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关注我
解读《资治通鉴》合集在文末领取
《资治通鉴》第七十七卷 魏纪九
曹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戊寅,公元258年)
【原文】
钦子鸯、虎将兵在小城中,闻钦死,勒兵赴之,众不为用,遂单走逾城出,自归于司马昭。军吏请诛之,昭曰:“钦之罪不容诛,其子固应就戮;然鸯、虎以穷归命,且城未拔,杀之是坚其心也。”乃赦鸯、虎,使将数百骑巡城,呼曰:“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又表鸯、虎皆为将军,赐爵关内侯。
【译文】
译文,略
【解析】
先说背景。
淮南三叛,第一叛是王凌,由司马懿搞定,第二叛是毌丘俭、文钦由司马师搞定,第三叛是诸葛诞,由司马昭搞定。
上面材料就是淮南第三叛,也是最后一次,和之前两次相比,这次孙吴正式下场。
孙吴新任执政孙綝借淮南第三叛发兵干预,期望对外战争胜利为其奠定威望,派出文钦、朱异支援,并亲自抵达前线督战。
实际作战中,除了文钦等人进入诸葛诞所在寿春完成两军汇合外,朱异部与曹魏军多次交战失利撤退,无法完成对寿春解围,孙綝被迫带领其他孙吴部队撤退。
自此寿春成为孤城,而进入寿春内的文钦等人成为孙綝的弃子。
文钦本来就是从曹魏叛逃到孙吴的,而寿春城内的诸葛诞与他之前又有矛盾,虽然两人有共同抵御曹魏进攻的需求,但矛盾也在此时爆发。
在被司马昭围城日久后,诸葛诞动手杀了文钦,于是就有了上面材料。
文钦的儿子,文鸳、文虎只身逃走投降司马昭。
如果你是司马昭你怎么处理文鸳、文虎两人?
要知道,在淮南第二叛的时候,文鸳率部夜袭司马师,把他眼睛都瞎爆了,为后续司马师病逝埋下伏笔。
文鸳、文虎之父文钦是曹魏叛将,现在又带着敌国来进攻曹魏。
司马昭的做法很简单,赦免文鸳、文虎两人,并且封侯。
赦免降将这个操作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但也有会杀的,重点不是看做了什么,而是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以司马昭来说,他赦免并且优待文鸳、文虎,理由考量有这么三重。
先说军事上的攻心。
且城未拔,杀之是坚其心也。
彼时寿春未被攻下,文鸳、文虎两人的身份有两重。
一个是原本的曹魏叛将,寿春城中有部分是早先跟文钦的人,同样也是如此。
另一个是孙吴将领或者说新的孙吴降将,是文钦从曹魏叛逃到孙吴,再从孙吴带来支援诸葛诞的。
将两人杀了倒是简单,但具有这两重身份的人只会觉得,投降没好下场,不如坚守等待援军,反而不利于司马昭迅速解决战斗。
乃赦鸯、虎,使将数百骑巡城,呼曰:“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
通过赦免文鸳、文虎并优待,以此树立典型榜样,表示脸文鸳、文虎这样的都没事了,其他人更没事了,以瓦解寿春内的抵抗意志。
俗话说兔子逼急了还要咬人,人要逼急了就什么都不顾,死也得拖一个做垫背。
但如果能有一线生机,谁还愿意死磕?
兵法云,围三缺一,就是如此。
再说还记不记得之提到的文鸳夜袭司马师,文鸳是有两把刷子,水平在线。
他投降司马昭的时候,是和他兄弟文虎只身投降,意味着啥玩意都没有。
如此两人对司马昭来说一没有威胁性,二又有极大的利用价值,三因为其过往叛乱的黑历史意味着他以后无法融入其他人的圈子,想要荣华富贵必须依赖司马昭,做他的打手马仔。
说白了,把文鸳用起来、扶起来,就是一把只听命于司马昭的好刀。
如果说之前司马师和诸葛恪对线是曹魏、孙吴新任领导的对决。
那么此时淮南三叛同样也是曹魏新领导司马昭和孙吴新领导孙綝的对决。
彼此其次都是存了通过胜仗来夯实自身基础。
不过司马昭的情况相对复杂一点。
司马家掌权曹魏到他已经有两代三人了,这种模式已经差不多走到头了,不改头换面大家都尴尬。
淮南如此三叛,很大程度和司马家在淮南或者说曹魏的东部战线没有深耕的基础有关,对他们来说属于是权力影响的真空地带。
而司马懿工作过的关中、荆州、幽州一点问题都没有。
司马昭必须要收淮南方面的人心,不然没完没了让人头大。
淮南三叛乱再一方面的深层内核更是曹魏政权内部对司马家掌权的不满集中爆发的结果,或者说是对曹魏皇室支持者的体现。
三叛打掉意味着瓦解曹魏皇室支持者的外部力量。
难的不是军事的胜利,而是政治上的归心。
文钦之子文鸳、文虎的投降,以及司马昭对他们的优待,其实就是在释放积极信号,树立榜样,以此给那些心存曹魏的人一个交代或许诺。
“只要你们支持我司马家,哪怕你们以前干过什么事,我都既往不咎,而且保你们荣华富贵。”
要你是心向曹魏的人,你是不是也就妥协了,毕竟再谁手下吃饭不是吃呢?何况你也努力过,但天命如此,也就算了。
司马昭不杀文鸳、文虎,就是想通过这两人来做文章。
咱们再说一个题外话。
这文鸳对司马昭而言,也算是大恩人了,要不是他夜袭他哥司马师,恐怕也轮不到他司马昭来执掌司马家,更轮不到他儿子来做皇帝。
所以说司马昭也要好好感谢一下文鸳,“虽然你杀了我哥,我很生气,但我还是要谢谢你。”
【闲扯】
顶级的政治家是无我的。
所谓无我就是没有个人的喜好倾向,不会为情感所影响,完全就是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决策,属于被权力异化的政治生物。
从司马昭这个操作来看,就已经初窥门道了。
当然,提司马昭并不是说咱们也要去学他如此,这东西即学不了,退一步你学了也没用。
而是要看到一种思维决策背后的逻辑,即孤利不存。
如果对于是司马昭来说,文鸳、文钦的投降没有办法来带多重利益,那么他们两人是没有任何继续存在的必要,等待他们的就是伸头一刀。
只能够提供一种利益一定是不稀缺可以取代的,只有能够同时提供两种以上的利益才值得被溢价对待。
文鸳、文钦是如此,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职场里面,你只会干事,哪怕你是技术骨干,你也难上去,最后的命运就是如同《逆行人生》主角,哪怕技术厉害也是被优化的命,但加一个会做人会来事,就又不一样了。
商品里面,你只能提供使用价值,哪怕你再好用、效果再好,也属于用完即弃的那种,但加一个情绪价值或其他使用价值组合,就有又不一样。
比如,剪刀加上开瓶器和其他简易工具功能,和普通剪刀一比就不一样。
比如,华为的手机,也就那样,但加上爱国情怀,是不是苹果就不香了?
道理都一样。
社会的底层规律是价值交换,但你想交换得更好,你就得提供额外的附加价值,形成价值组合的打法,如此才能够吃到溢价!
发送关键字【1 】:资料包
发送关键字【4】:私密社群
发送关键字【3 】:咨询
发送关键字【通鉴 】:解读《资治通鉴》合集
发送关键字【职场 】:了解《职场避坑指南》
发送关键字【付费 】:查看过往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