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西周周公或成王时期。
出土:传1931年河南汲县或辉县或浚县辛村卫国贵族墓地出土。
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著录:容庚《商周彝器通考》337:62,图259,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161页,《殷周金文集成》4059等。
尺寸:器高24厘米,口径41厘米。
器形:侈口束颈,涂腹微鼓,高圈足加宽边。兽首耳垂长方形小珥。颈和圈足相间排列火纹和四瓣目纹,腹部饰直条纹。
字数:器底铸铭文4行24字。
铭文释文:“王朿(来)伐商邑,彳止(诞)令(命)康侯啚(鄙)于卫。沬司土(徒)疑眔啚(鄙),乍(作)氒(厥)考尊彝。目目(左目右目)(jù)。”
注释:
王:一般认为是指周成王,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认为是指周公。“文云'王来伐商邑',或疑王为成王,然其时兴师伐殷讨武庚者为周公,成王年少,未尝亲征,则铭文所云'王来伐'者不得指成王也。然则王何指?盖周公摄政称王,王即谓周公也。”《史记·周本纪》云:“(武王崩)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朿:王辉《商周金文》释读作“刺”,认为“刺伐”即“击伐”。杨树达释读作“来”。“作册大鼎”(《殷周金文集成》2760)“公朿铸武王成王異鼎。”杨树达据文义认为“朿”当释为“来”,“今此铭王来伐商邑,来字作朿,与作册大鼎同。”把“朿”“释为朿字,于形固合矣,然于义殊不可通”,“余谓古人作字,与后世经过统一者不同,故字形相近之字,往往彼此混淆无别而不以为异,余疑朿乃来字也。”来,归来。
伐:征伐。
商邑:商晚期别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史记·周本纪》:“武王征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
彳止:同“延”,读为“诞”,《尔雅·释诂上》:“大也。”
令:同“命”。
康侯:即文献记载的武王少弟卫康叔,卫国第一任国君。
啚:文献写作“鄙”,《广雅·释诂》云:“鄙,国也。”
于:在。
卫:国名,首封国君为康叔。《尚书序》曰:“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史记·卫世家》曰:“周公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
沬:地名,为纣都,一作妹。《尚书·酒诰》:“明大命于妹邦。”郑玄注:“纣之都所处也。”《诗·桑中》:“沬之乡矣。”毛传:“卫邑。”
司土:即“司徒”,官职名,掌管土地、人民,管理籍田及徒役征发。
疑:人名。
眔:读为逮,到达义。
目目(左目右目):国族名,是殷遗民疑的国族。据“季姒簋”(《殷周金文集成》3557)铭文“季姒作用簋。目目”,目目国族可能为姒姓。姒姓为夏朝王族姓氏,目目国族可能夏朝王族后裔。
铭文大意是:周公征伐商邑归来,把康叔分封在卫地,原属于目目(jù)国族的殷遗民疑,担任卫国的司徒。目目(jù)国族的疑制作这件尊彝以纪念他的父亲。
史料价值:“沬司徒疑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证明文献记载的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