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黑龙江。佳木斯某体育场馆屋顶坍塌,『死伤者均为初中生』。
我有一个看似甚至有点搞笑却十分认真脸的建议:至少在黑龙江,你如果喜欢体育活动,强烈建议你玩户外玩,不要去体育馆,至少在一切调查排查清楚、尘埃落定之前,在黑龙江省,别去体育馆。
因为概率或许依然小,一旦发生则万劫不复。你和你家人无法承受,尤其是孩子。
最重要的是,概率虽小,但却没有小到滑稽的地步、不是杞人忧天的搞笑。拿这个和『出门走路也可能会被车撞死所以你难道不出门了吗?』去对比的无一不是在羞辱畜生的物种。
道理很简单,同一个黑龙江、这么短的间隔内,两处体育馆以同样方式出事,这在频率分布上绝对不正常。用基本常识思考一下,我相信会明白。这背后有多少隐患,究竟谁在承建,谁在批准,谁在监管,有何勾连。这些东西如果不挖,没有明确的结果,那我个人是觉得,你还去体育馆的话,你自己需要有个心理准备。
昨天半夜里看到报道『全力冒雪营救』的中间两字令我作呕。是否还应该感谢+送锦旗?我记得上次齐齐哈尔也在字里行间加过戏。底层逻辑很简单:此时究竟应该是何方视角为主?被困者及其家属,还是当局?没有人让你们写大雪中被困者是有多寒冷和绝望真的已经够体贴了,因此我想说:这样的加戏消停一些,让大家感觉到智商被尊重的温暖,可以吗?不是说官方天然不允许用冒雪营救四个字。假如3名年轻人私自攀爬封锁雪山遇困,这个时候冒雪营救四个字合情合理、令人感动:为了几个蠢货动用公共资源冒险拼命营救。但现在完全不是,10000%在责难逃、理应拯救,还写出这样的东西,我真不知道平时是要傲慢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到。这样的傲慢,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会让我作为一个普通citizen,情感上很难接受、本能上倾向怀疑。
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持续关注、大声关注、理直气壮地关注。你要明白,你的用力关注有可能会让黑龙江再发生第三次的可能性归零,是真正的利国利民胜造七级浮屠,不开半个字的玩笑。
②不要再习惯性体贴了。习惯性体贴的习惯一定要改变,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你在乎的人,你的社区乃至社会。什么叫做习惯性体贴?看到坍塌时正在下雪,就想到会不会是雪下太大了——这样的念头火星子只要稍微闪一下,我恐怕你已经体贴得双膝着地粘连不离,脊椎疏松到轻推一下你就粉碎性骨折了。要有点基本常识和良知:黑龙江不是泰国,年年都会大雪,黑龙江建筑和泰国不可能一样,不仅需要考虑雪季更承重,而且还需要相当冗余以应对罕见暴雪,比如几年一次甚至几十年一次、上百年一次的豪雪。
我猜,这才是基本正常的认知方式。假如雪稍微大一些,屋顶就塌得可以理直气壮,那我觉得这个话题也不用再争了,别说不要再让孩子去体育馆运动了,甚至我觉得你还不考虑离开黑龙江,我都怀疑你到底在想什么了。
2021年7月,郑州特大暴雨,那件事情里的确存在极短时间内极端不正常的雨量这一背景、实在过于罕见。你说那次人灾背后有天灾成分,我赞同,我认为天灾人祸互相不应该模糊、混淆,一码事归一码事。但这次的塌方,你还能第一时间想到下雪的话,我个人觉得你真的何必要这样作贱自己?——下了多牛逼的雪了?几千年一遇了?塌方之前怎么没听说?这样的暴雪还不让孩子居家避险么?都是成年人了,这种基本常识还要去反复说的话,真的是非常complete egg了。
③如何思考、建立认知?——上一次在齐齐哈尔,就已经不那么自然——屋顶工人乱堆东西的确是主因毫无疑问,但真的覆盖了100%吗?这一点我至今还在期待一个像样的清晰解释,而不是笼统说屋顶堆积珍珠岩一旦全部吸水总重量将达到175吨j就结束了,因为我不知道究竟冗余做到了什么地步。试想,假如那次恰好没有堆东西,而是一直拖到昨天那样下雪了,会如何?或者说,就算没有珍珠岩,齐齐哈尔就不会偶尔下一场创纪录的暴雪,并且沉重地覆盖在那坐体育馆上吗?我的要点是:关于承重冗余,我作为citizen有点不太明白、感觉没有得到确切清晰的解释,这是从上次就留下的悬念。结果上次,总之最后就宣布完全不是豆腐渣工程的问题,OVER。
可问题就在这里:仅仅三个月之后,同样在黑龙江再度发生同样性质同样严重的事故,你们觉得说得过去吗?我不知道到底怎么了,我也当然不敢瞎说,但我总应该有合理疑问的资格吧?或者我反过来什么思考一下:假如这次楼顶不是下雪而是也堆放了珍珠岩,结果下雨了、塌方了,你说应该如何定性?有没有建筑本身承重冗余问题?或者假如一半是珍珠岩,一半是下雪呢?又会如何看、如何解释?
我不想再多说下去,但我相信大家脑子都很清楚、能自己看懂、能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