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司马攸 为什么支持太子司马衷

文摘   历史   2024-12-21 07:23   山西  

豪门大佬都支持司马衷当太子,显然是因为他们认为,司马衷当太子,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只有弱势的皇帝高高在上,才能构建起众多豪门大佬联合执政的权力格局。

而类似的权力格局,用高大上的理论去说,它就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权力格局。因为在这种权力格局下,就没有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国家的最高权力就在类似议会、元老院的机构之中。

齐王司马攸为代表的力量,为什么支持司马衷当太子呢?

显然也是因为他们认为,支持司马衷当太子,才有机会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从血缘上,司马攸是司马昭的儿子;但从宗法意义上,司马攸却是司马师的儿子。

从理论上,天下本来是就是司马攸的,只因为他父亲(司马师)死得太早,所以天下才会落到他二叔(司马昭)手中,更会落到自己堂哥(司马炎)手中。

从这层意义上,司马攸那一系对此肯定耿耿于怀,并一心想夺回曾属于自己的一切。

以司马攸当时的力量去看,他想从自己司马炎手中夺回皇位的机会等于没有,所以他只能把夺回皇位的机会,寄托在自己侄子的身上。而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侄子,显然更容易让他看到这种机会。

上述的想法,绝不是凭空猜测的。

天下是景王(司马师)的天下,当然也是他儿子(司马攸)的天下。对此司马昭都一再表示承认。

更主要的是,在太子司马衷17岁那年,司马攸一系想从司马衷手里夺回皇位的想法,已是暴露无疑。

公元276年,那一年晋武帝司马炎差点病死;假如晋武帝病死了,谁应该当继承皇位呢?这种问题,实际上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因为国家设置太子这种职务,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但是当时,竟然有人说太子司马衷能力太低,所以应该让齐王司马攸继承皇位。关键是,面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竟然没有人表示反对;贾充做为晋武帝最心腹的亲信,做为太子司马衷的岳父,也没敢表示反对。

晋武帝病好后,对贾充这种骑墙的态度非常生气,但晋武帝毕竟是一个清醒的政治家,他知道贾充的这种态度,是对帝系的不忠(不支持晋武帝的儿子当皇帝),但处于当时的背景下,却也实在再所难免。

第一、大家都支持齐王司马攸当皇帝,贾充哪敢反对呢?

第二、贾充有两个女婿,一个是太子司马衷。另一个呢,就是齐王司马攸。事实上,人们劝贾充不要多管闲事时,就是这样劝贾充的。您哪个女婿当皇帝,不是个当?您何苦淌这种浑水呢?

因为类似的原因,晋武帝虽然削夺了贾充的权力,但是贾充的地位和待遇并没有变化。关键是后来又恢复了贾充的权力。

那一年太子不过17岁罢了,更主要的是他的智力有问题。所以单凭太子本身的力量,实在不足以阻挡自己叔叔抢班夺权。

而太子那几个弟弟,当时年龄就更小了。

太子最大的弟弟司马柬(后来秦王)也不14岁罢了,至于司马玮(后来的楚王)更不过5岁罢了,司马允(后来的淮南王)4岁罢了,至于司马颖(后来的成都王)还没有出生呢?

从这层意义上,假如晋武帝那一年就死了,太子兄弟实在不足以阻挡自己叔叔抢班夺权。

太子母亲一系的势力,晋武帝还没有着力培养。

杨氏兄弟走上政治舞台前排,是这件事以后的事。从这层意义上,在当时太子母亲一系的势力,也不足以阻挡齐王司马攸抢班夺权。

从这些力量对比去看,如果司马炎真的死于公元276年,齐王司马攸就成功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但司马炎并没有死。

以后呢,随着太子几个弟弟日渐长大;随着太子母亲家族(杨氏)势力日渐扩张;随着太子妻子的家族(贾氏)影响力越来越大,齐王司马攸离皇位也越来越远了!

即使如此,齐王司马攸依然是太子司马衷最危险的、最大的潜在对手。

太子司马衷智力有问题,晋武帝死后,应该让谁当太子司马衷的监护人呢?很多人都认为,应该让齐王司马攸辅政。

晋武帝的首席智囊张华,就曾公开这样表示过,齐王司马攸是最合适的辅政人选。看到自己的首席智囊,竟然说出这种话,当时就把晋武帝惊呆了。因为这似乎意味着,支持齐王司马攸的人,已遍布了帝国每一个角落。

看到齐王司马攸的地位日益尊崇,晋武帝感觉非常害怕,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司马攸一系,还想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关键是,还有机会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于就晋武帝就让齐王司马攸赶紧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国。

听到这个消息,齐王司马攸说自己病了,希望过一段时间再走。

关键是,众多举足轻重的大佬,都劝晋武帝应该让齐王司马攸留在京城。因为皇位继承人能力不足,必须得有强势的亲王辅政啊。否则,晋武帝百年之后,天下会是谁的天下呢?

征东大将军王浑、中护军羊绣就是这样劝晋武帝的;晋武帝的两个女婿王济、甄德也是这样劝晋武帝的,并且还让两个公主,也入宫劝晋武帝。

看到大家竟然这样劝自己,当时就把晋武帝气坏了。因为,我活得好好的!你们这样说,是啥意思?是不是盼我赶紧死啊!

面对此情此景,晋武帝更害怕了;于是就一再催促他赶紧离开京城。而几天后,齐王司马攸就吐血而死了。

听到齐王司马攸吐血而死的消息,晋武帝司马炎感觉非常心痛,因为这似乎证明,司马攸就是因为他的猜忌而死。

看到晋武帝痛哭不已的样子,他的亲信就说,您应该庆幸司马攸死了。否则,晋国的大乱,必是由他而起的。于是,晋武帝司马炎停止了哭泣。

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司马炎多残酷多冷血。因为翻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围绕皇权的博弈,司马炎真是温和到了极点。

遥想当年,刘备不忍杀死养子刘封,诸葛亮就对刘备说,刘封刚猛难制,如果留下他,您百年之后,太子阿斗的地位,肯定会出现问题。于是刘备就杀了刘封。【注】

【注】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没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多残酷的人,也没有人认为刘备是多残酷的人;而且刘封也没有公开流露出要夺储的意图。但是,刘封竟然因此死了。

齐王司马攸那可是公开流露出了夺储的意图,关键是还差点成功了,但是晋武帝也只是让他离开中央政府。齐王想不开死了,很难说晋武帝在此过程中,有多大的错误。

我举刘备、诸葛亮的例子,并无意证明诸葛亮、刘备有多残酷,只是想说,刘备诸葛亮那样的人,陷入于这种博弈之中,也会变得非常冷酷。

事实上,围绕皇权的博弈,兄弟、父子之间,两句话不合就是肉体消灭对方,甚至是杀了对方还要斩草锄根。最经典的就是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还要把他们年幼的儿子,一个不剩全部杀掉,一共杀掉十个。

我举唐太宗的例子,也无意证明李世民有多穷凶极恶,因为在那个年代,家族内讧比这残酷血腥的事多的去了。我只是想说,李世民那样的人,在特定的环境都如此残酷,其它人更可想而知。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残酷的历史事实,自然就会知道,晋武帝对齐王司马攸的处理,其实是非常温和的。

我们常常认为,齐王司马攸上位,就可以避免王八之乱。其实呢,齐王司马攸上了位,帝国的诸王之乱,只会换一种形式,却会出现的更快、更惨烈。


泪痕春雨
历史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