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博士后,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专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负责人。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与教学等研究。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CSSCI核心论文60余篇;出版论著、教材40余部;主持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旨趣与建构”一文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创建有动作技能学习“窗口期”理论、运动需求理论;建构有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三维度六要素”框架体系;研制有体质健康“三分融合”精准干预方案;提出有体育教师“学教、能教、会教、精教”四种教学能力类型、“学练赛评”新样态体育课,提出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倡导幸福体育,以及优质课的“六性”评课标准等。
职业体能这一概念出现在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之中,出现在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教材之中,也出现在诸多研究者的成果之中,但职业体能究竟如何理解,怎样理清相关概念之间关系?发展职业体能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从业人员更健康减少与职业相关的疾病,还是为所从事的职业有更好的发展?怎么锻炼职业体能?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被关注,否则可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概念上。学习了《体育学研究》2024年第1期刊发的毛振明教授的“对职业体能有关理论及培养实践的研究”一文,为解决好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法,也为培养好职业体能带来诸多启发。
一、职业体能的界定方式越来越准确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毛振明,于丽,叶玲《对职业体能有关理论及培养实践的研究》
注: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推荐阅读
◾ 《体育学研究》2024年第1期目次
◾ 谭志刚,陈志远:民俗体育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湘鄂渝黔邻际村落为例
◾ 时丽珍,黄晓灵,李增光等:社区媒介如何促进基层体育敏捷治理?——基于“情境—认知—行动”分析框架
◾ 郑昕光,张文闻,吴义华等:国际体育组织践行体育促进气候行动原则的动因、逻辑、进路——兼议我国体育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
◾ 毕金泽,孙帅,郭振:北洋大学堂首次体育竞赛考
◾ 《体育学研究》关于“新质生产力助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