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 言 / 体 / 育/
幸福体育
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的重要突破口
an l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摘 要
幸福体育不是给体育贴上“幸福”的标签,而是具有深刻意蕴和深远价值,旨在探寻高定位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稳步夯实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阵地,筑牢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根基。幸福体育无论是在体育学科理论完善,还是在时代新人培育,尤其在幸福人生奠基、课程模式发挥根基作用等方面都意义非凡,幸福体育成为了新时代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长期以来,体育促进健康已被人们广泛认同,尤其是体育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已形成定论,并有学者通过建立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强化体育促进健康的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体育活动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生活之中,是因为其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且前瞻性的重要作用,那就是体育为幸福,而不只是为健康,是为幸福人生奠基,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让人们享受锻炼的乐趣,获得幸福体验。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讲,运动能改造大脑,锻炼促进了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分泌;从哲学意义上来讲,运动能改变人生,锻炼让其成为理想的自我;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运动能调情感、强意志,锻炼促进体育精神的铸造;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讲,运动能提升素养,锻炼助力时代新人的培育。
<素言体育 >
由此可见,体育一定有其时代意义,其终极目标绝非只是促进健康,而是幸福地感悟着锻炼的过程,实现幸福的人生。无疑,我们需要升级对体育的认识,将体育的健康观升级到体育的幸福观上,才能真正挖掘和发挥体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作用。开展幸福体育便成为一种新的期待和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
高定位改革价值追求:幸福体育能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
幸福体育在促进健康的过程中,更加强调体育“育心”的独特价值。幸福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假如体育能够锤炼意志的话,那么幸福体育能够在锤炼意志的过程中强调愉快地接受对意志的锤炼,挖掘出锤炼意志的内驱力,体现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提升抗挫折能力,塑造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痛点”,也是很多学生在被动接受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难以坚持并养成锻炼习惯的难点。
幸福体育在促进幸福的过程中,更加强调体育的“育人”综合价值。幸福人生一定是奔向美好的人生,更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生,幸福既是一个拥有积极正向情感体验的心理学概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美好状态。实现幸福人生需要体育教育肩负起综合育人价值,不仅仅要使身体健康了、心理健康了,还要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才算是完成“育人”任务。更重要的是在促进健康的基础上,让人感到幸福,并为未来肩负起时代重任,富有担当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
如果体育是强壮自身,是自我的一种完善,那么幸福体育则强调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而肩负起的时代使命。幸福体育在塑造健全人格、培育时代新人方面更具感召力和胜任力。如果说体育可强化自身的话,幸福体育在强化自身的基础上更凸显服务社会的精神,自身要强大,社会要发展,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的体育应该不再是昔日只注重促进健康的体育,而是能促进幸福人生的体育,在新时代对体育的认识要发生关键性的转变,应该有更高的站位,要为国家培养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时代新人,也应该有着更远的视野,要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而不再仅仅是为终身体育奠基。
稳发展改革实践阵地:幸福体育能在学校体育中充分而全面开展
学校体育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含体育课,还包含大课间、课后锻炼、课余训练与竞赛等活动内容。体育课有行政班和选项走班教学形式,大课间有集体锻炼、个人自主锻炼形式,课后锻炼有兴趣班、俱乐部、社团、班级集体和学生自主多元化锻炼形式,课余训练与竞赛的对象多为具有某专项运动特长的运动队。这些丰富多样的学校体育大多是全员参与,即普及性的体育活动,少数是特长生或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的提高性的体育活动。
就学校体育工作而言,普及与提高都十分重要,不可偏废。学校体育工作为了使学生在各类体育运动中能“感悟到幸福”,从而合理组织、有效开展幸福体育。幸福体育之所以能在学校体育中充分而全面开展,主要是因为学校体育已经有着常态化的体育课、大课间、课后锻炼等全员参与的活动内容,只要体育观发生转变或升级,都会在各项活动中有所体现。
例如,体育课上不再单纯追求运动密度、强度的大小,不再只是聚焦对健康的促进,而是更加指向人的幸福,任课教师会更多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体验,诸如如何让学生有愉悦感、欣喜感、存在感、满足感、获得感、成就感等,即指向对幸福课堂的打造。
又如,在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中,体育教师对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就不再只是考虑季节变化,而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过去强制性跑步或做操的单一性大课间会被不断丰富。
<素言体育 >
再者就是课余训练与竞赛,通过竞赛可展示自我,享受获胜的喜悦,塑造拼搏进取的精神等。总之,在学校可以打造幸福课堂、组织幸福课间、开展幸福锻炼、创设幸福比赛。围绕幸福体育,促进全面发展、实现幸福人生是未来体育课程深化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和突破口。
重筑牢改革理论根基:课程改革以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扎实推进
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除了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相关理论的奠基作用,需要更直接、有效的理论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倡导幸福体育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之初,就围绕“需求-内容-路径-评价”,构建了把握学生需求、精准适配内容、优化实施策略、评估实践效果的幸福体育课程模式。
幸福体育需要系统实用的课程模式,推行幸福体育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更需要该模式作为重要的理论根基。
一是幸福体育课程模式聚焦学生需求,并以此为模式建构的起点,相当于该模式引领体育课程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改革,注重学生在课程实践各环节的真实感受。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想办法满足学生的运动和发展需求,让学生感悟幸福。
二是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注重内容适配,尤其是突出精准性。具体而言,除了必修必学的内容需要学生按学段进行合理分配,关键是在精准把握学生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的基础上,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创设条件、提供可能。对内容的精准适配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不是从课程到内容,而是从学生到内容,课程内容是为学生发展需求服务的,不是学生被动接受不感兴趣、需求度不高的课程内容,这实际上也体现着内容选择关键的转变。
三是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强调优化实施策略,不仅按照必修必学的内容特点采用行政班级授课制开展教学工作,而且针对必修选学内容尽可能考虑小学高年级以上实施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假如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依然采用行政班级授课的话,势必会造成学生最感兴趣的项目没有学习机会或很少有学习机会的结果。
四是幸福体育课程模式重视评估实践效果,尽可能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充分了解需求满足情况,还要注重整体的体育学业质量达成情况。在突出运动能力评价方面,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专项运动学习效果,给体育教师的精准施教提供参考,还可以通过运动能力水平认证对全国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做全面而系统的评估。在强调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四要素评价体育学业质量方面,真正实现体育学科育人内容与效果的全面检验。
幸福体育的模式化建设对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重要且必要,具体且可行,必将能够在筑牢改革理论根基方面有所作为。
结 语
推行幸福体育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这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的实有价值追求不只是健康,而是为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需要站稳实践阵地,打造幸福课堂、组织幸福课间、开展幸福锻炼、创设幸福比赛,让人人感悟幸福,使得体育的功效得到更深层的挖掘,体育课程改革也将因此而更加生机勃勃,高质量体育教育必将落地生根。
来源:《体育教学》2023年第四期P15
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
编辑:中国教科院国育教育楼晓悦
素言体育公众号
BREAK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