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廉价的优越感去评论晋朝历史,我们很容易认为,晋武帝司马炎缺乏政治头脑。
因为分封诸王、重用外戚,都是为政者大忌,而司马炎竟然全犯了。
更主要的是,放着众多儿子,却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儿子继承皇位,这更是不可理喻到了极点。
问题是,当我们把司马炎之后的历史,系统的梳理一遍,就会发现,司马炎的这些所作所为,看似不可理喻,却都有着说不尽的深意。
因为类似的原因,司马炎之后的统治者,除了模仿司马炎之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所有自作聪明的玩法,最后都会被现实无情的打脸。
一一列举那个时代的历史,多少是枯燥的乏味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毕竟远离了我们这本书所写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就拿一个大家公认的优秀统治者分析一下。
司马炎重用诸王、外戚,李世民呢,也是一样的!
司马炎时代,外戚、诸王权力非常强大。李世民时代的外戚、诸王呢?彼此彼此吧!
我们先看看,李世民分封诸王的规模。
贞观十年;李世民“改封赵王李元景为荆王,鲁王李元昌为汉王,郑王李元礼为徐王,徐王李元嘉为韩王,荆王李元则为彭王,滕王李元懿为郑王,吴王李元轨为霍王,豳王李元凤为虢王,陈王李元庆为道王,魏王李灵夔为燕王,蜀王李恪为吴王,越王李泰为魏王,燕王李为齐王,梁王李为蜀王,郯王李恽为蒋王,汉王李贞为越王,申王李慎为纪王。”
“二月,乙丑,以元景为荆州都督,元昌为梁州都督,元礼为徐州都督,元嘉为潞州都督,元则为遂州都督,灵夔为幽州都督,恪为潭州都督,泰为相州都督,为齐州都督,为益州都督,恽为安州都督,贞为扬州都督。”
李世民这种分封诸王的规模,与司马炎分封诸王的规模相比,能相差多少呢?李世的兄弟儿子,不但封王,更是各大军区的首脑 。
至于李世民如何重用外戚的?只要看看李世民死的第一轮大乱斗,就可以知道了。
李世民尸骨未寒,他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李世民一个弟弟(荆王李元景)、一个妹夫(薛万彻)、一个儿子(吴王李恪)、两个女儿(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两个女婿(房遗爱、柴令武)、一个堂弟(李道宗)团灭了。
四年二月甲申,驸马都尉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高阳巴陵公主谋反,伏诛;杀荆王元景、吴王恪。
作为一个辅政的外戚,这样团灭皇族重要成员,到底所谓何事呢?因为长孙无忌遇到了命里的克星武则天,所以我们很难知道了。
但是从两晋南北朝外戚篡权走的路去看,说长孙无忌会永远忠于李氏皇帝,恐怕也很难让人相信。所以,吴王李恪死的时候高呼,长孙无忌,你以后肯定不得好死!
司马炎死后,第一轮政治斗争主要在中央政府内展开,结果也是外戚打败亲王。
于是,杨骏把汝南王司马亮排挤出局。
司马炎优秀的儿子不少,可他就是要把皇位传给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儿子。
李世民呢?与此也就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别吧!
魏王李泰在与太子承乾相争之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也是小而化之的李世民;事实上,魏王李泰一直都是以秦王李世民为榜样;而且学的有模有样。
吴王李恪呢,用李世民的话说,这个儿子英果类我!
晋王李治呢,用李世民的话说,这个儿太子太软弱,恐怕不能守住江山。
结果呢?李世民舍弃了魏王、吴王,而选了柔弱的晋王李治当太子。
也许有人会说李治比司马衷聪明多了;但司马衷上台,最初是杨氏控制着帝国中央政府,后来是贾氏控制着中央政府;皇帝实际上是一个摆设罢了。
李治上台之后,最初是长孙氏控制着中央政府,后来是武氏控制着中央政府;皇帝也就是一个摆设吧。
做为一个皇帝,他能力主要是表现在对时局的影响力之上;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所谓的聪明不聪明,真有什么差别吗?
现在非常流行一种观点,那就是李治,绝不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
因为一个性格软弱的人,会力排众议,娶自己的小妈吗?会力排众议,在自己老婆的怂恿下,把自己舅舅清理出局吗?
这种观点,真不知是哪跟哪的事!
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肯定都不知道真正的性格强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为皇帝,竟然被一个女人牵着鼻子走,最后弄出个二圣临朝的格局,这还叫不软弱?
关键是,武则天虐杀王皇后;灭宰相上官仪满门;李治虽然不同意;也只能听之任之。甚至而言,李治连赐他们一死的权力都没有,只能任由武则天用最残酷的手段,把他们清理出局。一个性格强硬的皇帝,会接受这种事实吗?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
既然让一个最弱的儿子当太子;皇帝就只能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想尽办法保证各种势力之间的平衡,让太子即使没有能力,也能很好的驾驭帝国政府。
司马炎死后,帝国第二轮大乱斗,是在两大外戚之间展开的,皇帝的老婆把皇帝的外公杨峻杀掉,帝国大权遂落入贾后手中。
李世民死后,帝国第二轮政治斗争也是在两大外戚之间展开的,唐高宗的老婆武则天,把唐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干掉了,于是帝国的大权遂开始落入武后手中。
晋惠帝的外公被清理出局后,帝国的大权一直就在皇后贾凤手中。
唐高宗的舅舅被清理出局后,帝国的大权,一直在皇后武则天手中。因为当时就是二圣临朝的格局;关键是,唐高宗一死,天下姓李还是姓武,大家都有点搞不清了。
司马炎死后若干年,帝国第三轮大乱斗,是在外戚与诸王之间展开的,于是诸王联起手来,把皇后贾南风清理出局。
李世民死后若干年,帝国第三轮的政治斗争,也是在外戚与诸王之间展开的。结果却是太后武则天把李唐诸王差点一锅全端了。之所以说“差点一锅全端了”,是因为还有几个李氏的王爷,是武则天的亲生血脉,否则的话,恐怕李世民的子孙,就没有人能活在世上了。
李世民布的局从整体模式来说,基本上全盘照抄了司马炎的政治格局,关键是,后来的发展,与司马炎死后的发展,也是惊人的相似。
真是前人在这条路上翻车,后人继续在这条路上翻车,而且翻车的样子,都惊人的相似。
当然,李世民自作聪明的做了一些改变,比如,司马炎给了诸王相当大的权力,而李世民限制了诸王的权力……
但是结果呢?外戚长孙无忌上手,就把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这两个皇族最优秀的亲王都清理出局了;外戚武氏上台后,更是把大唐皇族屠杀殆尽了。李世民泉下有知的话,对自己做出的修改,真会感到满意吗?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篡夺李唐帝国的人不是女的,大唐帝国肯定也就是两晋、南北朝那种短命的王朝、二世乃亡了。
事实上,李唐帝国之所以能从鬼门关爬回来,就是因为武则天虽然心如铁石,却也没有勇气把自己亲生子孙都清理出局,然后把皇位留给武氏子弟。
要知道,当时大唐帝国的旗帜,已被武则天拔起来扔掉了,天下当时飘扬的旗帜是武周;而且李氏皇族可以留下火种,就是因为很多李氏皇族成员,是武则天的亲生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