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先问一个扎心的问题:你的管理团队,是来解决问题的,还是制造问题的?如果是后者,很遗憾,你可能正被“草台班子”式管理者拖了后腿。
在中国商业的舞台上,有一类企业管理者,他们擅长抓住风口、追逐热点,靠着一波波机会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当潮水退去,这些“草台班子”往往现出原形。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最终应了那句话:靠机会赚的钱,最终靠实力全亏了。
有人说,这是时代的悲剧;但在我看来,这可能是管理的必然。
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分享“告别草台班子”系列文章。今天分享第一篇:“草台班子”现形记。
第一部分:草台班子的起源——从戏曲到商业
“草台班子”一词,最早源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传统社会,一些民间戏班由于资金有限、设备简陋,只能临时搭建草台作为演出场地。这些戏班通常缺乏专业的演员和精良的剧本,演出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只是为了糊口而勉强应付。
后来,“草台班子”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后来被借用来形容那些专业能力不够、只会凑热闹的管理者。他们热衷于拍脑袋决策,迷信运气和风口,最终却在真正需要实力的时候一败涂地。在商业领域,“草台班子”指的正是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依赖机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的管理团队。“草台班子”管理者,往往会给企业带来5大伤害:
1、战略迷失: 没有清晰的长期目标,只追逐短期利益;
2、资源浪费: 拍脑袋决策导致资源无谓消耗;
3、组织失灵: 草台班子提拔的下属,只会溜须拍马,缺乏执行能力;
4、信任坍塌: 内部管理混乱,客户、投资者、员工都对企业失去信心;
5、市场份额丢失: 没有核心竞争力,市场风向一变,企业就迅速出局;
第二部分:草台班子的特征——从投机到内耗
什么是企业管理中的“草台班子”?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表面光鲜、内里空虚的管理团队。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往往具备以下四大特征:
特征1:机会主义者:追逐风口,忽视内功
“草台班子”管理者往往是机会主义的忠实信徒。他们热衷于追逐风口,从当年的O2O到共享经济,从区块链到元宇宙,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其实,追逐风口本身并没有错,雷军多次说过“顺势而为”要比单纯的勤奋重要的多。但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而言,不能只看到风口,还要看到“长翅膀”(不然,没法飞)和“炼内功”。如果只追逐风口,却忽略内功的修炼,风停会摔死,问题很严重。
特征2:形式主义者:重面子,轻里子
“草台班子”管理者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形式主义。他们热衷于追求表面的光鲜,却忽视了内在的价值。比如,一些管理者总是想着如何迎合与证明“老板英明”,就希望搞一些形式化的“政绩工程”,至于对企业长期发展是否有利,没人真正关心;再比如,前几年一些企业为了推进“数字化转型”,投入巨资购买昂贵的软件和硬件,甚至包括重金挖人,但却忽略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提升经营效率与客户价值。这样的形式主义,让企业苦不堪言。
一位曾在某知名信创企业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管理层每年都会花重金邀请咨询公司做战略报告,并举办盛大的战略发布会。但事实上,这家公司所发布的战略从未真正落地,离客户越来越远,离亏损越来越近。再后来,这种“重面子、轻里子”的做法,最终导致企业失去了客户的信任。
特征3:短期主义者:只看眼前,不顾长远
“草台班子”管理者往往只关注涉及到自己短期利益的事,而忽视企业长期价值。比如,有些管理者为了完成季度财报,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为了上市公司市值,不惜通过各种数字游戏、文字游戏,来掩饰早已出现的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客户体验、财务危机等等,时间久了,这类企业的品牌信誉就被透支了。
比如,近期市场爆出的某著名铜业企业资金链紧张,涉嫌财务造假,资产与销售额均遭质疑。一家据称矿产资产储备价值高达十万亿的企业,居然因拖欠1个亿的工程款被告上法庭。类似这样的企业短视行为,虽然在短期内能带来漂亮的财务数据,但从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特征4:内耗主义者:团队不和,协作低效
“草台班子”管理者最后一个特征是内耗严重。由于缺乏清晰的战略和目标,团队成员之间各自为政,互相推诿,导致协作效率低下。比如,很多科技互联网企业,经常提到“上下对齐、左右拉通”的问题,但这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团队管理者也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总是寄希望于下属给出意见和建议,而团队成员之间又相互看不上,最终导致团队不和,协作低效。
一位企业家朋友曾无奈地告诉我:“我们的团队就像一盘散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错的”。
第三部分:草台班子的崩塌——从辉煌到幻灭
过去40年,依托改革开放的时代红利,国内很多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期。从房地产到制造业,从外贸到互联网,不少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赚了时代的红利,赚了机会的钱”。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变化,需求侧日趋饱和,供给侧竞争加剧,很多行业进入了内卷期,企业增长乏力。这时候,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就被放到了“显微镜”下,一些草台班子式管理者开始现了原形。表现为:
1、高速增长期积累的问题,现在正爆发:当市场处于扩张阶段,任何决策似乎都能奏效。比如某些企业盲目扩张,靠大量烧钱占领市场。等到行业增速放缓,这些粗放的管理方式便暴露出无数漏洞。某电商公司曾靠补贴大战快速拿下市场份额,但后来因团队管理失控、内部斗争不断,被竞争对手轻松超越。
2、长期迷恋风口,“基本功缺乏症”出现了:比如,某家智能硬件公司因抓住智能家居的风口迅速崛起,却因为产品质量频频翻车导致用户流失。这种对“快”的执迷,忽略了“精”和“稳”,结果让企业陷入危机;再比如,一些餐饮连锁品牌在融资后迅速扩张,门店数量成倍增长,但由于缺乏精细化管理能力,导致供应链跟不上、品牌形象崩塌,最终不得不关闭大量门店。
还记得当年的安然事件吗?安然公司(Enron)曾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市值一度高达800亿美元。然而,这种市值是“装”出来的:安然管理层通过复杂的财务手段,将巨额债务转移到表外实体,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同时,他们通过虚报收入和利润,推高股价,从中牟取暴利。2001年,安然因财务造假丑闻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事后的复盘看,安然的崩塌,根源在于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和形式主义。他们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最终葬送了公司的未来。
还有两年前的恒大事件。恒大集团曾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港元。然而,恒大的扩张背后,却是一个又一个窟窿:恒大通过高杠杆模式快速扩张,债务规模一度超过2万亿元。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收紧,恒大的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危机爆发。2021年,恒大因债务危机陷入困境,最终宣布违约。恒大的崩塌,暴露了管理层的短视和内耗,管理层过于依赖高杠杆模式,忽视了风险控制和长期发展,最终酿成大祸。
第四部分:草台班子的溯源——从红利到空心
“草台班子”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追根溯源,有四个关键原因:
原因1:时代红利下的快钱效应
过去几十年,国内经济高速增长,许多企业凭借时代红利迅速崛起。这种“快钱效应”让一些管理者产生了浮躁心态,认为只要抓住机会就能成功,而忽视了内功的修炼。
根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面,中国企业在过去20年的平均寿命仅为7-8年,远低于同期欧美企业的12-15年。以当年大火的共享单车为例,某共享单车企业凭借资本的力量迅速崛起,但由于管理层过于注重扩张速度,忽视了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
原因2:管理能力的缺失
许多“草台班子”管理者缺乏系统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在战略制定、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他们往往依赖个人经验或直觉做决策,而不是基于数据和逻辑。
比如,多年前的P2P行业,监管机构后来的调查现,很多P2P平台企业的管理层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合规和风险问题,只追求短期利润,等到资金链出问题,击鼓传花传不下去的时候,很多P2P平台企业集中暴雷,最终酿成了当年的债务事件。
原因3:绩效考核的短视
在很多企业中,绩效考核过于注重短期结果,而忽视了长期价值。这种考核机制导致管理者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往往只盯着业务和业绩,至于经营管理水平、组织健康水平、持续创新和发展水平等等,压根就入不了很多企业管理者的KPI法眼,这也导致了绩效考核的短视。
某知名快消品国民品牌曾凭借一款爆品迅速占领市场,但由于管理层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忽视了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最终被竞争对手超越,市场份额大幅缩水。
原因4:企业文化的空心化
“草台班子”企业往往缺乏清晰的文化价值观,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缺乏认同感。这种企业文化的空心化,导致团队凝聚力不足,内耗严重。
盖洛普有一项调查很有意思,说的是:企业文化薄弱的企业,员工敬业度平均低于30%。敬业度低了,团队的凝聚力就成了一个假问题,大家相互表演,顶多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这样的团队,有何战斗力可言?
“草台班子”的崩塌,是时代的缩影,也是管理的警示。该如何解决“草台班子”问题,我将分成4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明天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