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晓鸣,成都七中老三届初68级学生,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编辑。哲学、新闻学、社会学教育背景。
吴晓鸣/成都县立中学校歌与校长龚向农
(注:原成都县立中学即今日成都七中的前身)
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出一个美丽的画面,挥之不去,拂之弥新,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与回味。
那是20世纪20年代,某个春和景明的傍晚。
夕阳西下,炊烟纵横,鸦雀归巢。清澈的锦江在温润的风中静静流淌,三五渔人带着鱼鹰,划着小船,缓缓漂过江面。
四川省府,成都县,青龙街一所宁静优美的庭院,墨池漾漾,垂柳依依,香花满园,绿草如茵。此时歌声漫漫,笛声幽咽,悠扬的旋律在夜空缭绕。一群青年学子齐声高唱:
“井络吐曜兮,汶江炳灵。
蜀郡首都兮,世载其英。
长卿丽藻兮,庄君沉溟。
子云玄达兮,含章挺生。
四海考隽兮,八区擅名。
横舍洞启兮,弦诵盈庭。
忞忞模模兮,晞此芳声。”
这所庭院就是成都县立中学所在,这首歌曲就是成都县立中学的校歌,歌词作者正是这所学校第4任校长,蜀中大儒龚向农先生。
龚向农先生1876年生于成都,1941年底去世,终年66岁。先生名道耕,字向农,还有一字为君迪,别署蛛隐。到了晚年有些重听,他又自号䏁翁。祖籍浙江会稽,八世祖后迁来成都,落籍,世代都志向于读书、考试。
据龚向农孙子龚师古回忆文章记载,先生幼小十分聪慧,3岁就能默读唐诗,8岁在家塾读书,可随口答对长辈提问,且出语惊人,被亲友们誉为“神童”。十四五岁时,已遍读群经诸子,并浏览了史籍。年岁稍长,就潜心于纂辑著述,不到30岁,著作就已达几十种。
龚道耕(向农)13岁时,补了县学生员,17岁时,中光绪癸巳年副贡。26岁时科乡试举人,援例入为内阁中书。
但先生无心功名利禄,不久后返回故乡,潜心著述,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曾担任成都县中校长、眉山县中校长、四川高等师范学堂监督、四川大学前身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又多年在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及华西协合大学任中文系教授,主讲经学、史学、方志学,门下弟子满蜀中,是著名的一代经学大师,蜀中名儒。
说起龚向农与成都县中的关系,还要从20世纪初期说起。
20世纪初,当时的清政府明令废科举,立学校,龚向农先生积极襄助其父亲龚藩侯创办成都县立小学(成都县立中学前身,也即成都七中前身)。先生于1919年至1924年就任成都县立中学第4任校长,除学识渊博、见解精辟外,先生为人德高望重,孝友恺弟,平易豁达,无疾言厉色,备受学生、朋友、弟妹尊敬景仰。
龚向农先生精文学,通音律,尤其喜欢昆曲,擅长吹笛,晚年尤喜饮酒读书。1941年冬逝世时,正在友人的曲会上,先生忽然跌倒,脑溢血而逝。
龚向农先生为成都县中作词的校歌,歌词极为典雅。考虑到典故多,今人不一定读懂,《成都七中百年校志》编纂组的高58级朱正校友在2003年国庆时,拿上白敦仁先生曾经翻译过的校歌,又专门请七中的98岁老教师闵震东先生用白话诠释。
译文如下:
天上井络双星,大放光明;
地下岷灌江流,锦绣乾坤。
蜀都人才英俊,世代有传闻。
文采风华司马长卿,不慕虚名是严君平,
赞美新事物还有扬子云。
胸怀大志要耕耘,奋发应运生,
四海招考来俊才,八方扬名多光荣!
广开校门,弦歌满园庭,
勤勤恳恳,求学认真,
听我歌唱,莫辜负好光阴!
这里提到的司马长卿即汉代司马相如,因与卓文君相恋,同在成都卖酒为生,不怕贫苦。后过成都北门桥时有“不高车驷马不过此桥”之语,即今北门外“驷马桥”得名的传说。
严君平名遵,成都人,卖卜为生。在扬雄的《法言》中,说他“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即说他不慕功名,实事求是的德性。后来成都有君平街,就是纪念他的地方。史称他为“蜀庄”。
扬子云即扬雄,有赋《剧秦美新》,颂美新事物,是他的特色。以上典故多出自《昭明文选·蜀都赋》。扬雄的洗墨池,在后来的13中内,墨池书院因之得名,后墨池书院与芙蓉书院合并,成为成县中,再后来,成县中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
这首校歌的译文作者闵震东先生也曾在成县中执教多年。
望成都七中的后学者们通过校歌了解历史,继承传统,七中后生学唱这首美妙校歌,让这首积淀七中历史与人文传统的歌声永远飘扬在磨子桥上空,回荡在一代又一代七中人的灵魂中。
征 稿 启 事
《不老的老三届》公众号从即日起,将投稿作者和文章内容从“老三届”扩大到“我们这一代”。
“老三届”指的是1969年知青下乡时中学初高中各三届的同学,而“我们这一代”,范围更广,它涵盖了“老三届”和后面的几届中学生。
“我们这一代”,都是“文革”的受害者,我们下过乡、当过工人、扛过枪……,有着相同的经历和共同的命运。
欢迎“我们这一代”人为《不老的老三届》踊跃赐稿!
投稿须知
本公众号发表作品一律署作者真实姓名,投稿时请使用作者真实姓名,并附上作者简介。
本公众号欢迎作者本人的原创稿、首发稿。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本公众号原则上不转载,特殊稿件除外。
已在《美篇》上发表的文章不能直接用来投稿,请将《美篇》文章中的文字和图片分别复制下来再投稿。
不会使用邮箱投稿的朋友,也可采用加微信朋友 sun 896812647 后,用手机写作发出 , 有疑问均可在微信中询问。
请投稿者留下自己的联系信息,电话、微信号或QQ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