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菠萝”老师

文摘   2024-09-23 18:29   广东  
如关注请点击上右“老聂说教”


文:刘品萱  聂传安



我们班设有非物质奖励,内容多样,其中就有一条是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片更换老师的微信头像一星期。我的头像被更换过两次,而副班主任陈老师自然也没那么好运,她的头像被一个获奖学生换成了一个菠萝。


早就听说她的外号叫“菠萝”,但也只有通过12班刘品萱的征文作文,我才知道这个外号的来历。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品萱的文章《我们的“菠萝”老师》。
“菠萝”的外号是这样来的。(非常必要的交代)

在一次英语小测时,由于英语老师有事,播放英语听力的任务交给了虽教道法却是我们的副班主任的年轻美丽的陈老师——那时她还不是“菠萝”。她在教室电脑的大屏幕登录了她的微信,把听力链接发到了“文件传输助手”里。只是那个“文件传输助手”的全称为:爱菠萝的小丸子的文件传输助手。(“菠萝”二字出现)

那行字一出,刚被她训得不敢出声的教室马上沸腾了。那几个字就像传染笑声的魔咒,笑翻了我们,也气笑了陈老师。之后,陈老师几次更改微信昵称,但每个名称都带有菠萝元素,后来更是改成了一个菠萝表情包。我们也戏称她为“菠萝”了。(原来陈老师万变不离“菠萝”)
但是,对于这位脸上还有青春痘的年轻老师,我们班同学对她的统一评价是:凶。(如此干脆的一个字,比聂老师的评价简洁有力)

“菠萝”总对我们发火。大到违反纪律,小到桌子没摆齐,都要大训我们一顿。其实,她只是太完美主义了。自己能做到的事,就要求别人也要做到;一旦别人做不到,她就会觉得为什么这么简单你们会做不到?因此就对我们生气。说到底她也是为我们好,只是这方法不太适用像我们班这样的“叛逆愤青”了。毕竟总被批评,谁都不会舒服的。可怜的菠萝越想帮助我们,越容易因为我们达不到她的要求而愤怒,我们就越抵触她。一片苦心啊!(一片苦心,一片抵触。大有相互伤害之嫌)

虽然“菠萝”总是对我们大发雷霆,但她也如同大姐姐一样与我们打成一片。她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和我们没有代沟,再加上道法这一科本就与时事政治密不可分,她的思想也很“潮”,对网络热词也颇为热衷,经常在课上添加了一些很火的梗。比如最近很高人气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就几次被她放在课件的第一页,还“采访”了班上一位玩了游戏的同学,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最“潮”老师。此外“菠萝”还会使用班上同学的外号称呼同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大家走神时也能继续专心上课。没人知道她是怎么知道我们的外号的,这也是她关心我们的体现啊。(两个特点:“潮”与“亲”,自然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最让我对她十分感激的是她开导我的一次。那时腿伤,体育课也只能在教室自习,情绪也处于低谷。她就坐在我对面,和我聊了十分钟。具体说了什么我也没记住,我只是用学到的些十分基础的心理学微表情解读她的情绪:舒眉的宽慰,微微点头的认可,短暂向右上方看的思考。而当问及我的梦想,问及我的心理学学习有何进展,我也十分诚实地告诉她我一直在解读她的表情——这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她十分吃惊,调侃道:“那我可要小心点了,都快给你看透了!”这当然是夸张,我仅是学了些皮毛而已。但此刻,我看到了心理学无法破译的情绪:那是伴着笑在眼中闪耀的骄傲。她支持我的梦想,为我有所小成而喜悦。这虽是一个普通老师对普通学生的普通情感,却又如此的让人铭记于心,让人动容。(这是老师与自己的“专有”故事,写得很细,深入心里,所以特别感人。品萱没事时在自学心理学,显示出与一般学生不同的志趣)

菠萝外表有尖刺,看上去极不友好,果肉却十分香甜。而我们可爱的“菠萝”老师,外表凶巴巴的,总是批评我们,内心却温柔善良,会为我们着急,为我们激动。也许,这才是我们心中“严师”的样子。但无论如何,她都只是在尽她的职责教导学生,帮助学生。这就是对一个老师最高的评价。(最高的评价,也许就是最简单的评价:尽责。我相信,只要能做到这两个字,都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这一段中,人与物巧妙地类比,写出了陈老师的特点)

爱你,我们的“菠萝”老师!(篇末点题,充满感情)
征文“我身边的老师”,品萱毫不犹豫地写了自己的“菠萝”老师,写出了陈老师外号的来历,写出了陈老师的“凶”,写出陈老师的“潮”与“亲”,更写出了陈老师的细致入微的关心。最后以“菠萝”与陈老师相比,外形虽“极不友好”,但内心却“香甜”“善良”,让人物与外号完美地结合。

品萱文笔很细致,情感很细腻,娓娓的言语里,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让人动容。

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共同创造出美好的教育世界。



老聂说教
不迎合他人,不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