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某
性别:女
年龄:68岁
初诊时间:2013年8月23日
主诉:间断咳嗽1年余,加重伴胸闷4天。
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咳嗽,咽中如有痰堵,咳吐不爽,未予重视。此后咳嗽间断发作,每于天气变化时加重。近4天患者再次因天气变热而咳嗽加重,出现喑哑、咽痛、咽痒,遂来就诊。
刻下症:咳嗽,无痰,喑哑,咽痛,咽痒,胸闷,气短,无明显气喘,偶有心悸,时有汗出,双胁肋胀满,咽干不欲饮。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年余,慢性咽炎病史5年。否认过敏史。
望、闻、切诊:得神,喑哑,未闻及异常气味,舌质暗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小滑。
辅助检查:胸片示两肺纹理未见增粗。
中医诊断:咳嗽(温燥袭肺,枢机不利)。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宣肺润燥,疏肝开郁。
处方:小柴胡汤合桑杏汤加减。
方药:柴胡10g,黄芩15g,清半夏10g,太子参20g,桑叶12g,杏仁10g,浙贝母10g,枳壳15g,赤芍15g,桔梗10g,生甘草6g,枇杷叶15g,厚朴10g,炒栀子10g,淡豆豉10g,当归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服上药后咳嗽等症状已基本缓解,胁肋胀满减轻,轻微口干,伴咽干,视物模糊,纳眠可,二便调。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麦门冬汤合桑杏汤加减。
方药:麦冬20g,太子参20g,生甘草5g,桂枝10g,清半夏10g,桑叶12g,枇杷叶15g,生诃子15g,柴胡10g,白芍20g,枳壳12g,杏仁10g,生石膏10g,浙贝母10g,牛蒡子10g,山药3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随访患者症状好转,未再服药。
本案主诉虽为咳嗽,但咳非独治肺也,肝升肺降,共调人体气机之升降。正值秋令,燥热伤肺,肺热阴伤,清肃无权,以致肝失疏泄,故在干咳无痰,咽喉干燥的同时,又伴有胸胁胀满之证。若不能及时干预,肝气日久郁结,气郁化火,循经上行,灼肺伤津,而成“木火刑金”之势,可出现咳嗽胁痛,甚者咯血等症;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可灼伤肝肾之阴,则难治矣。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肝胆之名方,临床适应证广泛,对《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运用经验应该多做整理,同时对于后世医家对小柴胡汤的发挥也应该整理,举一反三,则医道昌明。
本患者为老年女性,病史已久,咳嗽日久损伤肺气及肺阴,杜老认为每逢夏秋换季之际,肺气亏虚之人易感燥邪,而致肺失宣降,发为咳嗽,凉燥以杏苏散为主方,温燥以桑杏汤为主方。故此病案患者多于秋分之时由外邪诱发,咳嗽不断。治疗时在着重调理肺气的同时,更注重润肺化燥。二诊时以麦门冬汤为主方,润肺养阴,兼顾利咽散结清热理气。最后加入山药一味,为补土生金之意,健脾补肺,增强患者后天之本,固卫正气,防止再感外邪而发病。
给大家推荐《杜怀棠带教问答录:贯通古今解析内科杂病》,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购书
医理玄妙,杜老习于《本经》,究心《灵》《素》,齐《寒》《温》之异,同圣哲之思,恐学者难能执简驭繁,深然孟河医派费晋卿之“醇正缓和”。故杜老遣方用药甘淡平和,不求新奇,藏机巧于古拙,归殊流于正典,本书的撰写风格亦有归醇纠偏之意,以“内科正录”和“杂病汇考”分别记载杜怀棠教授擅长的内科系统疾病及其他杂病。“虔聆闳论”“医理渊薮”,则再现门下弟子抠衣谒见,亲炙谆诲的场景。全书展现了杜怀棠教授临床经验和中医哲学思考。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本书虽非全豹之观,从中亦可见一斑,希望读者可循迹论微,有所收获。
在这辞旧迎新的除夕之夜,愿您新岁欢愉,如璀璨烟花般绚丽多彩。过去一年的辛劳皆化作成长的勋章,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和美美,事业蒸蒸日上,身体健健康康。愿所有美好如繁花般在您身边绽放,新岁胜旧岁,年年皆胜意!
这次请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出你的新春愿望,我们将随机抽取三位朋友送出悦医家电子书季卡会员!
活动时间:2025年1月28日即刻起至2025年2月12日12:00。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点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