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相逢”,不只在“书里”:我与“雁过无声”断断续续交往的20年

文摘   2024-06-09 11:17   江苏  

很荣幸,收到“雁过无声”潘健兄寄来的新书:

《阅读是最好的陪伴》  潘健  著

(扫码即可购买)


深邃夜空的蓝色背景,宛如星辰点缀的梦境,一位慈爱的父亲,牵着孩子的小手,轻盈而坚定,轻盈而坚定地,在书籍堆积而成的阶梯顶端展翅飞翔。


一行大字“阅读是最好的陪伴”赫然入目,温润地释放着阅读的力量。下方,“校长爸爸给孩子的亲子书单”的字样,像是一个温柔的拥抱,传递着爱与关怀,令人心生暖意。


扉页再现潘兄潇洒飘逸的笔迹:

书里相逢,为爱阅读





























正如冷玉斌撰写的“序一”标题:《世上阅读,皆因有爱》。对知识的热爱、对智慧的追求、对情感的寄托、对美的向往等……“爱”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了共鸣,获得了满足,也汲取到不断前行的力量。

——不由地,我的思绪如同电影一般,一路延展:
 
我与雁过无声的相逢,似乎并不仅仅是在“书里”。

1


培训中的“相逢”


2004年,我23岁,正是“恰同学少年”之时,又适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暑假,我被教育局选派到如皋师范学校,参加新课程改革省级培训,与你有了第一次“相逢”。

 

这次“相逢”,还未在“书里”。


圆脸,一副黑框眼镜,含蓄、腼腆、儒雅,是对你的第一印象。


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彼此交谈,相互了解,同吃同住。你有两个重要的习惯,深深地影响了我。你随身携带两本笔记本:一本是读书笔记。每读一本书,都要把最喜欢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你说,这是你从小养成的习惯;另一本是自己写的思想随悟。你喜欢每天写点东西,对于教学,对于人生,随悟随写。


关于读书与写作,你应该说过:


写三流的文字,不如读一流的书。


前后五天吧!虽然短暂,居然可以成就了之后断断续续的交往。在如皋,与你的相逢,让我明白,原来可以这样做老师,原来教书人应该这样来读书,原来读书也是一种好好生活的态度。


于是,我也开始尝试着读书,常做些笔录,偶然也动起来笔来,写写文章。


——感谢有你,感谢与你这次非“书里相逢”。


2


博客上的“相逢”


之后的三年间,由于手机号码的更换,记忆中,好像没有了联系。但在阅读、教研、写作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我时常会想到你。

后来,偶然的机会。在凤凰语文博客中,看到“雁过无声”的网名,独特鲜明的文字,让我断定这个“雁过无声”就是你。我留了言,署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联系重新开始。

在你的鼓励下,我首次在凤凰语文论坛了开了自己的第一个“小店”(主题帖),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客,我们又有了“相逢”空间。

这次“相逢”,还不在“书里”,而是在网络虚拟的时空中。

从真实的如皋相聚,到虚拟的凤凰论坛,或许是缘分,或许更是同心的相吸。

在最初写博的日子里,我们相互往来,彼此阅读,回帖鼓励,发表自己对于各自文章的看法,相得益彰,共同成长。

每次,看到你绿色邮票的模板中,聆听你《雨的印记》优雅的背景音乐,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你把博客真正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悉心呵护,精心经营。

品味你的文字,能够让人完全沉静下来。在你的“家园”小憩,先要除去心中的杂念,静静地品,用心地悟。

博客中的“相逢”,我发现我们的差距越拉越大。三年了,我并没有看到自己在专业上任何的成长,内心的焦虑,已然让我看不到希望。

记得那次,我用满心的崇敬,给你写了封信,将成长的迷茫与疑惑和盘托出。不几日,你便回了信,语言一贯的清雅,让人爱读。

你在信中说:

于永正、窦桂梅这样天赋异禀的大家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何况你我?

虽知是劝慰之言,却给我莫大的鼓励。

与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扉页上,有你隽永的文字:

愿你在这本书中汲取力量。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完,写过不少读书笔记,虽没有深得其中的深邃,却重拾了信心。

后来,凤凰博客中没有了你的影子。好久的好久,却在另一处寻觅到你的踪迹。成长博客,后来到1+1,我一直在追随你。

跟随的一路,我遇见一些人,读了一些文字,接受了一些思想。我的眼界在不断的跟随中,渐渐扩大。

特别是在1+1,我接触到生命化研究的,清新教师沈丽新,《中国教师报》编辑茅卫东,教育网络写手谢云;在凤凰语文和在线教育论坛,我阅读到高子阳、铁皮鼓、干国祥……

这些人,大多未能谋面,但是我们在博客和论坛中的精神相遇,转变了我对教育审视的角度,让我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看待自己的专业成长,看待我们的教育。


3


QQ的线上“相逢”


07年,凤凰语文网在兴化举行网友会,我作为热心网友被邀请。我很激动,因为能有机会与素未谋面的网友见面,其中也包括你。

走进兴化实小的阶梯教室。已经是人头攒动,我举目四顾,寻着,寻着!是你,平刷了的发型,微胖的身材,依旧一副黑框眼镜。

刚见面,没有客套的寒暄。

你问我,最近读什么书?幸好,我当时读背一些唐诗,读诗歌赏析的书籍。你向我展现了你读的书,《诗恋》!封面看起来很质朴的样子,这是你的风格,如诗歌般纯净,毕竟你曾说,你是一个爱诗的人。

如04年暑假,因为学习和培训,我们重聚了大致三日吧!


(尤兴胜  摄于兴化  2007年)


兴化之行,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QQ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相逢”,又多了一条路径。


有次,在QQ中,你似乎有些伤感。你说,我突然想起,我们并没有喝过酒,好朋好友该喝些酒的。


我说,我不会喝酒,基本是滴酒不沾。


你说,和好友喝酒,可以暂时失忆。


4


专业成长的“相逢”


我对你的文字很敬佩,你似乎也认同我对教学的研究。

具体记不得是哪一年了,我接到你的电话。你要在全市上一节公开课,请求我的帮助。

只是水平的限制,并没有帮上多少的忙,倒是自己以后上同一节课的时候,借用了你的教学设计

那些年,我们不常联系。但偶尔你会打来电话,告诉我,你的博客文章被《小学教学》选用;有时,我也会关心你岳父身体的情况……有了成绩相互通报,作为我们两个人的共同的喜讯,分享快乐,

记得,接到编辑小狐的通知,我的一篇文章被《读写月报新教育》录用,我第一时间电联你。你很兴奋。第一,这杂志是你最敬仰的;第二,这杂志是你向我推荐的。只是,文章临时被主编枪毙,很遗憾!

又一年暑假,我的一篇博文教育叙事被《教师博览》原创版选用,我还没有得知,你已经从我博客中的留言中看到,反而倒是你先向我祝贺。

就这样,我们在专业的发展上,就这样时断时续的“相逢”着。
 
09年,1+1教育博客彻底改版,不是“精神家园”该有的样子。这很不符合你对于博客的定位。现在的这副臭面孔,是你忍受不了的。

你曾特意写文,质问《家在何处》?

终究,你还是放弃了。

博客不见更新,但偶尔也来,如匆匆掠过的影子。

我知道你在寻找灵魂的另一个家园,你的QQ空间。

但你置顶的日志中写道:没有朋友,不为他人,写给自己,一个人静静写,静静想,静静思。

我猜,你想一个人,做自己的事情。

我放弃了回帖,留言。


5


书中“相逢”


再有联系,又是数年。

我已经从扬州,到了苏州;你好像也从大垛,到了新生。早年的博客,也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物是人非。

现在,你的公众号“湖畔炊烟”,带着你一贯的风格,把你“慢慢走呵,欣赏”的阅读之旅,清晰地逐一留痕。

我也开辟了自己的新领地,名字起得俗不可耐,就是这个“迷恋语文”,空了就涂鸦一些教学类的文章。

因为公众号的关联,我们再次相逢。彼此加了微信。简单交流后,便各自不再打扰。

后来,在你的朋友圈,看到你的大作即将出版,关键词依然是“阅读”,用“阅读”作为亲子相伴的最佳方式。

这些年来,你不仅自己读书,还一直带着女儿阅读,从小学,到中学,直至现在的大学。小时候,给孩子读绘本、读儿童文学;中学后,没有了充足的自由时,就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孩子聊书。

这一聊,聊进了“博雅云课堂”;

这一聊,就是七年。

于是,《阅读是最好的陪伴》就这样,在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加持下,出版了。


《阅读是最好的陪伴》  潘健  著

(扫码即可购买)


我知道,你对书目挑选的严苛;我也了解,你对文字斟酌的考究。这里面的每一篇文的完稿,都让你“穿过午夜之门”,万籁俱寂下,必然是“一身疲惫”而又“满心欢喜”。


以这样的形式,担负起一名父亲的责任,是何等神圣;


以这样的形式,成为这位父亲的女儿,又是何等幸福。


羡慕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对父女,能以“阅读”的名义,享受着彼此“最好的陪伴”。


思绪慢慢从过往,回到现实,就写到这里吧!我要打开这本书,开始自己的阅读,以一个陌生的身份,去窥探他们这对父女曾经享受的静谧、优雅的“陪伴”。


这回,我们真的在“书里相逢”了。

湖畔炊烟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