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味道

文摘   2024-06-29 17:36   江苏  

这学期听了一节三年级语文课《火烧云》,萧红的名作。文中有一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丰富绚丽,极具动态美: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读读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其实,习题中将这一节表示颜色的词语分为三类,一眼就能看出来,分别是ABB类、半**类以及事物加颜色类。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读这一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并思考: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老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自读圈画——交流出示文中颜色的词语,并分为三类——再说出一些类似的表示颜色的词语——总结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及其变化特点——朗读、背诵。

现场听老师讲授,似乎并没有多大问题。学生从这一段的学习中学习提取关键信息,分析辨别词语的含义,并拓展积累内化语言。但课后细细品味,觉得少了一层味道。什么味?应该是文学味。

不过,文学味是什么?似乎很难用三言两语道出来。

朱光潜先生认为:“文学作品之所为文学作品,在能写出具体的境界,生动的人物和深刻的情致。”(《谈文学》第25页)“境界、人物、情致”乃是文学味的组成部分。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名作,是极好的让孩子学习的材料,就如上文提到的《火烧云》。新课标有“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并作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如“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回到这篇课文,我觉得课后习题编者仅仅要求学生读读说说是不够的。这样的要求容易导致课堂走向机械,沦为一种分析式教学,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么多的颜色到底在心中留下怎样的感觉,换句话说,这些颜色美在哪里?由此,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甚至是一种对语言的“文学直觉”。

这段写景的文字极具审美张力。首先是意象美,那么多的颜色聚在一起,却丝毫没有杂乱感,有整体和谐之感;其次是韵律美,整段文字长短参差,节奏时快时慢,能给人带来跳跃的审美感受;再次是修辞美,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等排比的方式尽显颜色变化之美,语言灵动,韵味无穷;最后是陌生化。不用常规的形容颜色的词语,而是用不常见的组合表达颜色,造成强烈的新奇感,获得深刻的审美效果。

那么,在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赏析、升华美的感受。再让学生去发现这段话特别在哪里,为什么用这么多颜色,为什么颜色的表达又不一样,与我们平时的表达有什么区别等等,最后再出示一幅火烧云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可以借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是独创。

我相信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海洋中,而不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要相信孩子们的“文学直觉”,老师需要做的可能只是唤醒。

詹丹教授在《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一书中反复强调文学的作用。他认为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一种健康积极富有感情力量的生活态度。他从生活出发,把人分为接受过文学教学和没有接受过文学教学的两种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语文教师文学修养不足,特别是文本解读能力是软肋。

我们面对文学作品时,就要用“文学的眼光”来发现文学作品内在的韵味,让文字中丰富的审美情感感染自己,打动自己,身心沉浸到文字中,和文字一起跳动。正如王富仁教授说:“教师自己得感受到课文的好处,得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教师自己都不喜欢这篇课文,感觉不出它的好处来,不论你记住了多少教参中说过的话,不论你知道别人为它作出过什么样的评论和评价,都是没有用的。”(《语文教学与文学》第54页)

湖畔炊烟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