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陪伴·成长(蒲公英读书会第3期)

文摘   2024-07-02 21:03   江苏  

老|师|的|话


如何成为主动的阅读者?阅读前,你可能需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然后在书中寻找属于你的答案,就好比提着探照灯,到洞穴中寻找宝藏。今天的阅读,好多同学提出相当不错的问题,我也看到了豁然开朗的时刻。这个过程,就是心智打开的过程。带着目的去阅读,你不妨多试试。


【师生组】


徐鹤清:

  读了书的第一单元,我发现这些故事里的人物的结局有好有坏,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就暗暗思考了一番,我明白了:勤劳善良的穷苦人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像勒若,孝顺勇敢,拿回了壮锦,过上了幸福生活;再如那个年轻人,因为勤劳和田螺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自私贪婪的人最终只会一无所获,就像王玉峰夫妻就只得到了一个吐马蜂的泥人,再比如那牵了金牛的三兄弟因为各怀心思而没了金牛。不过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个叫都林的年轻人,因为我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我自己,我也是这样:一开始勤奋学习,我的“好成绩”就来找我了,可是后来我懒惰了,“好成绩”就离我远去了,好在都林最后醒悟了,又变得勤劳了,我想我也要继续勤奋努力,也让我的“好成绩”回来!

——《中国民间故事精选》P1-62


陈子垚:

读完这本书的第一章后,我忐忑不安望着阳台水池里的水,接着又望向厨房,看着那正喷着香气的锅,联想到了水蒸气爆炸的景象:房屋的一角崩塌了,滚烫的铁片四处飞来飞去……想到这我不敢怠慢,连忙去把水池里的水放掉,又忙去把厨房的火调小了一些。

冰是一种固体又滑又硬,可以在上面滑。在阅读中,我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在石板地上铺上水,能不能用冰刀在上面滑?后来,我明白了是不能的。

——《十万个为什么》P1-13


高憬昀:

葵花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爱,随着父亲在农村劳动,身边都是大人也没有小伙伴的陪伴。后来,很不幸葵花又失去了父亲。我有一个问题,文中当葵花得知自己会被收养,她为什么会对自己说:“葵花不哭。”呢
  后来,我明白了当时她的心里一定很害怕、很难过,又不想让大家为她担心。她想表现出那种坚强和勇敢,默默给自己加油。我很心疼她、同情她。我也庆幸葵花是幸运的,因为有善良的青铜一家收养了她。

——《青铜葵花》P1-60


崔锴:

记得从我开始懂事的时候,奶奶就一直教育我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今天我读完了这本书,更加体会到了奶奶对我的教导,也明白了爱心为什么会这样的伟大?生命又是多么的美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直到这次奶奶的离开,我是更深深感受到了生命是多么可贵!

——《乌丢丢的奇遇》P158-180


王楚涵:  

  我读了《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主要讲的是一只狐狸想吃一个葡萄藤上的葡萄,可是我有一个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为什么狐狸还没吃到就说葡萄酸?哦!那是因为狐狸想吃但又摘不到,所以就抚慰说葡萄还没有成熟,肯定很酸。

  我们不要学狐狸那样。

  ——《伊索寓言》P1-45  


朱君仪

  今天我读了第七章节,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主人公陈阵和杨克一起去掏狼崽被阿爸训斥,我有点疑惑,为什么他们去掏狼崽父亲却会责骂他们呢?原来阿爸知道陈阵他们用二踢脚(指一种鞭炮)炸狼窝,触犯了蒙古规矩,在蒙古二踢脚是不可以出现的。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纪律不可以为所欲为。

——《小狼小狼》P36-45


姚翌阳:

读到第29章时,我冒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格琳霓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各种东西,最后却都要再变呢?

文中已经给了我们几个词“自然规律”,“井然有序”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打破规律,否则就会像格琳霓一样遭到惩罚!

——《中外民间故事精选》P51-100


冯诗妍:

读了《草房子》白雀这一篇章,一个问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蒋老师明明知道白雀不会回来,可还是坚持每天在河岸上吹笛子?后来我知道了,因为蒋老师坚信,只要他不放弃,白雀总会过来的。可是白雀始终还是没有来。蒋老师因为白雀这一举动变得颓废,整日无精打采很爱睡觉,作业也不批改!有一天终于他联系到了白雀,这也让蒋老师有了一点好转,让我很是感动。

—— 《草房子》P66-101


顾晨琪:

在结尾中,失去妹妹的青铜很痛苦,在芦苇荡的尽头,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了一声:葵——花!泪水泉涌而出,喊声震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读到这里,我心中充满了惊奇,疑惑不已,哑巴青铜怎么会说话了?

经过一番思考,我终于明白了。青铜最后能够说话,是因为他和葵花感情很好,而且他当时太伤心、难过,所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喊出了声 。

——《青铜葵花》P186-242


何烨青:   

今天我开始读《神笔马良》这本书,书的开头讲了马良是一位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他无父无母全靠村里的人接济过活,虽然马良很穷困但是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学画画,想要一支笔!但是我好奇了,为什么他会想要学画画,想要一支笔。

我接着往下看,他为了想要支笔去跟神像借,可惜笔是泥做的他去跟富人家画师求笔想跟画师学画画,结果被赶了出来,还被泼了一脸墨,最后只能省吃俭用花了两年才筹够买笔钱,结果笔庄老板故意提高价格就是不想卖给他。原来那些有富人就是不想穷人跟他们,一样舞文弄墨,认为穷人的手就该去扶犁拿锄,捏泥挖土,拿了笔就是有辱斯文。真是气死我了。还好马良更加努力用树枝在河边画,用炭在墙上画,画越来越好,直到画的鱼骗了鹰,画的狼吓到羊。

最后他在梦里遇到了神仙老爷爷,神仙老爷爷送一支神笔给他,让他帮穷人们画画。马良醒来原来梦里是真的,真的有神仙爷爷,真的送了他一支笔。看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马良想要一支笔,想要学画画,是为了给没有笔的穷人画画。想到现在我们的学习环境,我们真要努力学习。

——《神笔马良》P1-35


王心悦:

我准备读书时,突然发现,这篇文章的故事叫善听谏言的成吉思汗。善听谏言是什么意思呢?于是我翻开书继续读下去。

后来我读完了故事。原来是金朝某城被蒙古军攻下后,成吉思汗命令把除了会手艺的人外,把其余的百姓全部杀掉。石抹明安却提出不杀百姓的意见,而是宽恕他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也许将来百姓会自发起来响应大汗,反抗金军的场面,于是,成吉思汗意识到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这时我明白了善听谏言的意思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以改变自己错误的做法。

——《中外名人故事》P63-100


王大鹏

“世界上真的有妖怪吗”“就算有妖怪那妖怪就一定是坏的吗”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是个谜。直到我读了白娘子的故事,答案也显而易见了。故事的主人公白娘子是一个心地善良,从不和人作对的蛇精,经过了千年的修行,幻化成人形。

因缘巧合她和忠厚老实的许仙结为了夫妻,共同经营着药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白娘子医术高明,又热心帮助穷人,药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从故事中我突然明白了,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轻易下结论,尤其是在没有搞清楚状况时,更不能以偏概全,混淆是非。

——《中外民间故事精选》P1-30


杨文慧 :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陈淼淼,是一部奇幻小说,我百看不厌。

打开书,先看目录,我心里很疑惑,陈淼淼的爸爸为什么要跟妈妈离婚又怎么知道陈淼淼的妈妈是精灵呢后来,我知道了,这都是陈淼淼的爸爸每晚要喝一点黄酒,而妈妈每天晚上要喝可乐,而陈淼淼却不小心把爸爸和妈妈的杯子搞错了,等她反应过来,妈妈的杯子已经倒上一点黄酒。但因为阵淼淼喜欢看的《成长的烦恼》就要开始了,所以没有在意,然而,妈妈喝了可乐以后,脸色苍白,她的身体在爸爸的胳膊里挂下来,像一块最轻的绸子。

因此,陈淼淼的爸爸告诉了他的妈妈是精灵这个事实,然后对自己说:这么早告诉你这个秘密干什么呢

——《我的妈妈是精灵》P1-75


徐菥霖:

读完了这本书,我有一个问题,书的末尾说:“然后他就永远消失在这个看不见的世界里,这个连写故事的人都不知道的地方。”,作者是不是因为偷懒才写出来的呢?哦!原来不是的,作者应该是留有空间,让读者们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

——《绿拇指男孩》P62-141


赵友潼: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女巫》,一开始我看到这个题目,我疑惑极了,我的心中想,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女巫呢?我从来都没见过,可是在这个书里,第二篇我的姥姥,就写了主人公在八岁的时候遇上了两次女巫,在书中得知女巫大多数都存在英国,我还有一个问题是,主人公是怎么发现女巫的?女巫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文中第三篇就说了,女巫和正常人不一样,比如说:女巫总是戴着手套,就连夏天也不会摘掉,还有没有手指甲和脚趾甲,只有弯爪子,而且呢,女巫没有头发,还有女巫的鼻孔比平常人的大,嗅觉也更灵敏。今天我读了这本书,我对女巫的外表习性都更加了解了。                                  ——《女巫》P1-45   


李若熙:

  纸月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她的父亲不知所踪,是由外婆带大的。

从转到桑桑的班级到后来六年级下学期纸月的外婆去世,桑桑对纸月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愫,也一看见纸月就害羞。纸月和慧思和尚去了他的故乡。跟着慧思和尚还俗了。

问题:纸月和慧思和尚是什么关系?

回答:他们虽然非亲非故,但是他们肯定把彼此当成了亲人。

——《草房子》P32-291


徐子睿:

读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了宝葫芦为什么永远不会被消灭。因为它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王葆在梦中得到的一个神奇的宝贝。通过这本书我也知道了不付出努力是不可能拥有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以后我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宝葫芦的秘密》P70-223


赵梓丹

一个叫陈淼淼的小女孩,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的可乐杯加上了一点黄酒,她本以为没什么事,可不料妈妈喝了这杯可乐竟然变成了一个蓝色的精灵!

读到这里,我想:为什么只是喝了一点黄酒妈妈就变成了一只精灵呢?我带着疑问继续读了下去。当陈淼淼在客厅待着时,爸爸走了过来,后来听了爸爸的话才知道,原来她的妈妈是一只精灵,这种精灵非常怕酒精, 连一点酒都不能喝,陈淼淼害怕极了。可爸爸说这种精灵不伤人,也不吃人时松了一口气,可是爸爸每天都不和妈妈睡在一起,让她感觉很奇怪,原来爸爸怕妈妈。等爸爸睡着后,妈妈醒来了,她带着陈淼淼一起在天花板上飞,还偷偷亲了爸爸。就当妈妈给陈淼淼自己的事情时,爸爸来了,他说要和妈妈离婚,读到这里,我又感觉很惊奇,爸爸应该很爱妈妈,只是他们不是同一个物种,但是总不可能闹到离婚的地步吧

从这些,我明白了,尽管有两个人很相爱,可是他们不是一个物种,怎么能在一起呢?

——《我的妈妈是精灵》P1-31


吴浩南:

世界上真的有蛇精吗?有人见过吗?

从此至今,好像从来都没有人见过蛇精吧!那为什么作者在书中写道蛇精呢?难道是虚构的或者是想象出来的?又或者是不存在的?我觉得蛇精应该是没有。

蛇精有可能有,只不过我们没见过,但是也有可能没。

——中外民间故事精选P1-46


张宇杰

  我从“肖晓一边匆匆忙忙地刷牙洗脸,一边使劲责备自己:不好了不好了,耽误了我今天升国旗。”就觉得肖晓是一个为了升国旗做准备,是一个要好的人,但为什么说耽误了今天升国旗呢?但是我看到了后面觉得,肖晓是因为三、四、五年级时,老师决定他是升旗手,结果都没有他。我体会到了肖晓是一个坚持的人。  

   ——《今天我是升旗手》P1-60


张梓萱:

大家好,我是王葆,一次意外,我认识了宝葫芦,并发现它能实现我的愿望,我想要气球,钱,水果,玩具……它都能给我变出来,后来我发现宝葫芦能听到我的心声,我不明白它怎么能听见的,渐渐我懂了,宝葫芦早就把我认成它主人了,达成了心有灵犀,所以它才能听见我的心声!

——《宝葫芦的秘密》P1-34


潘老师:

    5章是《开始上课》,读之前我就想:专家视野里的上课和我平常理解的上课有什么区别?上课的奥秘在哪里呢?读完后,我若有所悟,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作者认为上好课有几个基本前提:理想的学习环境、师生话语的比例、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这本书非常重视课堂氛围,其积极因素包括:教师能够熟练地减少对每位学生学习流程的中断,能够做到把握全局,或者能够识别出潜在的行为或学习问题,并快速采取措施予以解决。”P78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师生关系就必须和谐,彼此关心、信任、合作与尊重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强调教师和学生要清楚每堂课的目的,要具有挑战性,课堂是容忍错误且欢迎错误的地方。我们可能更多时候关注的是教学的进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在公开课上尤为明显——如果课堂上学生出错,那就打乱了教学计划,教师就有些紧张。殊不知磕磕绊绊、不流畅乃是课堂的真实状态。日本佐藤学教授提倡润泽的教室,安全感是第一位的。所以,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第二点是师生话语的比例。作者认为教师要减少讲授的比例,增加倾听的比例。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倾听。的确是这样,教师讲太多了,而且提的问题也太多。作者认为课堂更多地要以学生提问为主导,而不是以教师提问为主导。下学期的语文课,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筛选,区分出真正好的问题,要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还要加强课堂的即时反馈。

  第三点是同伴和社会性支持,就是开展合作学习。让学校、班级成为有归属感的地方,一个更好的地方。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教师或他人的教师,这样他们就能学到更多东西。

    另外,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也很有意思:教师将自己的基本角色定位成学习的评价者和活性剂。这也是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角度来定义的。

——《可见的学习》P78-103


【家长组】


高憬昀妈妈:

  书中提到作为父母,我们在知道“怎样做”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对待孩子的方式不是简单的批评和奖励,应当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地配合。作为家长我也要做好自身的榜样作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改变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正面管教》P23-43


崔锴妈妈:

  怎样与孩子沟通呢?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解决?读了这二章我明白了,当孩子遇到沮丧伤心的事情时,我先要帮孩子承认并接受他的一切。让他感到安慰,感受到我对他的重视,对他的关心,可能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接受我对他的教育,才会主动地把手给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P25-103


徐子睿妈妈:

  今天阅读的是第三章【养育是复杂体系】顾名思义——养育孩子不是别人怎么做,我照做就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感受,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而典型复杂体系就好似生活在南美洲亚马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因为从蝴蝶的翅膀到龙卷风,这中间所传递的因果关系不可追溯,你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

  同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从判断孩子受哪件事、哪个画面、哪句话、哪一段旅行、哪一种体验的影响,刷新了他的价值观。无法追溯,也难以验证。

  所以我们应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和生命感受。用充满好奇的态度去养育孩子,不断地给孩子注入原始动力。无条件地爱孩子,就算孩子犯了再大的错,家都是孩子最后的港湾。

  ——《陪孩子终身成长》P49-63


整理、校对:刘丽





湖畔炊烟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