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活的通透的人,都有什么特点?建议你学学他!

文化   2024-11-09 22:59   江苏  
点击下方关注我
解读《资治通鉴》合集在文末领取

《资治通鉴》第七十八卷 魏纪十

曹魏·魏元帝咸熙元年(甲申,公元264年)

【原文】
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枝,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郤正闻之,谓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译文】
原文太长,略过。其实原文没有译文也不影响阅读。


【解析】
要说刘备的儿子刘禅有什么名留史书的,要么就是一句扶不起的阿斗,要么就是一句“此间乐不思蜀”。
尤其是后者,更是流传颇广的成语典故。
不过后来人对刘禅的解读更多是说他大智若愚,临场发挥非常厉害,把司马昭的试探给打消,说他是面带猪像心中嘹亮。
到底刘禅是个怎么样的人,今天就来聊聊他,也聊聊上面这段材料。
时间要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开始掌握朝政。
之前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蜀国国力已经是很虚弱了,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时代基本以修养声息为主,所以你看这个时候238年~264年蜀汉灭亡,基本上蜀汉政事是没什么亮色的,直到后面姜维开始北伐才稍微折腾起来。
有人说刘禅任用宦官黄皓,可黄皓也没干什么坏事,撑死不过是干涉朝政,并把一些不依附他的人打压了一下,相比起东西汉、唐、明的宦官,算是非常乖巧了。
再说刘禅,后人对其评价是暗弱,也就是普通人水平,并不是乱世能撑得起来的主。
这个倒说的的确是,但你要说蜀汉灭亡和刘禅乱来那就更扯淡了。
刘禅在期间,虽然用黄皓,但却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算得上颇为节制克己了。
蜀汉灭亡,是天意,但非人祸。
之后曹魏伐蜀,蜀汉灭亡,刘禅被迁徙到洛阳。
上面这段就是非常有名的“乐不思蜀”的由来,但你细品你会发现其中内涵不少。
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枝,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重点在于司马昭说的刘禅无情。
按照司马昭的意思,人要触景生情,你刘禅作为亡国之君,远离家乡,丢了基业,现在还整天跟个没事人一样,太没心没肺了,连那些蜀汉臣子都比你强。就你这样的人,就算诸葛亮也辅佐不了你。
这个大概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的由来。
之后,就是刘禅对司马昭说的:“此间乐不思蜀”。
两端材料,间隔几天,但你要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刘禅如此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咱们反过来想,刘禅什么情况下要思念蜀中故国?个人认为有三个情况。
其一,思念故乡的那种。但刘禅生长的宫中,住亭台楼宇,并没有接触到多少蜀中益州的民间风物,现在他住洛阳,也是那种亭台楼宇,差别实在是不大,自然没有那种强烈的异域思乡之情。
其二,思念蜀汉原来的臣子。这种刘禅就更不会思念了。
还记不记得之前提到的,邓艾兵临城下,蜀汉群臣打都没打就准备投降逃跑,这个时候刘禅就已经知道蜀汉从根子已经亡了,这些蜀汉群臣都是靠不住的,都是心里想抱新大腿的。
这种人值得刘禅去思念吗?
你要说他思念黄皓,我都更相信多一些。
其三,思念蜀汉基业。蜀汉的灭亡,基本没怎么打就投降了,部队还有,势力仍在。
彼时刘禅尚且有点混乱搞不清楚方向,稀里糊涂的就投降了。
现在冷静下来,刘禅会不想当时投降有点早,有点可惜,万一试一试说不定还能翻盘呢?
假如有这种情况,刘禅是会思念蜀汉的基业,觉得后悔什么的。
但我个人觉得,刘禅虽然水平一般般,但他是个明白人,很通透。
他看透了蜀汉群臣靠不住,他也看明白了以蜀汉一隅之地去对抗曹魏,哪怕有孙吴也难以实现恢复汉室。
他更知道自己的水平,牛逼如诸葛亮尚且做不到复兴汉室,他自己又何德何能?
难道像小说一样李世民穿越到刘禅身上?
既然看透了,又何必后悔?
司马昭说刘禅无情,并不是他无情,而是那些东西不值得刘禅有情。
既然不思念,那就过当下的日子,开开心心即可,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如此,刘禅反而是极其通透明白看得开。
至于后一段材料,更妙。
郤正闻之,谓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重点不在郤正说了什么,也不在刘禅按照郤正的说法回答。
而在于,司马昭问的这一句:“何乃似正语邪!”
这只能说明两个情况,要么郤正投靠了司马昭,把他对刘禅说的话都告诉了司马昭,要么就是刘禅身边有司马昭的眼线被盯着。
这个情况,司马昭主要是试探刘禅的反应,看他是不是对自己毫无保留隐瞒。
刘禅瞬间明白司马昭的用意,隐瞒没用,不如坦诚。
但只要智商稍微在线的都能揣摩到这一点,并做出正确的对策。
问题是,司马昭为什么要问刘禅这话?
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刘禅已经被控制住了,但他作为蜀汉前任皇帝影响力还是有的,依然能够作为蜀汉反抗势力的旗帜。
扒掉这面旗帜的最好的办法不是物理消灭,那样只会激化矛盾,而是诛心。
让你们这些蜀汉反抗者看到刘禅是个无情、愚蠢的傻憨憨,你们还要为这样的人卖命复国吗?有意义吗?值得吗?
其次,刘禅被控制,从司马昭那句“何乃似正语邪!”就已经能看出来,无论是不是郤正干的,其实刘禅怎么回复都无关紧要。
但刘禅自己是不是有想法、在隐藏,这个很值得试一试。
假如刘禅否认,不是郤正说的,或打掩护,虽然在司马昭眼里如同不穿衣服的小人跳舞一样可笑,但他说话隐瞒,这就很值得提防了。
最后,拆穿、调侃刘禅,看其窘迫的样子,恰恰是司马昭搞这次宴会的重点。
以取乐调戏来刷成就感,就如同李世民让突厥可汗跳舞一样。
至于刘禅是否GET到了其中内涵,单从他表现出的惊讶来看,这的确是让司马昭一干人等感觉很爽。

【闲扯】
在我看来,刘禅是个聪明人。
他聪明并不是如别人说的有心计城府,而是看的非常通透的那种聪明。
而这种通透的聪明,我只去一个角度来切入。
刘禅深刻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在洛阳,在司马昭的宴会上,他应该做什么。
或者说,他知道司马昭希望一个被控制的亡国之君应该是个什么样的。
于是刘禅就去做了,无情也好、傻憨憨也罢、不掩饰也是,甚至包括配合司马昭调侃的惊讶表情。
我们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种通透的。
我们所有人一生都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父母、子女、兄弟、朋友、领导员工、顾客老板。
这些其实都可以统称为生态位。
很多时候,这些生态位的存在注定了其本身就要经历一些不快乐甚至愤怒的事情,谁在这个生态位都是如此,不因你我他换人而改变。
就好比刘禅是亡国之君,这个就是他的生态位,而亡国之君的生态位就是要注定被调侃被戏弄来体现胜利者的荣光。
刘禅能怎么办?你不愿意接受就要去死,你不愿意死那就只有屈辱的或者。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法,即把刘禅把自己从这种屈辱情绪中剥离出去,即他是只是在角色扮演,把这当做工作而已。
对于普通人也是,生态位带给你的东西你没办法选,你在这个位置就躲不了,但是你能够选择你用什么样的情绪去面对。
最愚蠢的某过于把生态位承受的情绪带到属于你自己的生活中,然后毁掉他。
所以,什么叫活得通透?
其实就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是你的,但又不是你的。

PS:

很多朋友问我有没有书出版,非常抱歉,因为某些因素我的书没办法出版。
不过另有一位大佬的《资治通鉴》解读,我看完之后直呼过瘾。强烈推荐给大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下面链接购入一读,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END——

发送关键字【1 】资料包
发送关键字【4】:私密分享群
发送关键字【3 】:咨询
发送关键字【通鉴 】解读《资治通鉴》合集
发送关键字【职场 】了解《职场避坑指南》
发送关键字【付费 】查看过往付费内容


知人心、懂人性,就读《资治通鉴》

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

长按下方关注我

谋略那些事
解读《资治通鉴》,通过历史迷雾,启发当下学以致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