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儿童——读《童年与解放》

文摘   2024-05-30 18:46   江苏  
随手翻开即被开头几张原始洞窟壁画所震撼——奔腾的生命创造力,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粗犷豪放,气势磅礴。难以想象是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还附有几张儿童画。生命之初的孩童用稚嫩的画笔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用色大胆,浑然天成。而这些,是作者的暗示——即童年时代,人的生命力是富丽多姿的。人的自然性呈现出人的本来面目。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曾拥有过这样肆意翻腾的力量。尽管这力量常常是混沌着,不明晰,但它真实地存在过。

什么时候,这种神秘的力量渐渐消失了?

黄武雄不是单方向从学校教育入手来分析儿童,而是从数学、自然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各面向切入,指出人原始的创造特质,探讨儿童成长的秘密——人究竟是怎么样长大的?人与生俱来的,究竟有着什么特质和能力?儿童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年人又该向儿童学习什么?

人是自然的子女

黄武雄认为,人原是自然的子女,可又受自然的制约。儿童无法接受高于他理解力的事物,即无法面对一种概念化的抽象事物。但他与生俱来的拥有敏感力,有一种高度整体辨认和洞察能力,即自然能力。比如以学语言为例,儿童是在情境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语言。没有一个儿童一开始就进行精确地训练语言能力——认识词性,通晓语法及句型来学说话。再如出生的小孩很快就能掌握母亲的整体特征。

这一切是整体的,浪漫的,极富创造力,故弥足珍贵,与以精确训练为特征的文明能力相对。

再如幼儿绘画,信手涂鸦足以反映儿童的自然能力。笔下的世界并非客观世界,而是他整体感知的世界。我女儿喜欢画画,每一笔都是内心自然的流露。她不是在画画,她是在画自己。想象力恣意漫延开去:这里的太阳不是一个,而是如许多五彩的气球握在一起;小朋友的小手都开出花来了,一朵一朵的,盛开得异常美丽;花朵呢,如跃动的火焰,又如层层叠叠的五彩光圈;还有一些怪物造型古怪神态各异,以及其它不明白的虚构物体……

自然能力,蕴藏着儿童的原始创造力。除了高度的整体性辨认能力,黄武雄继续指出,儿童天生具有体验生活、体验生命的生之勇气。儿童爱问为什么,对什么事都有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敢于去做,不怕失败。儿童不怕摔跤,千万次跌倒后又迅速爬起来,不都是这样学走路的吗?在学数目的不变性之前,他自己摸索,学习抽象,体验多少具体事物,不断体验不断成长。他需要不断地体验才能逐渐掌握分析的能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断地跌倒,不断地爬起。没有这种生命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整及不断地在经验中学习,儿童想顺利进入文明、掌握文明是不可能的。而“当人不再体验,不再具有无畏的生之勇气的时候,人便有了恐惧。”

有人说,小孩是纯洁善良的天使。作为成年人,除了学习儿童的好奇之心,无限勇气还要学习儿童没有偏见的宽容之心。他们的世界一朵小花,一只小动物,包括一个陌生人都是有情感的,容易亲近的。书中指出,大人也喜爱动物,但通常都有明显的选择性,而幼儿之喜欢动物则是普世地一视同仁。在儿童的字典里,没有坏人的概念。借此基础,他们始终能积极地拓展自己的认知经验,能体验到别人的欢乐和悲伤。为什么小孩更容易受感动?因为他们晶莹的心还未裹上世俗厚厚的硬茧。

现行教育的弊端

作者黄武雄在本书伊始道出了他的忧思,人进入文明以来,物质水平在快速提升,多样化的消费生活使人的精神面目日趋一致。人的丰富性多样性不见了。知识的普及,并不能真正解放人。故正文首篇他重申哲学主题“人是目的”,人不能沦为任何工具。

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文明能力增加的同时,美好的自然能力却在降低或消失。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宣称,这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童年和成人的分界线正迅速模糊。(《童年的消逝》)儿童不像儿童,身上原始的创造力渐渐萎缩。他们被过早地拉入文明的大车里,加入前赴后继的升学大军,冲锋陷阵,面目模糊。黄武雄引用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不是存货的仓库,他必须将外在世界输入的材料加以处理与改变,才能接纳于他的认知图式中,予以同化。”这个过程就是同化与顺应,必须小孩自己去吸收,去完成。

书中说,统一强迫性的检测,会干扰人内在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辩证发展。而我们所依赖的智力测验是无法度量人的自然能力。我们看重的只是描述性的、控制性的、分析性的文明能力。所以造成当下学校教育知识与经验分割,人成了散装知识的仓库。知识僵化,成了冷冰冰的外在之物,老师的任务就是将之不停地灌入,不停地训练,不需要你整体辨认自我整合,不需要你无畏的体验,不需要你个体觉醒,只需要你安分地做一个考试机器。这过程中没有发现的快乐,没有新旧经验相互印证的喜悦。

为什么中国学生分数高却能力差,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为什么我们成年人工作缺乏激情,缺乏开拓意识?答案不言自明。

再拿我女儿画画为例。前文讲她原本热爱画画,可送她到艺术培训班学了一段时间后,画画的热情逐渐减少。在家里根本不会再画老师教的内容。有次,我忍不住问她,你的长颈鹿画得那么好,你再画一只给我看看。她摇摇头,说不高兴画,又说我不会画。在我一再要求下,她勉强画了一幅,不过造型各方面没有上次好。后来有一次我走进她的课堂——老师画,讲解要点。学生在下面照着描摹。老师在行间一一辅导。这里画得不行,擦去,重画。画不起来,老师直接帮着画。其间不断地提醒,不断地修正,只为了一个目的:要画得像。像什么,像老师的画。因为成年人评价小孩的画作,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像啊。画得像,就是文明能力的要求。黄武雄指出,“以这样的看法界定绘画,会窄化儿童的绘画世界,阻滞儿童在绘画、表达上的创造性发展。”哦,原来当孩子在成人的教育下,慢慢习得经验和模式,懂得一些套路,画一些内心无法触动的东西,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封闭的自我。而且,有一个好的范本在那里,有一个好看的评价标准在那里,她就不会关注内心的感受,只追求外在的技巧,渐而丧失本真的乐趣。

你说,儿童如何得到解放?

我们可以做什么

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早在半个世纪之前, 陶行知先生就发出了解放儿童的号召:“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人社会里去取得更十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通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教育名篇》)

人是自然的子女,这并非与文明相悖。黄武雄建议要基于儿童原始的创造特质,发展儿童认知上的抽象能力。这意味着,我们要呵护儿童身上可贵的特质,尊重他们的需求。回归自然,让学生亲身经验自然的生活,滋养身体的整体感知能力。像苏霍姆林斯基的“思维课”,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达到身与心的和谐。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正因为儿童的思维不断受到这条小溪的活的源泉的浇灌,所以它才能提出那些微妙的、意想不到的、“哲理性的”问题,使我们深为惊讶。(《给教师的建议》)——那些在学校里不自由的,假期被关在各种补习班的孩子们,受奴役的又何止是身体,更有思想的束缚,个性的压抑,创造性的受挫。我不知道,在这些孩子的心中,童年是什么颜色。

丰富儿童的经验世界,让儿童在体验中学习。黄武雄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拓宽人的经验。学校教育,不是学习技术性知识,获得文凭与地位,而是彼此的体验相互印证相互碰撞。书中举例,学习地理,不只是为了记忆地名,也不单为日后远行备用,而是拓展人认识中的世界。要从小孩自己生长的村里市镇学起,让小孩体验自己生长周遭的人文或自然的细节,再描绘地图,探讨村里市镇发展史,查询人文典故等。随后,小孩认识的不仅仅是自然,还要结合文学艺术,探讨这里的人文活动、历史变迁,这样的地理知识才有了生气。——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知识的全貌,将之支离破碎灌输给学生,单纯靠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体验生活,知识失去生命力。

培养儿童的人类爱,促进儿童人格成熟。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学校要捕捉有价值的内容,引领儿童穿梭于不同时空不同场合,去对话去讨论去认同。这期间,简单地训诫、宣告、标语是没有用的,儿童只是表面的顺从,无法产生爱。比如,有的学校一直在抓校园环境,但效果不理想,破坏花草时有发生。管理的方法是宣传加检查通报。用书中观点,这样是不会发展出儿童的人类爱。他即使在学校里做到遵守校规,但一出校门就可能故态复萌。我想如果采取下列措施,会不会有效果呢——1.从关于大自然的绘本、儿童诗入手,带领学生诵读感悟;2.欣赏植物带给人们的美好,写一写小树小草的内心;3.搜集植物生长的资料,观看相关影片,开展我和小树小草共成长活动……

轻合书页,夜静更阑。封面乃一棵葱郁的松树,顶端枝叶巧妙化作飞鹰腾空而去,似有深意。然,根植于大地,扑翅于蓝天,不正是解放儿童的最好写照吗?

——此文发表于《泰州教育》

2011年12月3日

父亲,教师。

读书,阅世,记录。

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湖畔炊烟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