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唐肃宗为什么不用李泌的战略
文摘
历史
2024-12-16 07:21
山西
10月21日,南线叛军也全面瓦解,叛军统帅尹子奇被人杀死,叛军统帅田承嗣选择投降。这种局势,已让叛军感觉够绝望了。而史思明经过一番盘算,还决定领衔叛军投降。史思明选择投降后,叛军的基本盘,只剩下了安庆绪占据的河北七个郡,还让大唐军事主力打得抱头苦撑,其余地区已全挂起了大唐的旗帜。到此为止,如果不知道后来的历史,谁也会认为这场叛乱算是结束了。但是就在最后临门一脚时,平叛工作突然受阻,而且越来越被动,最后叛乱竟然死灰复燃,一时又愈演愈烈了。说到叛军死灰复燃愈演愈烈时,史书常常会提到李泌的著名战略。总而言之,如果当时按李泌的战略,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其实呢,就我理解,这是我们在分析历史时,习惯性犯的一种错误。总而言之,只要历史当事人失败了,历史当事人舍弃的战略,就会被人们吹得完美无缺!问题是,我们常常忘了一件事,如果这个战略真的完美无缺,当事人为什么会舍弃它呢?政府军大举反攻叛军前,李泌认为,不要急于收复长安、洛阳;应该先慢慢消耗叛军实力,然后派军攻克叛军老巢。这样一来,叛军实力削弱了,老巢又被捣毁了,再收网消灭叛军,就可以把叛军一网打尽了。因为唐肃宗拒绝了李泌提出来的战略,所以平叛工作变得遥遥无期,我们难免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如果用李泌的战略,就可以把叛军一举平定了。其实呢,平叛工作在关键时候,突然掉链子,绝不是因为大唐帝国的战略有问题,而是因为帝国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力出现问题了。如果帝国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力没有问题,先收复长安、洛阳,把叛军压缩到河北地区,一样可以彻底剿灭叛军。反过来说,如果中央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力出现问题,先夺取叛军老巢,再收复长安、洛阳,也一样会在关键时候出乱子。按李泌的战略行事,马上就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夺取叛军老巢的军事主力,应该由谁来指挥?如果由某个军方大佬全权负责,这个军方大佬率军夺取叛军老巢后,突然要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中央政府该怎么办?在军人势力越来越强大的背景下,这种事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如果皇帝害怕出现这种情况,就让文职官员、甚至是太监节制几个互不统率的军方大佬,去进攻叛军老巢,无非是邺城大败的结果,在叛军老巢那里出现罢了。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什么战略也会发生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什么战略也没有问题。按大道理去思考,这个问题非常好解决,因为皇帝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将领,让他全权负责前方军事就可以了。在实际操作中,皇帝如果相信这种逻辑,就如同相信心灵鸡汤的人出去创业。总的来说,在军人势力高涨的背景下,不论怎么玩,好像也无法阻止军人势力渐渐失控。皇帝能改变的,也许只是阻止某个军人崛起、失控。换而言之,皇帝集中力量压制某个军方大佬,这个军方大佬肯定无法失控了,问题是,无非是草驴换个叫驴罢了。对皇帝而言,割据地方的人是张三也好,是李四也好,都是一样;为了压制张三,而让李四崛起,有多大的意义呢?李泌的战略之所以被舍弃,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它存在明显的弊端。帝国政府大举反攻长安、洛阳,叛军士气受到空前打击,但是在这种背景下,睢阳依然失守了。如果帝国政府迈着四方步,不急于收复长安、洛阳,而是拖延三五个月时间,再到千里之外的范阳与叛军主力开战,战争一旦进入僵持,甚至让邺城大败的结局在范阳出现(我是说,皇帝让太监指挥军方大佬与叛军决战,让占绝对优势的政府军发生大溃败),叛军利用这段时间,突然把南线打穿了(甚至只是攻克了襄阳),整个战争局势,就会发生无可估计的变数。我们知道,大唐帝国可以翻盘的基础,就是西北有精兵良马、南方有充足的物资。如果江南被打穿了(甚至江南通往西北的后勤通道被掐断),整个情形就复杂了。第二,中央政府对帝国军队的控制力,是不是支持这种战略?只要军方力量达成默契,怎么玩,玩到最关键的时候,也会掉链子。最多无非是换一些主角,换一个场景,发生类似邺城大败的局面。然后整个剧情,该怎么走,大约还会怎么走。总的来说,历史发展到此时,军人失控,已是一种难以去除的问题。因为类似的原因,怎么控制军队的问题,困扰了中国随后的历史二百多年;就如怎么控制诸王的问题,在两晋南北朝时曾困扰中国近三百年一样。表面上,这是某个皇帝的某个错误造成的,实际是客观环境造就的。在这种背景下,帝国军事主力只有在帝国权力中心覆盖的范围内才可以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一旦到了远离帝国权力中心的河北地区,军事行动总会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这也就是表现在外,西北军总是忠于皇帝,河北、山东军区容易闹割据的主要原因。第三,这样玩下去,有可能会让西南的太上皇寻找到机会。唐肃宗指挥军队正面进攻叛军,一举收复长安、洛阳,谁也得承认,这是唐玄宗老年痴呆,让大唐帝国丢失洛阳、长安;唐肃宗坐镇西北,又把长安、洛阳收复了。这样一来,唐玄宗在帝国政局中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按李泌的玩法,如果折腾了半天,长安没有收复,洛阳没有收复,却突然在范阳城下玩脱了,那太上皇突然借机出来夺权,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古代战争资料少,所以我们很容易认为帝国的大战略,是两三个人坐在密室里讨论出来的。现代战争资料多,我们自然会发现,战争开始后所有的战略层面,都是无数人反复商讨出来。最后,你可以做的选择,也就是做一道四选一、三选一、二选一的题罢了。只是在这种选择题中,永远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因为所有的答案,都是利弊参半的。关键是,在许多时候,不同的战略,常常是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博弈出来的。最简单而言,军方希望政府给他们下放更多的权力,总而言之,把各种罗圈套罗圈的牵制都放开。再总而言之,给他们最多的自主权,否则这仗怎么打?而帝国政府呢,通常不会公开讨论这种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总会授权文官系统、内廷系统凌驾于军方之上。但是从大道理上说,显然是给军方下放更多的权力正确。因为让军人在前方打仗,却让文官、太监在旁边瞎指挥,能打胜仗吗?问题是,从隐秘的权力博弈角度来说,皇帝永远不会这样玩的。虽然扯淡时,皇帝总会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给将帅全权,但是内心深处,皇帝什么时候也不会真正信任某个将帅的。所以,李渊起兵时,宁愿让19岁的李世民当大军统帅、甚至让15岁的李元吉当大军元帅,也不会让那些资深的大佬当大军元帅;至于唐肃宗,宁愿让大太监鱼朝恩节制几路大军,也不会授权郭子仪李光弼等大佬节制几路大军。李泌的战略,想要取得成功,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给军方下放更多的权力。问题是,皇帝哪敢这样玩呢?说一千道一万,在长安、洛阳没有收复之前,帝国中央政府也有点流亡政府的意味。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授予军方太多权力,让他们到远离中央政府的地方长时间作战,随时有可能让相关军队失控的。如果皇帝为了有效控制这些军队,就让文官、内廷系统坐镇前方监管军方统帅,邺城大败的结局,恐怕就会提前上演了。而邺城大败的结局,如果在帝国没有收复长安洛阳城前就出现,肯定更危险。从这层意义上,藩镇格局后来无法消除,与唐肃宗没有选择李泌的战略,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按唐肃宗的战略行事,帝国政府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收复了长安、洛阳,更把叛军挤压到了河北一隅之地,如果没有意外,完全可以收网成功了。但是很不幸,如何控制军人势力,似乎成为一道无解的问题,就如两晋南北朝时期,如何控制诸王势力,似乎成为一道无解的问题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