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约略梅皋坞,比拟九溪山势宽。”近人沈焜《自山基坞(山居坞)抵梅皋坞道中作》诗云。梅皋坞,因在梅皋山麓而得名,坞内屋宇稠密,旧属原武康县十一都一保三庄,今与仙人坑同为莫干山紫岭村。梅皋山,俗呼大山,海拔400余米,崎岖不亚于牛头冈,而形势稍宽。清道光三年(1823)秋,雨中作霹雳声,山陷其半,上有高冢亦陷。山顶有古刹万峰庵,庵之爨下有泉甚冽,疑是莫干山最早结庐种茶地之一,时有黄麂光顾。
潘姓与柏姓同为梅皋坞大姓。柏姓由外地迁来莫干山,与潘姓属世交,既共居一山,世代和睦团结,且同享年夜饭,至今保留着“百家宴”风俗。潘姓自云是“山陬方雅之族”,据《梅皋坞潘氏宗谱》,潘氏先祖初居宁国浣花(今安徽宣城浣花溪),迁姑苏(今江苏苏州)前有数世,五旺公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44)“覆别姑苏,由浙湖武康邑西乡梅皋坞筑室”,“就此安身立业成家,开族始迁之祖也”。是处背山临涧,竹径窈然,晨露未晞,凉风在树,可依山耕数亩田,或于夕阳时下网得鱼,以此怡然自足。潘姓后有字辈诗:“永以正文尔,子履会世瑞。广学仕开启,明月满全香。”(梅皋坞潘姓学字辈以后未按此取名,另择大、长、洪、春、国等字为行辈)占籍以来,相沿近500年,第一世潘永乾葬莫干山高路上。梅皋坞土地庙犹存清乾隆十八年(1753)信人潘尔旺、信男潘子才、信孙潘履伦、潘履建以家庭为单位捐立的长生供养石香炉,尔、子、履为潘姓三代人。信人,这两个字蛮有意思,现在也少用,因信称义。潘氏家规之一曰尚勤俭,“勤乃立业之基,俭乃成家之道。昔大禹圣人尚有寸阴之惜,太姒国母不忘蚕葛之劳,尝观懒惰而奢华者,始则任其所为,终之号寒啼饥者,比比然也,切宜知之。”又曰急赋税,“以下奉上,古今大义,赋税之征在所不废,若拖欠钱粮,负抗国税,差役缠扰,违限罪责,是即玷辱先人矣。故子孙辈须要早完国课,为盛世之良民,免顽户之督责。”
清咸丰初时,潘姓就合族商议由潘瑞锦修宗谱,数月之间完工齐集,正欲告乘,不料遭太平天国之乱,其谱净失,族人幸存者难言百分之八九,其中有已成年、未按字辈诗取名的潘佐源。清光绪三十年(1904)春,这位慈孝君子后裔第九世孙潘佐源行续修宗谱之举,以期“自一世而传十世,十世而传百世,承承继续,久兹弗替,原原本本,信而可征”。
潘佐源不负孝名,其子孙名字中有孝、敬、义等字。进入近代以后,上海逐渐发展为都市,从各地进入上海的人口日益增长,由此而产生的社会也日益凸显,由地方贤达发起成立的善堂集中涌现,承担扶贫帮困、济难救助等事务,果仁善堂只是其中一家。梅皋坞潘姓参与了果仁善堂之募捐。《申报》1915年10月26日刊《果仁善堂志谢》,特别提及莫干山潘大孝、潘嘉瑞各捐洋二角,量力为助。潘大孝,字玉成,即潘佐源子,曾任《潘氏宗谱》钱总,其子潘长敬。潘嘉瑞,是潘广松继子, 长子名万品,次子名万荣,长女适梅皋坞柏振梅为室,次女适莫干山童家村姜法春为室。莫干山人有好客传统,梅皋坞潘姓款客殷勤甚,在莫干山避暑人士游记中,有“遇潘莲老,为梅皋坞人”“翁启扉速客,相见欢然,如魏晋间人,不知有汉。翁家一子尚幼,稚女见人长瞩不瞬,亦渐解为客削黄瓜,更杂进山茶、藕粉之属,词意淳美”。
在写作“百年莫干”专题中,意外发现了莫干山避暑地开辟之初,梅皋坞潘姓因有山产毗邻避暑区,与外国人交易时留下的文契实物。
《立卖断绝荒柴山荒毛竹山契》:“潘瑞理、潘广桉叔侄二人今因缺少用度,情愿央中各将自己户下公同商议,荒毛竹山、荒柴山相连一块,坐落在武康县十一都一保四庄,土名近早坑(今属莫干山庙前村),共计额念(廿)四亩正,东至童姓山为界,南至童姓山为界,西至徐、王二姓山为界,北至横路为界。今将四址分明,界内所有之物一应在内,央中统合尽行出卖断绝到与大英国惠乐仁户下为业,三面议定时值荒柴山、荒毛竹山二共断绝价洋贰百念(廿)元正,其洋当日同中随契一并收足。其山任凭买主管业收息,过户入册,完粮税契,任凭破土开路、阴阳起造、开沟砌井。自卖之后,永不找价,永不还赎,永无异说,尽从一契割断。倘有内外人言说上下门房事,执卖主自理,不与买主之事。此乃二边情愿,各无翻悔。恐后无凭,立此卖断绝荒柴山、荒毛竹山契,永远存照。教堂公产不作别用。光绪二十捌年(1902)柒月某日立卖断绝荒柴山毛竹山文契 潘瑞理押 潘广桉押”
该山契记录了梅皋坞潘瑞理、潘广桉叔侄与英国人惠乐仁之间售卖山产的原因以及山地坐落、四至、价格等。潘瑞理正是梅皋坞潘姓第十世,1903年10月15日去世,其祧孙为潘广文次子潘学诗。
2006年,梅皋坞潘姓后人重修了《潘氏宗谱》。2015年,潘洪财办起了梅皋坞山居民宿。“我的家乡在梅皋坞,是个产茶胜地”,“村庄所在的山是莫干山诸山之一,当地人取名简易,只是叫作大山,屋宅因为聚于山腰,又依山而建,开门即是山景,我们家几乎是这一片位置最高的”,潘瑶菁笔名潘十七,文学硕士,近年撰文结集成《密竹行》一书,每一字都倾注了她作为莫干山人对故乡的真挚情感。以德怀远,山中古迹、文献,若不尽之牵挂,令吾辈注目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