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人处世这一招,看似别扭,但能有奇效!

文化   2024-10-09 22:05   江苏  

点击下方关注我

解读《资治通鉴》合集在文末领取

【原文】
冬,十月,戊午,琅邪王行至曲阿,有老公遮王叩头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是日,进及布塞亭。孙以琅邪王未至,欲入居宫中,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选曹郎虞汜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任,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不怿而止。汜,翻之子也。
【译文】
译文有点长,略过

【解析】
书接上回,孙吴皇帝孙亮高调表态要对权臣孙綝很不爽,后者决定先下手为强直接废其帝位,改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
孙休是孙亮的哥哥,年纪大约在23岁,只比权臣孙綝小几岁。
相比起孙亮, 孙休在孙权死后就被诸葛恪、孙峻打压,就连地方官也对起多有骚扰。
但这东西怎么说呢,人想要成长就必须经历点事,或挫折或人情冷暖,你要走不出来,那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但你要能走出来,将来不可限量。
孙休经历了,走出来了,属于他的福报也就来。
当然,这个福报并不是当皇帝,而是上面材料提到的这个半路出来这个老头。
老头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希望孙休赶紧来,意味着孙休这人得到了一些了人的认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在暗中支持他了。
如果孙休在被打压、被地方官欺负的时候表露出不好的行为,你觉得还有这老头出来?
恐怕依然是坐看你孙家内部继续狗咬狗。
孙休后面再说,咱们继续说孙綝。
在昨天和之前都多次提到的孙綝只有26岁左右。
之所以多次提年龄,就是因为权力这个东西,你想掌握它必须要有岁月的沉淀。
可能你会说了,唐太宗登基27岁,康熙16岁真正亲政。
读历史,你不能总盯着个别看,你还要看大多数人如何。
所谓做人的自知之明就是要认清自己不是天纵奇才的极少数,只是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普通人。
从大数大概率来说,太年轻掌大权,心中欲望必然放大,比如孙綝、孙峻都是如此。
上面材料孙綝确定立孙休为帝,但孙休尚未到,孙綝起了想入皇宫住的心思。
孙以琅邪王未至,欲入居宫中,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众人听闻非常惊慌。
孙綝一旦住了,就意味着要么将来他做皇帝,要么皇帝清算他,到时候朝堂继续动荡,这些摸鱼的大臣未必能独善其身。
再从人性来说,当年刘邦啥时候动了和刘邦争天下的心思?
我觉得就是张良把他拉出咸阳宫那一刻。
因为尝过了皇帝权威的味道,必然不会甘心只做一个汉中王。
同理,孙綝体验过了皇帝的乐趣,就注定回不去当一个臣子。
于是上面材料最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如果是你,你想让孙綝别住皇宫,你怎么劝他?
注意,孙綝这人脾气不好,现在又在兴头上,很难搞的。
选曹郎虞汜就把孙綝给劝住了。
虞汜是孙吴老臣虞翻的儿子,虞翻这人才学极高善于自学,同时又经常直言劝诫,虽然让孙权很不爽,但因为在理就没把他怎么滴。
这里就要提一提家学。
之前我们说家学的重点并不在于那些课本的知识,而在于长辈打拼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你觉得虞翻的家学会给儿子们讲什么?
可能有很多,但一定会说“儿啊,老爹当年劝领导特直白,让领导不高兴了,以后你们一定要注意啊。比如123,这是老爹总结的经验,一定要记住。”
所以,在虞翻之子虞汜这里极有可能学到了虞翻“劝谏术”2.0版本,比如上面材料。
要说上面材料,其实三个字就能说明白“戴高帽”。
虞汜对孙綝的劝谏,没上来就说这么做不好,而是先把孙綝捧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
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任,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
本来孙綝废立孙亮就是私心,废立皇帝本身名声极不好听,但虞汜却说孙綝废皇帝是为国,行为上有大义,总之就是把孙綝干得这事给说的非常好听。
孙綝一听顿时觉得虞汜长得又帅说话有好听,是个人才。
咱们说人的行为必然是利己,做事更多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别太在乎别人的说法。
但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做事也普遍有获得他人认可的精神需求。
一旦别人赋予了你认可,或给与了你一种极高的身份或评价,人是会主动去维护这种评价、认可,并让自己后续的行为能够符合这种行为评价。
教孩子的时候要多表扬,少批评,就是为了激发这种内心自我定位与外加评价的匹配。
虞汜话锋一转。
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
虞汜强调,现在你孙綝做的,会让大家对你的“好印象”给败坏掉,让大家认为你是出于私心,那么之前大家认为你公忠为国的心想就大大折扣了。
果然,孙綝听觉得虞汜说的在理,虽然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就退了出去。
因为有前面的铺垫,给孙綝赋予一个非常高的形象认可,再对比孙綝现在做的,就会让孙綝明显感觉到继续这样做带来的损失。
也在于孙綝小年轻,要是他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你虞汜这戴高帽还未必管用呢。

【闲扯】
虞汜这戴高帽的说法,也算给足了孙綝面子,相比较而言还算可以了。
生活中遇到难搞的人,你要讲道理没用的话,那你可以试一试戴高帽这个做法。
前提是这个人爱面子、在乎形象、对他人的看法也比较在乎,那么戴高帽这个做法是有奇效的。
要是这个人没脸没皮、无所屌谓那种,你戴高帽就不见得能起到什么用了。
但戴高帽捧的那一部分,我倒觉得可以在获得认同感上有一定效果。
人做事固然有立即的因素,但也有得到他人认可的需求。
那么你就把对方做这事的初衷、用意给拔高一个台阶,比如为大家着想、也是为公司利益。
哪怕他就是私心,但你这样说,在他心中他就觉得你是懂他的、你是和他一条战线了。
一旦这种认知感觉形成了,你再做其他的难度不也就降低了嘛。
再说了,你捧对方,哪怕对方回为过来,你不好说你什么,伸手不打笑脸嘛,花花轿子众人抬,总比拆台好吧。
有句话这样说的:上等人,人捧人,互相成就了彼此。
这人捧人,能不能相互成就我不敢确定,但我可以确定,你多多的捧别人,别人能不能成未必,但你能成是大概率。

最后,推荐一个非常棒的深度历史类公众号,我也有经常看哦↓
——END——

发送关键字【1 】资料包

发送关键字【4】:私密社群

发送关键字【3 】:咨询

发送关键字【通鉴 】解读《资治通鉴》合集

发送关键字【职场 】了解《职场避坑指南》

发送关键字【付费 】查看过往付费内容


知人心、懂人性,就读《资治通鉴》
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
长按下方关注我
想看什么,点个赞,留言给我,我给你写

谋略那些事
解读《资治通鉴》,通过历史迷雾,启发当下学以致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