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腾云/ 我们的共同名字叫知青

文摘   2024-07-06 12:56   四川  


作者简介

关腾云,成都市八里庄中学初六八级学生,1969年8月下乡到旺苍县东凡区茶园公社茶园大队当知青。回城后供职成都铁路局,当过铁路养路工,后从事铁路管理工作,任主任、科长。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网络诗人。《中华文学》二0一五年全国诗歌大赛作品入围奖、第三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二等奖、在感动中国“颂歌祖国.百年经典2020原创词曲作品网络大赛”中,获歌词组铜奖。诗歌散文作品千余首(篇)散见国内纸质刊物及网络微刊。著有诗集《踏歌行》(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关腾云/ 我们的共同名字叫知青

五十年的时光在无声中渐远渐去,曾经的岁月在心中就像一片时而清晰时而朦胧的云逸飘浮在眼前,悄然而至的年轮好似一篇篇泛黄的日记,无意中拂去了尘封的记忆,推开了我久违的记忆闸门,知青——一个也许早已被人们忘记的名字在我的心中泛起涟漪,让我一颗心久久不能平静,让我颤栗不已。

遥望天边夕阳西下,晚霞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绚丽,把大地涂抹的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就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泼墨山水引人痴迷。行走在绿草如茵的小路上,蹒跚步履辗转在弯弯的小路上留下一串浅浅的足迹。清风徐来落英缤纷,散漫出一条色彩淡淡的路径,俯下身去轻轻拾起零落在地的一片黄叶,在无意的端详中,坦然的心怀总会在重叠错落的思绪中去拾起那一份曾经的记忆,去寻找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它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的知青生活,想起那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

记忆中的知青岁月令人难以忘怀,那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它饱含着那个时代的酸甜苦辣,也背负着共和国的沉重和艰辛,它涵盖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千七百多万青年的前途和命运,承载着执著的信念和责任,在风雨如晦的泥泞路上艰难爬涉,用青春和热血筑就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础,用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装点了共和国的辉煌。

“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领袖的一声号令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号召力,千百万知识青年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奔向农村,奔向边疆,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当锣鼓喧天车鸣笛响的时候,当披红挂彩的车辆启动的那一刻,青年人火一般的热情被燃烧起来,口号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慷慨激昂撼天动地,蔚为壮观的恢宏场面让你情不自禁地为之动容,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也颇为感慨。

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使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生提前结束了学生时代,提前走进了深远未知的社会生活,在他们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时候,经历了那个狂热迷惘的特殊年代,经历了一场无法直视的那个岁月,在一代懵懂无知青年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永远也无法磨灭地印记,至今回想起来也使人久久难以忘怀。

记得那一年山里的冬天来的太突然,还没有来得及去眷顾山乡的万千景象,漫山遍野的绿色就在凛冽的寒风中凋零,山上山下落木萧萧黄叶纷飞,转眼就是寒风刺骨的冬天。那一年山里雪下得好大好大,白了山头,白了田野,也白了知青住所的低矮屋檐。空旷的山野显得空朦悠远,静寂的没有一点声响,远远听见一声出工的吆喝声划破宁静的山谷,久久地在山间回荡。四周空旷静寂简陋的知青住所有了声响,一缕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在山间显得更加孤零单影。知青们身着单薄的衣裳,单薄的肩头扛着一把锄头,走出家门,随着三三俩俩村民走向曲曲弯弯冷冷薄雾的山间小路。

知青都是随生产队社员一起劳动,每天劳动记工分,和农民一样的“享受”同等待遇。栽红苕种包谷背牛粪施肥媷草,爬坡上坎翻山越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每日繁重的体力劳动消耗着青春年华,透支着青春旺盛的体力和精力,当初下乡时的豪情满怀被惆怅和彷徨代替,迷茫在不知前路的困惑中。知青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面对农村的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年轻人的锐气就减退了一半。

与天斗与地斗不是一句说白的空话,更不是一句悦耳动听的豪言壮语,要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单凭一股潮动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谈何容易!那时的农村现状极其恶劣,贫穷落后是根本,延续了几千年的生产方式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贫瘠,必要的生产工具农药化肥等物资匮乏,耕种方式原始落后,农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就是能吃饱肚子,但就是这样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也做不到,也难以得到满足。农村的贫穷和落后的现状对城里下乡的知青来说在心灵深处留下的印像是难忘的,在认知和感觉上是震撼的。

大山深处的农村生产队的土地管理的很宽广,从山下河谷岸边延绵到山顶上的寨子,走路要走近一个小时。这里的土地有很多都是在山崖下面,山高水冷土地贫脊,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每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自然就要好些,如果碰上天干雨涝收成就会很差或者绝收,来年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吃饭就很困难了。当地的农民的日子都过的很苦,能吃饱饭的家庭就是在上上层了。

每日傍晚,劳作而归的知青,无论多累,都要自己生火煮饭,不像当地农民收工回家后,家里有人煮饭,端碗就吃。在山里,当地一年四季主要以苞谷红薯作为口粮,知青也不列外,每天的饭菜都很简单,苞谷磨成面红薯切成块,一起煮在锅里成糊糊,自留地里有什么菜就吃什么菜,但主要还是萝卜青菜,实在没有蔬菜就用红薯切成丝放点盐在锅里炒一下就行了。特别是在每年三四月份青黄不接的春荒时节,知青在农村无依无靠,没有粮食吃,就只有求助在城里的亲人们,给寄点钱和粮票,或者干脆跑回城里住上一段时间,好歹度过春荒。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青的到来给山里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农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面貌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例如:知青每天要漱口洗脸,男知青发式一般都是小平头运动式,女知青一般都是短发,看起来很精神很有朝气,而当地年轻人的发式都是一片瓦,显得很陈旧很落伍。在知青耳闻目睹的影响下,有的农家年轻人也学起知青的生活方式,在穿作和日常生活方式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严格意义上来讲知青上山下乡给农村带来了新观念新生活,时时冲击着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年轻的农家后生,他们渴望着山外的世界,渴望着走出大山,渴望着山外的生活。

有很多农家年轻人也经常来到知青住的地方玩耍,他们多数的话题都是谈论城市里的各方面情况,例如城里的高楼大厦是什么样子,城里人的穿衣打扮,城里的广场坝子有多大,街道有多宽,街上的人多吗?山里年轻人向往着新的生活,渴求新思想新观念的欲望时时冲击着他们的心灵,走出大山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知青的到来给大山深处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生活,农村接受了知青,知青也融入了农村。历史可以见证当年由于知青对农村的融入和影响,使农村这片原始空旷土地变得更加绵长而深远,使这片土地变得更加丰盈滋润而充满生机。

毕竟都是年轻人,再艰苦的生活也会有憧憬,也会对未来寄托着最美好的希望。知青的生活有时也是丰富多彩和欢乐的。在知青的队伍群体里人才济济,很多的知青都有着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每天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就会面对空旷的莽莽大山,一吐胸中的郁闷,一泻满怀的情操。那动情的歌声琴声在山谷间回荡,凄迷而又委婉,浓郁而又厚重,让你沉醉其间不忍离去。歌声中饱含着年轻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他们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向往城市美好的生活,心中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和希望,现在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也会为之动容。“望断成都不见妈妈的慈颜,站在高山上妈妈你在何方?往日的欢乐,一去不再复返,梦魂何处去,空有泪淋淋”......歌声如诉如泣,催人泪下,十分动情。知青的歌声饱含着一片深情,是最无暇最真诚的,它就像一团烈火在胸中燃烧,无时无刻都在张扬着青春的年华和魅力。

川北山区大山深处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知青在这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虽然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但知青也有知青的活法,他们相互窜队交流信息,在知青的情感世界里有着共同的向往,共同的语言。他们有时也会陶醉在旖旎秀丽青山绿水的怀抱里,欣赏山区特有的美丽风景,他们就像陶渊明一样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躬身耕田,他们在乎于青山绿水之间。那时大山里的景色确实很美,用现在的一句时髦话来说有着最原始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没有污染,更没有噪音,山里的空气吸上一口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那时川北山区知青所在生产队的山下有条东河,从远方的崇山峻岭中依山缓缓顺流而下,就像一条绿色的飘带缭绕在山间,从山上往山下望去,东河在莽莽大山深处留下一条美丽温柔的弧线,蜿蜒不断的河水伴随着两岸山势的延绵缓缓流去。从山上到山下零星散布着许多村落,在河水倒影中影影绰绰,掩映在林间深处,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图,恍然间若如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看罢让你情不自禁地如痴如醉。由于山区山高水冷,地理位置偏僻,加之交通闭塞,东河也就一直不为外人所知。

随着春天的来临东河水显得比平时更加迷人,东河两岸一片青葱嫩绿,春风吹过绿水荡漾就像一匹绿绸缎覆盖在河面上,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温馨感觉。夏天的东河水满满的流在山间,特别是在雨后,山间溪流奔腾而下充满山谷河床,东河突然水涨,河水汤汤汇集湍急的流水浩浩荡荡扑向两岸,浑浊的河水瞬间毫不留情吞噬淹没两岸边的沿河小路,显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这时的河岸边无法行走,只有等河水退却后才能恢复往日的模样。秋天的东河水宁静安祥,河水清澈见底,河水轻轻渗入两岸,静静的滋润着土地,满目新绿映入眼帘,使人感觉到处都是一片清新。特别是在一场秋雨后,绵绵细雨浸染的山林更加丰润,河水流动的节奏缓缓下降,远远望去景色秀丽,别有一番情趣让人痴迷。冬天的东河就像一块温润的软玉,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里,静静地没有一丝波纹,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云雾缠绕如诗如画让你忍俊不止,河岸边山林倒影在水中,让你恍然如梦如痴如醉,在乎于山水之间。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知青是那个时代一代人的艰苦经历和名字,它是那一代人历经风霜艰难爬涉的缩影,它标志着那一代人所经历过的喜怒哀乐和走过的路程,现在使人回想起来依然有着踌躇满志的情怀,有着壮心不已的感觉。人生就像一条时而喧嚣时而潜潜无声的河流,有波峰浪谷也有浅浅溪流,在峰回路转中荡气回肠,在静静流淌中默默无声,在涛声依旧中低吟浅唱,在奔流不息的过程中寻找它的希望。艰难困苦的环境和生活造就了一代知青坚韧不拔的性格,丰盈了他们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人生的风风雨雨磨炼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岁月风霜筑就了他们的坚强意志,人生的阅历积淀了他们厚重的思想基础。

艰苦的蹉跎岁月锤炼了一代青年的勇往直前的无私奉献精神,人生赋予的高贵品格自然而然日积月累积淀在了他们的身上,虽然他们已是深受折磨遍体伤痕,但他们依旧忍辱负重在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无怨无悔的艰难爬涉,在漫漫长夜中始终如一的走下去,以顽强拼搏勇于攀登的精神而独立于天下。无数的知青们怀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那一片深情的土地,用他们博大胸襟和坦荡心怀,用他们沸腾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气吞山河的青春壮歌。

人们常说岁月如歌,其实一代知青用他们的人生经历讲述着曾经的故事,更多的是在激励后人。在人生的风霜岁月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充满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情调,虽然有豪情壮志风起云涌的情节,但它更多的还是饱含着跌宕起伏的酸楚苦涩,有痛苦也有欢乐。它就像是一本正在翻阅的厚厚书籍,虽然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述在一个又一个平淡而又寻常的故事,但它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当你无意中触碰到它的时候,它就会使你浮想联翩,让你在细细咀嚼品尝着其中滋味。岁月辗转时光流逝,时光赋予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是一视同仁,它不会因为你的地位高低贫富贵贱而改变。一代热血青年用最宝贵的时光燃尽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用他们的绵薄之力为共和国添砖添瓦。

青春岁月是一条流淌的江河,涓涓流水汇入大海波澜壮阔。时光荏苒飞逝而过,岁月无痕怀念几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知青都已进入不惑之年,但知青的故事还在流传,如今不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说起自己曾经有过当知青的经历,不需要有更多地语言和解释,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种理解,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就有了一种亲和力,于是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便有了如此丰盈而又满满的收获,在生活的道路上自然而然就会有着一种不约而同的知青情结,这种知青情结在当今人际关系淡漠、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显得是那么的难能可贵,那么的具有凝聚力,那么的自豪和骄傲。

虽然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有着及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做为历史的一页它已经翻过,已成为了过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它包含了许多无法言喻的深刻含义,它是整整一代热血青年用青春年华书写的一段历史,谱写的一曲青春壮歌。在这样的一段历史里有着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有着他们的期望和夙愿,有着知青一代人的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都有他们的风采!

一代知青回首往事,用曾经热情洋溢的青春岁月,去追寻当年青春的梦痕和印迹,他们在沿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上,咀嚼着这段真实的故事,怀揣着这段真实的情感,让那颗平淡的心也会为此得到感动。一代知青从泥泞坎坷的路上风尘仆仆走来,他们抖落一身的倦怠和疲惫,用双手托起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心中充满着阳光。他们在生活的路上始终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方向,虽然他们的力量还很微弱也很不完美,也不是那么随尽人意,但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始终都是阳光灿烂,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始终积极向上。

春光明媚春风浩荡,时代的脉搏激荡着他们的心田,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向前进,他们的心中永远都是春天,因为春天是属于他们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

投稿须知:

本公众号发表作品一律署作者真实姓名,投稿时请使用作者真实姓名,并附上作者简介。

本公众号欢迎作者本人的原创稿、首发稿。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本公众号原则上不转载,特殊稿件除外。

投稿另一方法:

不会使用邮箱投稿的朋友,也可采用加微信朋友 sun 896812647 后,用手机写作发出 ,  有疑问均可在微信中询问。

请投稿者留下自己的联系信息,电话、微信号或QQ均可。




不老的老三届
“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经历。“我们这一代”泛指一九四九年前后到五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我们既是文革参与者又是受害者。 “我们这一代”人的体验、观察与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