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值得家长与老师看的“重磅”日记
文摘
2024-10-11 09:34
中国
某一天,有人在我公众号里留言:“老聂是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日记作业吗?”初一见,吓一跳:日记,不是每天都要写的吗?于是我戏回道:“不是每天,是每年。”不久就有一个学生回复道:“日记不是作业。”过一会儿,这孩子似乎意犹未尽,又针对我的回复说:“不是每年,是永远。”对,在不少孩子心中,日记已经不是作业,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生的一部分。国庆七天假期,我们的作业就是背诵《前赤壁赋》和七篇日记。让我们来看看,12班的张童心同学是如何完成10月4日(周五)这一天日记的。我为它呕心沥血,“拔笔从戎”,为它耗尽半生时间,它却有着狗血标配的白月光和朱砂痣!如果不懂一点网络语,如果不读一点课外书,我们还真读不懂这孩子的文字。“狗血”一般指故事情节极其离奇、荒诞、不合理;“白月光”与“朱砂痣”都出自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前者指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后者指得不到而忘不掉的东西。我们不去理会童心对数学求而不得的夸张。因为那天日记的重头戏,在下面。刷视频,看到了一句违反价值观但好像挺合理的话:珍惜你的不良嗜好,因为它可能是你活下去的唯一动力。(“珍惜你的不良嗜好”,好新颖的观点)其实嘛,我觉得只要这嗜好伤害不大,这句话就挺合理的。毕竟我自己就是这样,爱吃,爱喝,爱上网,爱嗑Cp。(嗑cp,网络词语,指对自己喜欢的屏幕情侣或小说情侣表示支持的意思)完全没有不良嗜好的,不是机器人就是修无情道的。(查度娘,我才知道“修无情道”是指修炼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达到了超越人性、对一切事物毫不留情)但这嗜好也不能过于不良就是了。(界定“不良”的内涵,非常有必要)我个人呢,因为小时候被完全禁止上网,因此产生了一点心理问题:报复性地上网,逮住机会就上网,又好像不为了自己上网。九岁前,我游戏没玩过,游戏解说父母也不让看,只能看电视直播。九岁后,刚好是网课时期,我就疯了一样玩手机,但又不喜欢看新闻,只沉浸在自己的喜好里。(“报复性地”、“疯了一样”、“沉浸在”,都是压制之后的必然反应)之后,我好像一下子开窍了不少,共计破译了多少次手机密码、电脑密码也记不清了,普通玩意被我整出花来的也不少。那时我太小,小到不知道可以“偷偷玩”。记得小学六年,上学路上不同颜色的瓷砖、地砖、地缝、凹凸不平的路,都能被我玩成双人闯关跑地图。哪个砖代表什么机制,左脚代表玩家B,右脚玩家A,就边走边算分,把心算练了一下。那时候普通人人眼中普通的路,在我眼中就是唯一像游戏的东西。现在走那几条路,我还是改不掉下意识地踩“机制”中利于“胜利”的地砖。(聪慧,自得其得)家里没什么漫画书、笑话书,我就把四大名著(儿童版)、《史记》、《三十六计》之类的历史书、名著当故事看。我现在还记得罗尔德、达尔的全套书合集。那些故事我现在再看,看懂了不少儿时不懂的词语、句子,也算圆憾了了。(名著,不同阶段看,就有不同的收获)甚至,我还手画过不少游戏,原型是我偷偷看的游戏解说。我那时还自我安慰说,羡慕什么,博主充几百万块进去,我分文不花就有着更甚的效果,气死他们。那时我不懂“万”以上的数字怎么读,只知道“9”是个位里最大的,位数越多教字越大,于是“游戏账户”里的“财产数额”都是一坨“9”。(充满趣味)一直到现在,我看见手机都没办法立刻移开眼,看见比我小的人都有手机时都嫉妒。我的爸妈所做的“手机隔离”,不仅完全没有效果,我还比一般人更偏执、应激。这也是个笑话吧。(从某个角度看,父母的“隔离”失败了)之前,我回收着邻里、家人的废旧手机,看着无法开机的“铁板”,我擦饰、收藏,像供神仙一样摆在衣柜的最深处。那时,我好像真的有六七部手机供我使用。有一次把一部还算完好的手机整好了,本来我欣喜若狂,但很快我所有的收藏都上交了。我没法说“我有手机了”。(这段描写,把对手机的珍爱写得非常传神)所有对电子产品的认识,都是我摸索出来的。比如,插电话卡,电话卡可以让手机上网。(这真是“要我学”不如“我要学”。强大的内驱力,让孩子可以创造无数可能)我用过四部手机。其中两部是妈妈用了五年的,一部是爸爸用了五年的,最后一部是偷偷买的。我用过学习平板刷“快手”,直播电视追番,电话手表玩学习游戏。它们的下场是被锁在妈妈单位的箱子里。因为就算放家里藏好或是用钥匙锁住,我总能找出来或撬开。其中偷偷买的手机最惨,被摔碎,泡水,然后丢弃。它们的寿命不超过四个月。(“追番”指追某部正在连载、固定时间更新的动漫。想想一个小女生“总能找出来或撬开”父母藏的东西或锁的东西,我们都会大为惊异)说来荒谬,我似乎对网络瘾深,但在得不到时不会有任何痛苦。昨天上网十小时,今天被没收,我都没有任何戒断反应。这使得我与网瘾有了明显的不同,因此我不会认为自己有网瘾。(有则玩,没有则不想。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童心与许多沉迷于网络的孩子的不同)我的学习和上网似乎并不冲突。我拼命学习,努力压缩时间并达到更佳效果,然后把省下的时间来上网。所以我成绩并不算差。(先做要做的,再做想做的。鱼和熊掌居然能兼得,了不起)但我努力的原因却有些可笑:上好大学,考研,读博,找一个很好很好的工作,赚够钱,出去租房(有能力就买房),买很多手机,开“不断网套餐”,打游戏不用掉线,刷视频不用静音。白天上班,晚上光明正大,开着灯,吃着零食,和朋友一起开黑、聊天,窝沙发上傻笑。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生活。甚至我努力想学好的原因简化一下,就是能光明正大的玩手机,在景区拍照。(目标多简单,动力多巨大!若干年后也许童心再读此段会笑,但此时,就是如此真切)如果手机拟人化,那么我的表现就是个病娇、想像着得到的变态。挺好笑的,痛恨网络的父亲养出一个把上网当动力的人,是最好笑的笑话。(老爸一脸懵地盯着女儿,许久说不出话来)我几乎没和人说过我的“网史”,所以也没有人来安慰我。在看到一位网友评论的内容后,我有点想笑,但笑不出来:不要禁止他们玩手机,因为他们只会产生逆反心理,报复性地上网。但家长会因为这种现象而更严厉,最后恶性循环。(“不要禁止”,不要完全堵住,否则适得其反)说得很好,但太迟了。我确信我这种人不会是孤军,但父母不会看到。因为我的爸妈只知道我爱吃什么菜,却不知道我有多怕黑。(父母对孩子的了解需要由生活表层到内心深处)我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他们不会知道。所以我在夜光下上网时,会嘲讽地笑:看,你们整天说网不好,可你们防得住吗?你们知道这样做会培养出一个清醒的“报复上网者”吗?(其实很多家长也会纠结于如何把握孩子上网的度)在某些节点,学校的电脑课就是我全部的上网时间。(所以,一周一节,倍加珍惜)我麻木了。这么说很矫情,但是真的。朋友说我钝感力强成平角,其实不是幸运,而是不幸。因为不可能有天生不难过的人。钝感力强是磨出来的,短时间内无法练成。从无数次悲痛欲绝,到平淡,再到认识到难过根本没用了,到笑,那是流水把尖石磨成鹅卵石的过程。(由“悲痛欲绝”到“笑”,似乎钝感力就形成了,但这是童心心中的“不幸”)别人对事情的平谈,可能只是因为他见过太多、压抑太多了,慢慢习惯成自然。换句话说,他没哭,只是因为以前把泪哭干了,再也流不出来了。所以对于渔父、苏轼一类人,我是心疼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有人去“心疼”旷达的渔父与苏轼,心中一紧,眼前一亮)所以追求理性不难,就算你是文科生,就是时间久而已。(可能需要时间与经历的结合)上次朗诵比赛,两位朋友说这次绝对拿特等奖。我受不了这么浮夸的说法,回答道:“其实我们相较于其他班,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唯一的特点是量大。但作为一个观众,它很枯燥。二等奖还差不多。”她们当场说我不要灌输负面思想,但是结果我猜对了。“锐角”朋友崩溃了,“直角”朋友也有点难难过。所以,悲观但不悲伤,是我的准则。(“平角”童心难得的理性)老师总说要“钝感力强”,但似乎没考虑过,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多难受。年纪过了“知天命”会平心静气,但少年郎义气、热血,也很敏感脆弱。能始终做不到的,其实是幸运不是吗?这说明生活幸福,无须多么难受。越早做到的,就越是遗憾。这个东西,是好东西,但代价很重。(在童心,看淡许多东西时,其实已经失去很多东西,所以是“遗憾”)那是我喜爱的作家笔下的人生哲理,是一个配角的口头禅,也是我的个性签名。(特别欣赏童心的“自我”意识。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被我们的教育都磨掉棱角,成为流水线上的工具)童心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而形成的文章会给父母和教育者带来许多思考,让我们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何尊重他们的选择与个性而有了更多的思考。一天的日记,写得如此之长,内容如此之深,实在难得。看童心上面文章,可能以为这孩子大有“不苟言笑”、“少年老成”的味道。其实不然,我们再看看她第二天的一段:作文上公众号了。(指10月5号推出的《求夸的老师》)我吓一跳:咦,这不是我的口嗨之作吗?仔细一看:老聂你凭什么不发群里?不公平,刘品萱的同主题作文都上群了!再一看:好耶,就算没宣传,我的赞也比她的多!老师没把她的文章发到家长群,生气;看到点赞数比同桌多,开心!为了让童心的“且行且看”的心得到更大的满足,列位看官读完此文后,别忘了在下面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