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远龙/ 问道武当

文摘   2024-10-12 08:00   四川  


作者简介

雷远龙(网名龙龙),1970年参加工作在成都无缝钢管厂当工人,1973年1月参军到青海二炮80306部队当战士,1977年复员回到工厂。1978年考进西南民族学院,大学毕业取得法学士学位,后进入四川省总工会,任过副部长、产业工会副主席、调研员以及公职律师等职。业余爱好文史哲。散文《春满龙泉》获庆祝建国50周年四川“祖国礼赞”征文一等奖。


雷远龙/ 问道武当


武当山,乃是中国道教第一名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有“五岳之冠”之称。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空灵玄妙的武当武术,吸引了天下无数的朝圣者。朝拜武当是我多年的心愿。初秋时节,终于有机会踏上了武当之旅。

我去时,由于武当机场正在修建,还没有从成都直达武当的航班,须从武汉或西安转机到襄阳,然后上汉十(武汉至十堰)高速公路,行驶约150公里,到达武当山门。

武当山地处湖北十堰市境内,山势巍峨险峻,草木葱茏,风光绮丽。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升,也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传说真武大帝坐镇此山,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武当山有着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景,主要包括三潭、九泉、九井、九台、十池、十石、十一洞、二十四洞、三十六崖和七十二峰等,构成一幅瑰丽无比的丹青画卷。

武当山不但风景美,而且是我国一座文化宝库,山上古代建筑中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的道教宫观,则更负盛名,称得上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山上人文景观宏伟壮观,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均有构筑。

唐代时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年间(627-649年),在此敕建五龙祠。到宋代,以崇祀真武帝君为根本理义,直接为皇室服务的武当道教基本形成。至明代成祖朱棣封武当山为"大岳",明世宗朱厚熜更封之为"治世玄岳"。明永乐帝为报答“君权神授”之恩,遣亲信贵戚率军民夫匠30余万,营建武当山宫观庵庙,历时12年,费银亿万,并命长年维修。明嘉靖时又重修各宫观,使武当山道场在明代200余年中“常年完美”,始终如新。这时武当道教达到鼎盛时期,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雄伟清秀的奇异风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仿佛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都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云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俨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武当山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建筑群。武当山建筑是根据真武帝修仙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且按照皇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体现皇权和道教所需要的“庄严”、“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围。

从山脚下到山巅天柱峰金殿,用一色青石铺成一条70公里长的“神道”,沿神道两旁修建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等庞大的建筑群。

武当建筑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邃,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图画。武当山各宫观中的神像、供器、法器及宝幡、神帐等设施多为皇室钦降,富丽无比。

武当山古宫观建筑当属太和、紫霄、南岩三宫最为有名。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上的大岳太和宫,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大岳太和宫建在众峰拱托、直插云霄的武当最高峰——天柱峰的绝顶上。在1612米的巅峰绝顶上建造规模宏大的道宫,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气魄和征服者胜利的昭示,武当山特殊的地貌形成的众峰拱托、八方朝拜的景观,也神奇地渲染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宫,建成后嘉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封这座建在绝顶上的道宫为“大岳太和宫”。皇帝的嘉封使武当山的地位一举而成为五岳之首。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进行了扩建,使殿堂道房多达520间。在那次扩建之后,这里的称谓有了变化,以金顶围墙为界,墙外面的称为“太和宫”,墙里面叫“紫金城”。“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可见当时大岳太和宫的地位仅次于北京的皇宫了。

太和宫整体建筑布局是依据天险、随山就势,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构筑上借其峻险而添其庄重,以达到肃穆庄严、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到高悬中的稳重和独步云天的威严。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紫霄宫,坐落在武当山展旗峰下。这里群峰环绕,松柏幽深,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历来被视为“紫霄福地”。紫霄宫是利用特殊地貌建筑的典范,在纵向陡峭横向宽敞的地形上,构筑轴线建筑。中轴线上分布五级台地,由下而上依次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父母殿,逐次升高,两侧设置配房等建筑。同时运用砌筑高大台阶的方法,将紫霄宫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远远望去威严肃穆,极具皇家道场的气派。

历史上,因紫霄宫具有为皇家祈福之地的特殊地位,所以布局庄重,陈设考究,各殿堂内道教崇奉的神、仙济济一堂,加上神案、供器、法器等,构成了神秘玄虚的神仙世界。殿堂里一尊尊按照道教传说塑造的神和仙的祀像,造型生动逼真,神态各异。

宋、元、明、清历代皇帝经常下旨在这里设坛建醮,为祖宗在天之灵祈福颂德,同时也望求得神助以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实际上,这是一种与神沟通的仪式。道教认为,祈福消灾、求仙延寿等人力所不及的事情,都能通过这种形式求助神的威力而得以实现。

从紫霄宫乘车行驶2.5公里至终点站乌鸦岭,经南天门,即达南岩胜境。南岩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是武当山36岩中最美的一处。

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唐宋以来就有道人在此修炼。元代在此建有道观,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在此营建殿宇640余间,清末被毁。现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及元君殿、南熏殿、圆光殿等遗迹。

从南天门入小天门,穿过碑亭,便是俗称脚蹬老虎岩的崇福岩。远眺是圆光殿、南熏亭,近观有18道棋坪及太上观、五师殿、方丈室、斋堂等遗迹。龙虎殿是南岩著名的一景。

出龙虎殿即是大院落,院中有一口围以石栏的六角水井。井水清洌甘甜,犹如甘露,故名甘露井,是武当最好的泉水之一。从院落登上崇岩,是元君殿即大圣南岩宫遗址。南岩周围还有滴水岩、仙侣岩、黑虎岩、雷神洞、龙潭等,都是下临绝涧、峭壁千仞的景致,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到武当,不观武当武术是一大遗憾。一路走来,在各宫观前常见道人在练拳。你看他们身形矫健,从容不迫,打起拳来如行云流水,辗转腾挪,如猿攀鹰翔。真是静如处子,快若脱兔,空灵圆转的功法,令人叹为观止。

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民间传称武术“北宗少林,南尊武当”。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甚深,道士修炼学道,往往伴以练习武功。宋代以前,武当道士中就有武林高手。明初,曾在武当山修炼的张三丰集其大成,复经数百年流传发展,繁衍派生出许多拳种门类,为武当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武当武术在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易经》中的某些原理,参以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拳功架势,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阴阳消长,八卦演变,五行生克,是武当武术的理论核心,它据此以追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增智开慧。因此,内家拳注重行圆取象,炼气凝神,尚柔文静,不躁不僵,技法讲究内劲充盈,刚柔相济,粘随走化,以柔克刚。如此内外兼修以求健身养性。

武当武术贯彻“轻灵圆活”的技击方法,所以在技击中,身法似游龙飞凤,轻快似风;手法则随心而动,击出似闪电,出手不见手;步法当随心踩步,步走奇正八方,罡步九宫,使对方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尾。

心理上要求坦荡、清静、自然,面前有人作无人。不怕近,不怕猛,不怕刚,审时度势,以俟战机。做到“彼不动,我不动,彼已动,我先动”,以最敏捷的反应出其不意而制胜。技击中进退转侧升降,要求颈、脊、腰、肩、肘、腕、膝、胯、踝都能灵活运转,达到不是转圈胜似转圈的程度,即所谓“如珠走玉盆,九转还原”。

武当武术“轻灵圆活”的技击方法和效果,是以深厚的内功为基础的。没有精、气、神的三花聚顶,没有意到形起、形起力发、力发神贯的上乘内功功夫,“轻灵圆活”是难达到的。发劲时,也就难以达到柔软似绵,实则坚硬如铁的效果。总之,能得“轻灵圆活”之妙,迎战时则能以变应变,随境而化;随意而变,随心所欲;似攻似守,似发似收。犹如水之无所不至,气之无所不入,抽丝之连绵不断,迎敌则无所不适,克敌则无坚不摧。  

除武当武术之外,武当道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也是一种文化,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有通达而完备的哲理学说。道家哲学的本体是“道”。道家认为“天、地、人”之间有一个永恒的“道”存在。它孕育演化为万物,而又制约万物。它的存在是无形无象、无始无终;它的行为是处柔守雌、无为不争;它的表现是柔、静、虚、空、圆、中、正、和等。

 “道”追求“清净寡欲”。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为此,《清静经》总结清静的要旨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道”追求“自然无为”。《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持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

而人修真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于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强求,要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要真正进入或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

《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告诉人们,“道”就是践行无为的,并通过无为的作用成就万物,体现“道”之伟大的本性。所以,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要反对“有为”,要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强求或对事物的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干预,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 。

 “道”追求“柔弱不争”。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为用。柔弱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似乎表现的是脆弱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思想中却并不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则更是如此,没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现出的则是刚强的僵硬。所以《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指教人们修道,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久视。

道教在继承和阐扬这一教义中,要求人们重视柔弱的修炼,始终持行“专气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应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静,和弱其气,持养身神。

第二,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缺,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应是以静待动,守柔弱而不妄动,从而开阔自我容让的胸怀。学习水柔而能攻坚的精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世应物,健养身神。

道教“不争”的教义,与“柔弱”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不争的教义精神,《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泽人和万物生长。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谓至善完美。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总之,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从而为社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起到积极作用。它的宗旨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一致的。因此,对道教文化的精华部分,我们应该加以扶持和倡导,以利于建设和谐文明的强盛国家。

         


征 稿 启 事

《不老的老三届》公众号从即日起,将投稿作者和文章内容从“老三届”扩大到“我们这一代”。

“老三届”指的是1969年知青下乡时中学初高中各三届的同学,而“我们这一代”,范围更广,它涵盖了“老三届”和后面的几届中学生。

“我们这一代”,都是“文革”的受害者,我们下过乡、当过工人、扛过枪……,有着相同的经历和共同的命运。

欢迎“我们这一代”人为《不老的老三届》踊跃赐稿!



投稿须知


本公众号发表作品一律署作者真实姓名,投稿时请使用作者真实姓名,并附上作者简介。


本公众号欢迎作者本人的原创稿、首发稿。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本公众号原则上不转载,特殊稿件除外。


已在《美篇》上发表的文章不能直接用来投稿,请将《美篇》文章中的文字和图片分别复制下来再投稿。



不会使用邮箱投稿的朋友,也可采用加微信朋友 sun 896812647 后,用手机写作发出 ,  有疑问均可在微信中询问。


请投稿者留下自己的联系信息,电话、微信号或QQ均可。

不老的老三届
“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经历。“我们这一代”泛指一九四九年前后到五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我们既是文革参与者又是受害者。 “我们这一代”人的体验、观察与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