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极简而抽象,莫干山中的绿随处可见,却又处处不尽相同。碧坞,又名碧湖村,既是莫干山美丽坞的代表,更是对莫干山山水元素的统领和概括。坞中林木高茂,覆荫满地,纷青骇绿无穷碧,兼有千年红豆杉玲珑小果点缀其间,绿得奇妙,又有瀑布十丈余,上段似龙口喷雪,中段成匹练乘空倾泻,下段为深潭,水尽碧色,不易见底,诚宇宙之大观也。
石门卡藏着一个仙人洞
百年前莫干山避暑热兴起,原属归安县境的碧坞凭借毗邻的地理位置优势,进入莫干山游人视域。避暑人士从塔山下,过莫干岭,折而向东,又经杨坞坑,折而向西北,跋涉十余里,发现了这个满目是绿的秘境,将之立为莫干山避暑地北界,俗称北谷,有石门卡为标记。站在塔山之巅或怪石角,俯视碧坞田畴正如铺地之锦,远望石门卡则近似咫尺间。
说到石门卡,民间故事里说,吕祖从孝丰方向挑来两块巨石,准备运到埭溪乔溪一带去筑城,路过此地时,被牧童撞见识破,索性将担子一放,两块巨石顿时变成了两扇石门。石门突起于田麓间,左右对峙,夹道犹如双阙。石壁间山花野树杂生,石门中有一涧汨汨不绝,沿涧往上行,有石梁,俗称仙人桥,过此即仙人洞。昔洞旁有云生庙(即今法华寺,又名玄真观,曾供吕祖)。相传仙人洞有僧避清咸丰间之粤寇而匿焉,乱平离洞,经二十年乃死,葬于龙池旁。此约清光绪九年(1884)前后事。龙池在崖下,与庙很近。闻太平天国军杀人,即掷其中,池旁有井,深不可测,后有僧售地得钱,重葺之。
石门卡 1986年摄
仙人洞,为避难所代名词,非此一处。据簰头作家王凤鸣文字,1938年,王家逃难进朱家坞,有一次,日军搜山,全家人都上“仙人洞”躲藏。
碧坞是古村,村上无相寺(今称莫干禅寺)可追溯至吴越钱王时,与塔山顶倾圮之古塔约建于同时。据《碧坞村志》作者沈忠武采录,老辈口传太平天国之乱前碧坞村人丁兴旺,有300多户人家,烧饭柴十分紧缺,要到朝天斗扒树叶烧,大户人家叶家一幢房子内就有14个灶头做饭。后遇瘟疫,村中最后留下沈、郎、叶、汤、刘、陈、王等7个姓。诗人胡石予早年经此曾见有因山起楼者,墙头书“梅里旧家”四字,不禁发问,岂琴川雅士避地来此乎?未知为何姓屋。
碧坞村屋 1934年王大佛摄
今仙潭村村名,实取“仙人洞”与“龙潭”首尾二字组成,虽与新市古镇旧名重名,但不失为“以幻为真得佳景”。
从史尔敦开路到周庆云筑磡
1922年版《莫干山指南》刊有莫干山三日游程攻略,第三日建议游碧坞:“至碧坞,有涧水自两山之间下泻,遇石之平面则回旋为溪,至陡窄处成短瀑矣。溪之左右有居民数十家,亦设水碓。登小山坳,则丛树乱石,掩蔽无路,但有震耳之水声而已。村人谓龙潭在其中。其间有小径,径曲处即岩石之角,广不及尺,临深渊,石锐而滑,且隘至不能容足,非屈身攀藤而行不可。行里许,必见有短瀑倾泻两石壁间,汇而为潭。潭长形,自石壁俯窥,可数十丈,水碧色。”
最早到碧坞去的“碧瞳喧主”里,有一位名史尔敦者,出资在近龙潭处修了一条一尺多宽的栈道,一面是绝壁,一面是十余丈深的山溪,唯一人可通过,不得不弃轿。为纪念史尔敦的开路之功,此路遂名史尔敦道。
1920年6月中,周庆云首游莫干山,与友人朱剑峰约杨介梅、杨韵秋等往龙潭观瀑布,就走过一次史尔敦道。杨韵秋惮入险,唯杨介梅奋勇前驱,周庆云与朱剑锋步趋在后,攀藤附葛,既下复上,旋又折入山坳,其险狭处,约数十步。及至龙潭,左右瀑布汇流,石壁分裂处愈觉壮观,周庆云赋诗二首,其一云:“搜奇山曲听潺潺,榛莽藤萝略可攀。飞瀑泻潭龙不见,化为云雨未还山。”其二云:“瀑流百折下山溪,叠石分流高又低。誉并壑雷缨可濯,他时听水筑亭题。”(周庆云自注:“出龙潭二里,坐大树下,溪流湍急,绝类西湖飞来峰下壑雷,拟筑亭其上,题曰‘听水’。”)之后,因路甚崎岖,周庆云自感足力不胜,不敢冒险重游,引为憾事。1925年7月,作家周桂笙一行游莫干山,也走过史尔敦道。土人告诉周桂笙:“此龙潭,相传有龙在其中也,故流泉千曲不断,亦莫穷其究竟。”复崎岖行二里许,始见瀑布,在深溪之尽端,岩壁之下。
1926年夏,周庆云侄周君常、长孙周世达同游碧坞龙潭,归向周庆云述险状仍如前。周庆云于是请山鸠坞村村长姚月卿与龙池山山主商议,命工人在龙潭近处筑磡四十余丈,百数十级,其石壁险处以药轰石,改一尺多宽为三尺宽,共费饼金百三十枚。从此,去碧坞之路,履险如夷,胜游可续,裙屐往来,无分老幼。待周庆云再游龙潭,直将眼前的碧坞龙潭误认作唐湖州刺史于頔于贞元年间两次留下摩崖的原武康县响应山碧玉潭(今武康街道城西村花石开),快意留题:“上有飞瀑,下注农田,潭深莫测,有龙潜焉,灵应祷雨,自昔相传,贞元纪年,并此四字,亦代云烟。”殊不知,此龙潭非彼龙潭,却成就了另一段山中佳话。
对于久居在都市里的人,只要没有过足山水的瘾,就会想要进入这片极乐之地。到碧坞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是一个成功的文旅项目,两次登上《旅行杂志》封面,又出现在《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封面,更有江庸、柳亚子、周瘦鹃、刘烈卿、胡石予、王廷扬、芮麟、胡伯翔、王大佛等名人争相到碧坞野餐、濡首澡发、写诗文、摄影。
碧坞风景 1931年赵君豪摄
毫无疑问,在百年前,碧坞就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换言之,仙潭村是一部莫干山百年旅游史的缩影。如今,莫干山大仙潭景区规划实施,按照珠串成链、链扩成片,以文旅产业带动为路径,促进仙潭村、南路村、四合村三村全域景区化,共同富裕,一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蓝图正渐次展开。
(本文初发表于《文学少年》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