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国金文:“余(徐)子氽鼎”铭文

文摘   2024-08-26 15:39   湖北  

古徐国金文:“余(徐)子氽鼎”铭文

         

 

         

         

时代:春秋早期。《殷周金文集成》定其时代为“春秋晚期”,可能偏晚。孔令远《徐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认为:该鼎形制及纹饰与陕县上村岭M1052:148相近,时代应定在春秋早期。《集成》定为春秋中期,不确。

         
出土:1966年出土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上冶公社南张庄乡(今名东蒙镇)台子沟村。

         
尺寸、重量:鼎身通高21.5厘米,口径24.3厘米,腹深10厘米,沿宽1.35厘米,重量3.2千克。

         
器形:圆形,平沿外折,浅腹、圜底、马蹄形三足,腹为半球状,腹部饰变体蝉纹一周,两耳饰四股绳索纹立于平沿之上。

         
现藏:
山东费县博物馆。    

         
级别:国家一级珍贵文物,费县博物馆镇馆之宝。

         
著录:《山东费县发现东周铜器》(《考古》1983年第二期第188页),《殷周金文集成》2390等。

         
字数:鼎腹纹饰下阴铸铭文一周,共9字。
   


铭文:“余(徐)子氽之鼎,百岁用之。          
         
   

     
注释:          
余:“徐”字初文,“徐”字由“邑余”(左邑右余)字隶变而来。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1992年12月浙江古籍出版社)第251页考证指出:现有徐国具铭铜器,国名徐字大多作“邑余”,地名添加邑旁,是春秋时期的流行习惯。“余(徐)子氽鼎”和“余(徐)太子伯辰鼎”,徐字尚未添加邑旁,说明年代较早,这与它们的器形纹饰较早,正相契合。“余”是“徐”的本名。时至东汉,徐州尚有写作“余州”者。如辽阳出土的汉代铜镜,有“吾作大竟真是好,同出余州清且明兮”的铭文。“徐”字,金文有时也写作“余邑”(左余右邑),隶变后写作“䣄”。“䣄”字,《说文》云:“邾下邑地,从邑余声。鲁东有䣄城,读若塗。”徐国最初的地望即在西周鲁国之地,周公东征打败徐国,徐国被迫南迁今江苏泗洪一带。“余(徐)子氽鼎”为何出土于山东费县,《山东费县发现东周铜器》认为,可能是当年徐国祭祀泰山的遗物;也有学者推测是因徐国王室后裔返回徐国故地祭奠先祖之故。          
子:爵称。余子,指徐国国君。徐国为嬴姓国,属于东夷族团。《路史》云:“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后以为氏。”据《史记·秦本纪》记载,舜帝赐伯益嬴氏。徐国于西周姬姓诸国而言为异姓国。文献记载的异姓国,其爵称一般称“子”爵。《尚书》、《诗经》、《礼记》等文献记载表明,徐国和西周王朝时常处于敌对状态。而文献及春秋中后期的徐国金文记载,徐国一般以“王”自称。孔令远指出:“这里称子,应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氽:一般释读为“氽”(tǔn),《字汇》云:“水推物也”,《字林撮要》曰:“人在水上为氽,人在水下为溺”,“氽”字,此处用作人名。也有学者释读为“汆”(cuān)。细查铭文,似乎这两种释读都不对,具体为何,待考。    

     
百岁:终身;毕生。义同“永世”。   

       
         
附注:          
  关于徐国的族源问题          
  据李世源《古徐国小史》指出:关于徐国的族源问题,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迁徙说和土著说。          
  “土著说”的代表是李白凤,其在《徐夷考》(《东夷杂考》)中说:“徐夷居住的淮河以北、微山湖以南的徐州(铜山县)一带”,认为徐有大致不变的居住范围、文化传统。          
  “迁徙说”的代表是徐旭生,其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认为,徐当在山东曲阜附近立国,后因鲁之胁迫,迁徙到淮水之滨。          
  文献中有徐人曾据有鲁东之地的记载,如,《尚书·费誓》:“公曰:……徂兹淮夷、徐戎并兴。……甲戌,我惟征徐戎。”《书序》:“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余(徐)子氽鼎”在费县的出土,说明春秋早期徐人确曾在鲁东一带活动过。          
 据宋镇豪主编的《嬴秦始源》指出,嬴秦始源于今山东莱芜。          
  徐国为嬴姓,其先立国于今山东费县一带,属于东夷的一支,后迁徙到今江苏泗洪一带,属淮夷大国。
   


神秘的先秦时代
先秦史、古文字、文博考古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