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天楚 崔嵘 李翀 韦昕澄
除了关税问题,美对华清单类针对性政策亦频繁扰动我国资本市场。美国常见的所谓的制裁清单主要为8个并各有侧重。整体来看,清单重点关注出口贸易、军事采购、资本市场业务等方面,特别是军工、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以及新疆制造商品。站在我国的角度看,美国的针对性政策对我国资本市场双向扰动,“明星企业”、相应的对美出口民营企业及港股中概预计受影响更大。从超市场预期的程度上看,应当重点关注所谓的“涉疆法案”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和实体清单动态。我国应当坚持反制、突破、多元、创新的思路,完善反制应对政策工具箱,同时应坚持外贸的“多元化”并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近期市场充分关注特朗普上台背景下的对华政策。
相较于被人熟知的贸易摩擦,市场对美国所谓的制裁清单尚不清晰。我们梳理发现,美国常见的所谓的制裁清单主要为8个,我们分出口管制类和涉军事类清单进行分析:
▍出口管制类清单:重点关注实体清单和军事最终用户清单。
出口管制类清单共5个,由商务部和国土安全部负责。从制裁严厉程度来看,被拒绝清单>实体清单和军事最终用户清单。相对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关注特定品类的贸易情况,主要以军工产品为主。而所谓的“涉疆法案实体清单”重点关注新疆生产和制造的商品贸易。
▍涉军事类清单:主要针对我国军工、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涉军事类清单主要由美国财政部和国防部负责。从制裁严厉程度来看,特别指定国民与被隔离人士清单>非SDN中国军事综合体企业清单和中国军事企业清单。其中,国防部CMC清单主要关注采购供应,而NS-CMIC清单则重点针对我国企业的资本市场业务。军事类清单中我国被针对企业行业分布更加集中,主要集中在军工、半导体、通信等板块。
▍美国所谓的清单类针对性政策对涉事企业资产价格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于恐慌性情绪;另一方面来自于业绩预期的调整。
从超市场预期的程度上看,应当重点关注所谓的“涉疆法案”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和实体清单动态。从业绩预期影响程度看,对美出口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相关的资产价格受影响较大,央国企受影响相对较小。不过,企业被针对并非意味着对应的资产价格的阶段性回落,部分领域在国产替代逻辑的影响下资产价格或能上行,特别是在军工及半导体等相关领域。同时,头部“明星企业”受针对性政策后,其资产价格反应相对更加剧烈。
▍我国应对:坚持反制、突破、多元、创新。
就我国而言,面对美国的制裁清单,我国应当完善反制裁工具箱,加强国际多边合作反对美方无节制的单边制裁,通过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实现核心技术的“卡脖子”突破;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一方面应加强法律应对,寻求法律咨询,另一方面建议坚持多元化思维,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加速开拓非美市场,如强化欧洲、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的业务扩张。
▍风险因素:
中美关系走向超于市场预期;特朗普就职后美国对华战略、政策调整及落实超预期;美国相应的针对性清单政策调整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