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 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体育课标”)已正式发布。2022年版体育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了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从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指引下,究竟要打造什么样的新课堂,这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解读2022年版体育课标要准确回应的问题。基于2022年版体育课标,探讨和把握新要求、新挑战和新课堂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强调“教会、勤练、常赛”,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精准理解和把握“教会、勤练、常赛”至关重要。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以来,对此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越来越丰富和聚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也越发凸显。
2020年10月15日印发的《意见》提出了“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教会、勤练、常赛”政策提出以后,2021年6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多次阐述“教会、勤练、常赛”。
2022年版体育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而且强调应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无论是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是学生表现出的不同兴趣爱好,教师了解和把握的全面与深入程度直接关系到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质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一体化教学均不容忽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是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受益。注重一体化教学才能更全面系统地落实好“教会、勤练、常赛”。
2022年版体育课标明确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落实不难,但要落实到位和落实好,对教师而言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最具挑战性的应该是如何“教会”了,因为能否“教会”、何时能“教会”并非教师就能完成,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教学环境条件因素是否满足、学生参与兴趣与积极性是否较高等。只有条件适配度好、学习需求度高,教师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后,“教会”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意见》将能否“教会”作为评价教师的指标之一,主客观条件改善不及时、不到位,“教会”的程度不高,这些都对教师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要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不仅需要路径清晰,而且要充分考虑组织策略是否可行和有实效。
首先,在落实路径方面,要采用一体化落实总体思路,即课内外、校内外做好联合。一方面,课堂上不一定都能教得会,也难以达到练到熟练掌握和养成习惯,比赛活动的开展更不能完全靠课堂完成。因此,课堂上只要做到时间不浪费,设计与组织合理,教学过程认真把握等,就有助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至于所有学生都在课堂上学会,这个可能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会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强化课外和校外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时间保障性、内容延伸性等优势,实现课上未教会的在课外或校外强化练习掌握,甚至达到灵活自如地运用的效果。简言之,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就要有一体化思路,多路径协同发力,使其落到实处。
其次,在有效组织方面,需要明确何谓有效组织。一方面,单方面的有效组织指“教会”“勤练”“常赛”各自都需要有效组织才能达到目标。进一步说,朝向“教会”且最终真正“教会”了,这样的组织应该是过程省时、方式简便又能扎实推进的,教师在设计的时候要通盘考虑,要求学生“勤练”且养成习惯,这样的组织应该是时间充足、持续开展、动态发展的,促使习惯发生变化。此外,强调“常赛”,就是要让比赛成为常态。另一方面,三者整合的有效组织即把“教会、勤练、常赛”看成一个体系,其效果是整合后的,是综合看的。以有兴趣、有习惯、有能力为评判有效组织的标准较为适宜。因此,有效的组织就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习惯,以及指向能力形成,而不仅仅是要求掌握单个技术或组合技能。
未完待续
下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堂篇》
敬请关注
来源 | 《教育评论》 2022年第5期
作者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于素梅
编辑 | 中国教科院国育教育 邱晶京
更多精彩丨素言体育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