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研究|美对华清单类针对性政策的梳理和比较

财富   财经   2025-01-19 15:18   北京  

贾天楚  崔嵘  李翀  韦昕澄

除了关税问题,美对华清单类针对性政策亦频繁扰动我国资本市场。美国常见的所谓的制裁清单主要为8个并各有侧重。整体来看,清单重点关注出口贸易、军事采购、资本市场业务等方面,特别是军工、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以及新疆制造商品。站在我国的角度看,美国的针对性政策对我国资本市场双向扰动,“明星企业”、相应的对美出口民营企业及港股中概预计受影响更大。从超市场预期的程度上看,应当重点关注所谓的“涉疆法案”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和实体清单动态。我国应当坚持反制、突破、多元、创新的思路,完善反制应对政策工具箱,同时应坚持外贸的“多元化”并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近期市场充分关注特朗普上台背景下的对华政策。


相较于被人熟知的贸易摩擦,市场对美国所谓的制裁清单尚不清晰。我们梳理发现,美国常见的所谓的制裁清单主要为8个,我们分出口管制类和涉军事类清单进行分析:



出口管制类清单:重点关注实体清单和军事最终用户清单。


出口管制类清单共5个,由商务部和国土安全部负责。从制裁严厉程度来看,被拒绝清单>实体清单和军事最终用户清单。相对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关注特定品类的贸易情况,主要以军工产品为主。而所谓的“涉疆法案实体清单”重点关注新疆生产和制造的商品贸易。



涉军事类清单:主要针对我国军工、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涉军事类清单主要由美国财政部和国防部负责。从制裁严厉程度来看,特别指定国民与被隔离人士清单>非SDN中国军事综合体企业清单和中国军事企业清单。其中,国防部CMC清单主要关注采购供应,而NS-CMIC清单则重点针对我国企业的资本市场业务。军事类清单中我国被针对企业行业分布更加集中,主要集中在军工、半导体、通信等板块。



美国所谓的清单类针对性政策对涉事企业资产价格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于恐慌性情绪;另一方面来自于业绩预期的调整。


从超市场预期的程度上看,应当重点关注所谓的“涉疆法案”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和实体清单动态。从业绩预期影响程度看,对美出口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相关的资产价格受影响较大,央国企受影响相对较小。不过,企业被针对并非意味着对应的资产价格的阶段性回落,部分领域在国产替代逻辑的影响下资产价格或能上行,特别是在军工及半导体等相关领域。同时,头部“明星企业”受针对性政策后,其资产价格反应相对更加剧烈。



我国应对:坚持反制、突破、多元、创新。


就我国而言,面对美国的制裁清单,我国应当完善反制裁工具箱,加强国际多边合作反对美方无节制的单边制裁,通过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实现核心技术的“卡脖子”突破;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一方面应加强法律应对,寻求法律咨询,另一方面建议坚持多元化思维,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加速开拓非美市场,如强化欧洲、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的业务扩张。



风险因素:


中美关系走向超于市场预期;特朗普就职后美国对华战略、政策调整及落实超预期;美国相应的针对性清单政策调整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的《海外地缘政治专题系列之七—美对华清单类针对性政策的梳理和比较》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