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感谢文学界、教育界的前辈、朋友为我倾情推荐。他们的文字有光,有诗,有温度。
一个以书为帆的好老师,一个以阅读度过漫漫时光的好朋友。这是我对于潘健老师的个人定义,但这远远不够,真正能够给潘健老师命名的是他阅读的那些好书。多么期待这本关于阅读的好书来一页页打开我们。
——庞余亮(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直到今天,当我阅读那些美丽的古诗词时,仍然记起父亲当年为我诵读的口音,还有他陶醉的表情。亲子阅读不只是读几本书,而是父母在孩子心灵刻下的爱和陪伴的印记。
——程玮(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提到亲子共读,我们往往会想到妈妈。但随着孩子长大,爸爸才是最好的伴读者。男性的广博、深邃,能够真正地将孩子带向辽远。这本书,正是一个良好的示范。
——魏智渊(南明教育及全人之美课程联合创始人)
你和孩子“有得聊”吗?要知道,从“没得聊”到“有得聊”,是需要中介的。有一种好的中介,其名字就叫“书”。聊书,使家庭充满温暖的气息,隔阂也就随之消融。
——沙华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潘健这本书里收录的每一篇,都像河水冲刷过的卵石,表现出思想的“载歌载舞”。他以明澈的眼光选书、读书;以优雅的文字写书;以亲和的语调跟孩子聊书。聊着聊着,就让我们看到文字幽深,江河辽阔,日月朗朗,还让我们看到实现理想亲子关系的现实可能。
——赵冬俊(全国模范教师、2014“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
一位教师父亲把自己对生命的审视,透过每一本读过的书真诚而平等地分享给女儿。他们必能在灵魂共振中,丰盈彼此的意义,就像夜露折射星光而明亮。潘健老师的私人书单不止是在聊关于人生的一切,更是在与女儿探讨获取这一切所需要的智慧和勇气究竟来自哪里。我想,每一位成长的孩子,都渴望收到这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吴小健(江苏省教学名师、儿童阅读推广人)
潘健老师以教师和父亲的双重视角,和女儿交流众多经典名作的阅读体悟,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父亲的拳拳之爱,更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的事实: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不可或缺。1919年鲁迅先生发表《现在我们怎样做父亲》,100年过去,很多人依旧不知道如何做父亲。潘老师这些文章始于2017年前,缘起于我们一套鲁迅作品研读的课程。我以为,这些文章,为我们众多不知道如何做父亲却很想做好父亲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当代范本,为先生的问题提供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注脚。
——梅也(博雅云课堂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