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生活

文摘   教育   2024-04-20 22:28   江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节古诗教学课上,老师正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近韩愈的《早春》——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将眼前动人的早春之景描绘出来。学生简单交流后,教师又联系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让学生继续想象雨中草是什么模样,并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可以说,教师备课很用心,课堂上也很努力地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中——读诗,想象,表达——可在现场的我,却感觉到学生与诗之间有一层隔阂。这隔阂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我的错觉?我一时也想不明白,只是朦朦胧胧地觉得,课堂是一个世界,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世界,它们看似不断地碰撞、交织,却未真正地融合在一起。

叶嘉莹说:“诗人之所以异于常人,是由于他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动传达出来。”读者通过读诗词产生感动,而且读者可以从自身的感动出发引发联想,结合自己的境遇而联想,叶嘉莹将这种称为“感发的生命”。在那个烟雨迷蒙的清晨,韩愈内心的感动,孩子们能真正体会到吗?

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书中第一章便谈到“课堂上的生活”,他让读者思考:儿童在课堂上应该怎样生活?他反对传统教学法——把课文拆分成许多部分,教学按部就班,学生缺乏积极的精神生活。而“积极的精神生活并不是靠记忆力来工作,而是要思考、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

春雨蒙蒙,小草发芽,虽然稀疏却透露出无限生机。诗人远看一片淡淡的青青之色,近观若有若无,似乎有无穷生趣。大地复苏,春色萌动,雨滋润万物,人的心情也随之欣然,故诗人将眼前之景化为极平淡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看似平淡,实则不然。这是诗人特殊心境的反应,也是自由生命的表现。

当然,诗歌学习离不开朗读与想象。但,还远远不够。此课后面环节出示图片与个体想象也是矛盾的。——课堂上能否让学生从诗句本身进行提问:这里的“草色”到底是怎样的颜色?为什么会有视觉上的变化?我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景?诗人又经历怎样的发现之旅?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在一个由自我提问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要“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做连续的活动”(杜威),如此学生方能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才能进入诗句的内核。

学生可能会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思考,也可能借诗人之眼来描绘,借诗人之心来体悟,再回归自己内心——相信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他们的生活是广阔的,他们的内心是自由的。那么,儿童在课堂上到底应该怎样生活?赞可夫说:“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毕竟是以学习为主的一种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可是,只要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不故意造作的生活,它就会是既自由自在又丰富多彩的。”

2024年4月20日星期六


湖畔炊烟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