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要求篇

文摘   2024-11-11 20:02   北京  

点击名片   关注我们


摘  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给体育与健康教学带来新要求,指向建立教学新样态,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强调“教会、勤练、常赛”的落实到打造“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课堂。文章系统地分析2022年版体育课标的新变化,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寻找着力点,通过把握新要求、新挑战、新课堂实现快速而有质量的发展,真正把2022年版体育课标落细、落实、落好。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体育课标”)已正式发布。2022年版体育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了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从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指引下,究竟要打造什么样的新课堂,这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解读2022年版体育课标要准确回应的问题。基于2022年版体育课标,探讨和把握新要求、新挑战和新课堂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的发展明确了新要求

2022年版体育课标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与高中课标一致地提出了体育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规定了核心素养各要素要培养的要求。理解和把握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发展水平。




1.理解“核心素养”关键要素是落细、落实、落好的前提




素养是一个动态和整合的概念,包含能够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素养比知识和技能的概念更宽泛,是相关知识、认知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结合体,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信念价值体系、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素养还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世界诸多国家在研究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不约而同地聚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具有核心素养的人。OECD从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建构了核心素养框架。中国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团队研究并发布,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要素以及十八个基本点。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运动能力是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的综合表现,在分类体系中,既有基本运动能力,也有专项运动能力。


运动技术指按照动作要领和规格做对了,运动技能指在做对了的基础上练熟了,运动能力指在练熟的基础上能灵活自如地应用。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运动能力水平,就要能够了解运动能力与其他概念的区别,还要能够把握培养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健康行为是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教师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要围绕这四个维度展开,全面而系统地呈现,不能仅仅重视某一方面。


体育品德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体育品德的培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体育学科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品德的培养最不可或缺。




2.“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体育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同步提升,否则就难以肩负起“核心素养”培养的重任。从素养的角度看,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知识、能力和态度三要素缺一不可。教师需要从更上位的素养高度提升自己、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优化态度。

从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角度看,体育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构成。因此,教师的运动能力自身达到了什么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对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的需求?自身运动能力越强的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质量与速度都成正相关。教师对健康行为的理解与践行情况如何直接关联着教师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结果,教师的锻炼习惯是否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锻炼习惯培养效果,教师的健康知识、意识与促进能力对学生的引导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是否能调控情绪,是否经常能保持良好心态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交流是否积极和富有感染力、正向引导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对体育品德的理解和把握水平、自身的体育品德塑造等都与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体育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需要全面把握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各要素的内涵、相互关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策略。总体上说,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力要提升,还需要查漏补缺找短板,及时弥补自己在核心素养诸要素方面的缺口,如果自身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不足,自身运动能力提升就尤为急切和关键,尤其是专项运动能力发展水平最不容忽视。




3.“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需要符合各水平层次目标要求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明确要培养到什么水平,2022年版体育课标从三个关键要素按照四个水平,分别提出了一些相对具体的要求。


如,运动能力的培养分为:

水平一,“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等基本运动技能”,这实际上重在参与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水平二,“积极参与多种运动项目游戏,感受运动乐趣。学练体能和多种运动项目的知识与技能,能进行体育展示或比赛。运用所学知识观看体育展示或比赛”,这提出了运动项目学习和要达到展示或比赛以及观看展示或比赛的能力要求。


水平三,“积极参与运动项目学练,形成运动兴趣。体能水平显著提高;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学练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并能在体育展示或比赛中运用。运用比赛规则参与裁判工作,观看体育比赛并能进行简要评价”,强调兴趣形成、体能提升和知识、技战术等的运用,相当于要达到学以致用的水平。


水平四,“形成对所学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体能获得全面协调发展;理解运动项目的相关原理、历史和文化,能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体育展示或比赛中遇到的问题,掌握1~2项运动技能。经常观看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并能作出分析与评价”,即应该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明确而具体的运动技能学习要求。如何真正评判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还需要建立更加具体、可检测的评价标准体系。


此外,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设置了各水平目标,为评价“核心素养”培育达到的程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未完待续

下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挑战篇》

敬请关注

来源 | 《教育评论》 2022年第5期 

作者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于素梅

编辑 | 中国教科院国育教育 邱晶京

更多精彩丨素言体育


 往期推荐 ·


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定位与发展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建构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

体育教师“说课”,你应该知道的

体育教师说课的“六个”问题

素言体育
解读国家体育相关政策;研究当前体育课改之热点;”备、上、看、评、说“五角度透视体育课堂;探索体育教师发展新路径;探究体育课堂质量提升之门道;解析教师课堂教学之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