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金文释读:“宛卣”铭文赏析

文摘   2024-08-08 18:11   湖北  


商代金文释读:“宛卣”铭文赏析

名称:王俅《啸堂集古录》题此器为“母乙卣”。薛尚功《款识法帖》题作“丙寅卣”。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题作“宛卣”。谢明文《商代金文研究》题作“宀姼卣”等。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博古图》10.21—22,《啸堂集古录》37.1—2,《款识法帖》30.5—31.1,《殷周金文集成》5367等。

尺寸、重量:通高8.6厘米,腹深5.6厘米,口径3.8*3厘米,腹径7.1*4.2寸,重5斤1两(博古)。

字数:器盖同铭,各12字。

铭文释文:“丙寅,王易(赐)宛贝朋,用乍(作)母乙彝。”

注释:
宛:杨树达释读为“宛”,本文从之。这个字一般隶作如下字形:


为行文方便,下文用A表示。对A的释读,诸家说法不一:

王俅把A和后面的“贝”字看成是一个字,释作“宾”,这应是误释。

洪颐煊《读书业录》释读为“宴”,谓字从夕。与从日同。孙诒让《古籀拾遗》“無阝子钟”称之。

谢明文释读为“宀姼”(上宀下姼):“女姬罍(《总集》5574)'夕女'(上夕下女)字与“A”字“宀”形内部分似为一字。甲骨文中“姼”字省体或作'夕女'(上夕下女)(参看《新甲骨文编》第663页)等形,故“A”似可释作“宀姼”。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宛卣跋”认为:“A,即宛字也。《说文》“宛”字从宀从夗,夗从夕从卩,甲文金文卩字皆作人跽形,此铭从女,作女子跽形,与从卩意同,故知即宛字也。

贝朋:即“贝一朋”,甲骨卜辞和金文中如名词后的量词为“一”时,可省略。



神秘的先秦时代
先秦史、古文字、文博考古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