能力带领团队打胜仗,不断赢得客户满意,超越客户期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才是员工认同和信任公司的根源。在这方面,无论是特斯拉、微软、苹果、三星、英伟达,还是华为、阿里、腾讯、小米、百度,优秀公司一定都是善于打胜仗的公司,反过来,如果一个部门总是打败仗,而且吃了败仗后,也没有系统的总结,也没有吃一堑长一智,也没有明确的改进计划和打翻身仗的策略,那么这样的部门管理者,如何能让员工相信明天会更好。

说到底,员工认可和信任的背后,是管理者的实力,能搞定问题,能拿出方案,能拿到成果,跟着你有肉吃,有汤喝,没有这一点,很难让员工相信所谓的长期主义;

第三个原因,是企业文化问题

即便是打胜仗的团队,我们也发现,团队中也经常是人来人往,流失率高,忠诚度不高。原因何在?其实,很多打胜仗的团队,都是靠短期交易与收买人心的企业文化来维系的。只迷信高提成,只迷恋高回报,公司里到处弥漫着高举高打、搞定客户、趁机割韭菜、大赚客户一笔的氛围和风气,这样的组织文化,很难说是健康的。

既然企业自己都迷恋赚快钱,都喜欢搞定客户,这样的做法,一定会影响员工的心智,那么员工也会迷恋当下赚快钱,迷恋一锤子买卖赚到底,想法设法搞定上级和公司,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相信长期主义,整个公司都弥漫着投机的味道。

比如,十年前,互联网金融P2P爆火的时候,一夜之间涌现了无数帮你网贷的公司,但正所谓你眼红它的高利息,对方盯着却是你的本金,很多这类企业的很多管理者,根本就不相信所谓的用互联网金融帮助客户成就事业,而是大干快上,想法设法让客户掏钱,每个人想的都是自己如何暴富起来。而如果这个时候,市场风口过了,行业步入下行期,监管严了,政策收紧了,那么团队很快如鸟兽散,管理者过去说的那些豪言壮语,最终都会沦为员工的笑谈。说到底,没有长期主义的文化,怎么可能有长期主义的信仰和行为。

Part3|第三部分:

如何构建“长期主义”团队——三个解决方案

管理者如何构建“长期主义”团队?有三个解决方案:

方案一:重建信任

解铃还须系铃人,信任问题不解决,上下级之间很难有真正的合作,很难有背靠背的协同。而对于管理者的领导力要求中,构建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关系,难度最高、时间最长、精力投入也最大,但到底能不能构建信任,以及这种信任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因为某件事情的发生,之前长时间构建的信任就没戏了,这些统统都可能发生。

对此,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项习惯》作者斯蒂文.柯维曾提到,每个人都需要构建信任账户,有存款账户,有取款账户,信任不能总是被透支,一旦管理者的信任账户长期处于透支状态,那就意味着管理者在团队层面可能会面临信任破产的情况。如何重建信任?当然还是需要回到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回到信守承诺,回到说道做到,回到坦诚与不伪装。而要做到这些,又是另一个考验管理者领导力的勇气时刻。

敢承认自己错误百出吗?敢为团队出现不信任的现状承担责任吗?敢面对冲突与分歧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吗?说到底,信任需要从行为和小事做起,而不是表决心、喊口号,管理者那种表演式的构建信任,最终得到的全都是团队成员的伪装;

方案二:重建认同

如果说信任更侧重于对人,那么认同更倾向于对事,即便是员工对上级人格层面的认同,也一定是建立在这位管理者做事很到位,有成果、有亮点、有水平之上。如果是这样,管理者要和团队成员重建认同,就要从工作目标出发,回到做什么、怎么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遇到问题怎么办、如何高效率、高质量拿到工作结果等等。

用德鲁克的话讲,下级对上级的认同,既包括做正确的事,也包括正确的做事。再往前延伸,这还不够,难道管理者认为正确的事,员工也会认同吗?当然不是。所以,来自员工的认同,所谓做正确的事,其实是上下级都认为的正确的事。那么,如何让下级认同?这就需要回到员工的需求,将工作目标与员工的需求结合起来,达成了目标,就满足了需求,这种工作目标和员工需求的内在一致性,将大大有助于构建员工认同感,让员工全力以赴投入到目标达成中去,从而解决了为谁工作的动力源问题。

当然,从人性的角度讲,越是一线员工,面对工作中的疑难杂症,越会缺乏安全感,越渴望稳定性。这个时候,管理者要给予安全感,要赋予稳定性。比如,通过沟通、反馈、辅导与激励的方式,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帮助员工达成阶段性小胜利,员工看到了成果,有了信心,认同感将持续提升。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最终做成事,这不仅会让员工收获成就感,还能提升员工对管理者的认同感,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和员工谈长期主义,也就顺其自然了;

方案三:将企业文化做真做实

文化这件事,最容易让管理者困惑:企业文化不是早就宣讲过吗?墙上不是写着了吗?公司推动的哪些企业文化活动,不是搞的有声有色吗?怎么企业文化还出问题?事实上,写在墙上的,顶多算口号,走进员工内心的,才是真文化。但明明企业文化讲过了,上墙了,可怎么就走不进员工的心里,甚至在很多员工看来,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最终变成了装装样子、锦上添花?

原因无他,如果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不能拿来选拔骨干和标杆,不能作为升职加薪的评价标准,不能构成外部优秀人才加盟的理由,那么,这样的企业文化,就是浮于表面,而很难走到员工心理。另一个层面,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说的是一码事,而公司实际运转的潜规则,却是另一码事。比如,公司明明倡导以奋斗者为本,但员工发现,每一次被提拔的员工,都不是奋斗者,而是关系户,这就不是啪啪打脸的问题了,而是严重的两张皮,你让员工如何对企业文化信以为真;

再比如,公司倡导长期主义,然而,遇到现实问题,又总喜欢急功近利,尤其喜欢短平快的处理方式,根本不考虑长期影响,在所有可能的选项中,永远选择那个最现实、最可见、能最快看到产出的选项,至于将来怎么样,还是交给上帝吧。这种表面上推崇长期主义文化,实则永远信奉急功近利原则的企业,怎么可能让员工相信长期主义?怎么办?唯有回到管理行为,回到管理者实践,真正把企业文化落地成真,员工才会相信长期主义

有信任,有认同,有文化一致性,再去谈长期主义,那便是水到渠成。

(全文完)



▲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视频号

转型刚刚好 热点文章
TOP1:中层再进阶|之一:“内卷”时代的管理之道
TOP2:真相来了|华为的战略“阳谋”:鸿蒙智行,驶向何方
TOP3:方案来了|方法篇:行业内卷期,绩效管理的4个锦囊
TOP4:中层再进阶|之七:管理者如何走出“越勤奋越低效”的陷阱
TOP5:真相来了|雷军的第三次转型:小米SU7“满月”记
TOP6:真相来了|为什么“降本增效”不能成为公司战略(3个真相)
TOP7:方案来了|公司战略解码后,还要做这6件事(解决方案)
TOP8:中层再进阶|之四:优秀的管理者不“烂尾”(解决方案)
TOP9:真相来了|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昙花一现,还是历史转折点?
TOP10:方案来了|职能部门如何承接公司战略(附:操作方案)

转型新观察  热点视频
TOP1:“懂王”领导力: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TOP2:Open AI开除创始人,董事会里硝烟弥漫
TOP3:八年内送人类上火星,马斯克要建月球基地
TOP4:萝卜快跑来了!司机会失业吗,我们该恐慌吗
TOP5:京东变法记(下):京东的三大变革
TOP6:苹果放弃“造车”?这可能是个误会(上)
TOP7:Sora不是视频工具,而是产业革命(之一)
TOP8:遇到责任先推诿,这样的员工怎么管(上)
TOP9:MEGA这场仗,理想要打赢(上)
TOP10:自动驾驶,将是一场遭遇战

管理麻辣烫  TOP 10 视频
TOP1:战略解码不复杂,三个抓手是关键
TOP2:目标刻在钢板上,计划写在沙滩上
TOP3遇到“等靠要”员工,管理者该怎么办(中)
TOP4:从管理向经营转型,三个策略非常重要
TOP5:警惕职场更年期,三个策略来应对
TOP6:方向只能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TOP7:业务创新无响应,团队沉默为哪般
TOP8越勤奋的管理者越低效?(上)
TOP9:要远离大公司病,字节跳动有三招
TOP10: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聚焦目标避免花心

管理避坑指南  TOP 10 视频
TOP1:授权这事不简单,先过自己那道坎
TOP2:新员工留不住,真的是因为薪资低?
TOP3:怨天怨地怨空气,为何总是外归因
TOP4:新年又定新目标,讨价还价为哪般
TOP5:绩效面谈有障碍,根源还在面谈外
TOP6:警惕管理近视症,资源导向打胜仗
TOP7:复盘不是走过场,表面文章没效果
TOP8:争功诿过伤团队,透支信任难复原
TOP9:潜力要变真绩效,人岗匹配是前提
TOP10:总有员工想躺平,不想进化是假象

转发,点赞,在看,一起“转型刚刚好”

转型刚刚好
杨继刚,企业转型专家,15年企业总经理与中高管实践。《哈佛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撰稿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专栏作家,畅销书《中层再进阶》《上任第一年》作者,为苹果、三星、小米、壳牌、蚂蚁集团、新浪微博、中信、中船、吉利等上百家企业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