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勇,出生于1956年。祖籍山西静乐,1974年毕业于马尔康中学,1974~1976年于梓潼两弹城附近山泉乡当知青,1976年在中国二重工作。成都大学中文系毕业。1978年在共青团成都市委工作,1985年8月任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成都青年》杂志主编。
王勇/ 二重,我远去的记忆
俄乌战争,映入眼帘更多的是重炮。充满硝烟的 战场,每天双方几千⻔大口径重炮对轰,炮弹爆炸后形成巨大的火团和轰鸣,若大的弹坑,残破的城市,遍地炸碎的坦克、装甲⻋、卡⻋,以及残肢断臂的士兵尸体。重炮,再一次体现了战场的残酷和重要作用。
(俄乌战场,乌军用法国155mm榴弹炮开炮瞬间)
说起重炮,不得不联想到四十多年前,我在二重的岁月。
广袤的田野边,二重厂铁路编组站上,一趟⻓长的平板列⻋,载着一⻔⻔裹罩着军绿色炮衣的 重炮,缓缓驶向远方。
1978年秋季,22岁的我作为二重运输处汽⻋队的一名司机,亲历了中越临战前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1978年秋季的一天,运输处通知车队解放牌汽⻋一班,凌晨三点去军工分厂仓库拉炮弹,据说炮弹来自 ⻬⻬哈尔著名的华安机械厂即123厂。
军工车间的装卸工装好炮弹,我们便连夜行 驶在崎岖狭窄而又宁静的山路上,前往远在70多 公里的绵竹县汉旺清平镇二重靶厂。
(59-1式130mm加农炮,被称为大炮中的狙击枪)
1958年,国家领导层考察了苏联乌克兰克拉⻢托 尔斯克重机厂、哈尔科夫⻋辆厂和远东乌拉尔重机厂后,规划在德阳建设第二个大型重工业基 地,目标为东方基辅。
从1958年10月开始,4万建设大军在德阳城南5000亩土地上,开始了热火朝天的中国最大重机厂建设。国家一期投入4.5亿(当年币值),计划通过两三年,初步建成年产12万吨大型机械设备的重装基地。厂房布局俯瞰为巨大五⻆星形排列。
在大跃进的高潮中,二十几万平米部分厂房和十几万平米苏式职工宿舍初步建成。
(厂区一角)
(厂区一角)
(厂区一角)
1961年,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中苏关系恶 化,苏联专家撤走,国家对二重实行了缓建决定,当初那个五⻆星厂房布局也就荡然无存了。除东方电机厂之外,原来规划在德阳建设的其它配 套项目也只能下⻢作罢。
国家用⻩金从⻄德、英国等国换回的当年国内最大的33米重⻋,20米重⻋,30米深孔钻,10英吋、11英吋镗床、315吨重型行⻋,特别是从捷克购回的12000吨水压机等大稀精设备,只能暂时搁置在编组站铁路沿线的露天库场,以至部分设备生锈。
(1961年从捷克进口的中国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当时因保密需要,没有对外公布)
(2006年二重制造的全球最大16000吨水压机)
二重建设初期的技术人员、干部和技术工人,大多是从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调过来的,主要是从富拉尔基一重、沈重、大重、抚顺特钢等厂矿。同时,也在四川各县招聘了七八千名工人。
尽管经过技术培训 ,但还是因工厂缓建而无奈解散回乡,余下的 三千多名技术人员和干部,则留守下来维护大量未完工的厂房和未安装的设备。
(二重炼钢厂,拥有一次性浇铸900吨钢水的能力,今年经过改造扩建后,可成为全球最大单件冶炼铸造厂。其125吨电渣重熔炉,150吨钢包精炼炉等装备,站在全球冶炼第一梯队)
从东北动员技术人员支援二重建设,也有曲波同志的功劳,作为《林海雪原》一书的作者,203首⻓“少剑波 ”离开北京一机部设计院副院⻓的位置,来到德阳担任二重厂的副厂⻓。
当年,他返回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东北,去各大企业演 讲,动员了很多年轻的技术人员远离家乡,来到 ⻄南一隅的农业县德阳,住茅屋睡工棚,饿着肚子参与东方基辅的建设。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少剑波原型,曾任二重生产副厂长)
二重厂主要生产大型轧钢机、大型水电、火电、风电机组铸锻件,大型核电锻件、重石化容器、大型模锻压机设备、航天航空锻件、原子能反应堆 本体、舰船轴类锻件、大型矿山机械设备等。同时,也有二十来年时间生产大型火炮。
(二重为宝钢三期制造的五米宽厚板轧机,当年被称为轧机之王,为中国的航母、驱逐舰、大型油轮等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重建厂开始,国家就规划了四条重型装备生产线,其中两条军工生产线,一条是大型火炮生 产线,一条是航空锻件生产线。
当时的大型火炮,就是仿制苏式M-46型130加农炮和M-47型苏式152加农炮。当然,国家在四川后方备份第二套大型火炮生产基地的目的,是预防苏联突袭近在中苏边境的中国一重、齐齐哈尔127厂(大口径火炮)和包头617厂(坦克)、447厂(高射炮)而考虑 的。
(二重制造的当今全球最大八万吨模锻压机,总高42米,自重2.2万吨,最大压制力可达10万吨,是锻造航空、航天、舰船、核电、高铁重要部件的国宝级装备。八万吨模锻压机承接了波音787,空客320和919大飞机的起落架外筒锻件,并承担了919大飞机百分之七十的钛合金锻件)
二重的火炮生产能够快速试制和批量生产,得到了⻬⻬哈尔和平机器厂即127厂,以及哈军工、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的技术支持。
工厂从1965年恢复增资续建,国家给二重下达了152mm大口径加农炮的研制与生产任务。计划平常100⻔,战时300⻔,后来规定每年300⻔。152加农炮自重12吨,炮管8米多⻓,加上巨大的炮架和助锄,大而笨重。一是缺少大⻢力 重卡拖拽,二是难以适应我国多山路险的条件。
这个代号叫215工程的项目几上几下,花费了二十多 年时间,除了外贸出口,只生产少量装备部队。与此同时,二重把精力重点放在全新的59-1式130加农炮上。
(152mm加农炮)
六七十年代,援越抗美时期,我国援助了越南一批59式130加农炮,参加了著名的溪山战役,打的美军不知所措。他们一直把130加农炮视为镇国利器,但8.45吨 的炮身还是太重,在战斗中难以转移而颇有微词。
之后,科研人员对该炮进行了大量改进,用66式152加榴炮炮架替代了原有炮架,炮口制退器也由炮口多孔式改为双室式,炮闩改为半自动楔竖式,以及液体气压复进机和炮架位置等,并将反后坐装置由上下配置改为在炮身上方左右配置,摇架由框式改为筒式;增加射击支承座和架尾移动转轮,由原来的8.45吨减至6.3吨。
(1979年2月对越反击战期间,二重厂新版59-1式130加农炮首建奇功)
新版59-1式130加农炮近28公里的射程,底排增程至38公里,杀伤覆盖800平方米, 在谅山战场摧毁大量越军永备工事,并远距离封锁奇穷河,阻止越军从谅山逃离和增援,为谅山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越自卫反击战,谅山战役是最大的一个战役,完成这个战役的主要手段就是几百⻔重炮,其中不乏130和152重炮。59-1式130加农炮,52倍口径炮管的连续发射耐受力,射击精准度和整体质量都得到前线军方的大加称赞,由此荣获中央军委的嘉奖,并参与了充满杀气的建国三十五周年大阅兵。
(1979月3月,我军西线部队用59-1式130mm加农炮压制越军,掩护部队回撤)
(1984年老山战役中,14军炮兵团,用4门59-1式130mm加农炮,8分钟消灭越军一个炮兵连)
越战之后,又逢两伊战争中间商约旦,通过港商找到国内相关机构,搭上了出口两伊创汇的军贸,以至于发生了两伊敌对双方军 购人员,都住在工厂同一宾馆隔壁,抢购火炮订单的喜剧。
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二重共生产130mm和152mm加农炮1300多门,备件4万多套。出口火炮创汇,其利润占到了工厂总利润的近三分之二。
其间,国家从奥地利引进了著名的L7项目,即105坦克线膛炮。通过二重成功仿制、研发和改进,已用于15式轻型主战坦克。
(两伊战争期间,双方用中国的59-1式130mm加农炮对轰)
130和152加农炮属于军属配制火炮。当年我军一个炮兵团只配12⻔59-130重炮。 前面提到的1978年秋,每天拉炮弹到清平靶场试炮,其实就是为即将开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作准 备,同时也为防止苏联的钢铁洪流南下入侵,在中蒙边境密集布署,作为打击T62坦克的首选手段。
(1979年2月,我军东线炮兵用59-1式130mm加农炮,封锁越奇穷河)
一辆解放牌汽⻋只能拉40发炮弹,每天一个班12辆⻋往清平靶场运送炮弹,司机小心卸下并搬到炮位,一百多斤一发,当时年轻有力,三个小时干完, 累得瘫在地上。通过搬送炮弹,才理解炮兵是累死的。
(130mm加农炮炮弹,当年二重给每一位下乡知青发一个炮弹箱,用来装衣物)
工厂出品的每一⻔炮,都必须实弹射击,合格后再拆装重新喷漆检验服役。靶场每⻔炮打3~7 发,一批次的炮其中一⻔必须连打300发,炮管打 红乃至报废。
靶场的炮工们肌肉强健,臂力过人,130弹头重34公斤左右,一只手拧起弹头就塞进炮闩,然后再塞进药筒。药筒是金灿灿的⻩铜做的,里面是发射药包,大概也有二十公斤。
填装好炮弹,瞄准河对岸三公里处9平方米的固定目标,炮工手握一根粗绳,在炮位后方猛地一拽,炮身剧烈后坐,瞬间地动山摇, 尘土漫天,炮口制退器喷出一大团透红的烟雾。
第一炮命中目标,第二炮就打九顶山腰的第二目标,第三次打九顶山后面阿坝州茂汶地界,我厂划定的无人区目标。
试炮是很危险的,难免炮管炸膛,还好,打了几个月,我们还没遇到过炮管炸膛,说明二重的炮钢冶炼和锻造技术是过硬的。
印度、韩国包括苏联试炮多次炸膛,造成人员伤亡。俄乌期间,俄军重炮由于发射过于频繁,炮弹质量问题,也不断出现炸膛。
炮管要求非常苛刻,我厂的130加农炮初速每秒960米,国标930米,这还是炮工偷偷告诉我的,说不要对外讲,因为当时炮钢是保密的,比国家标准还高。
重炮技术要求最高的就是炮管,目前全球能生产大口径火炮的国家也仅仅十余来个。技术水平最高的当属德国百年工厂莱茵金属,为大多数⻄方国家 ,包括为美国、韩国提供优质的榴弹和坦克炮管。
(线膛炮管)
二重的59-1式130加农炮为52倍口径炮管,炮管的⻓短直接影响炮弹发射 距离。炮管⻓,压膛就高。130加农炮弹出膛瞬间,膛内温度高达3000度,炮管外只有600度, 温差太大,炮管热涨冷缩,对炮膛的烧蚀非常严 重。
同时压膛每平方厘米3000公斤,远超现在的155口径榴弹炮1700公斤范围,更是66式152加榴炮不能比的,这种严酷条件,几乎达到炮管耐受力的极限。
有人算过,52倍径的130加农炮管的寿命只有3 秒,每发射一发炮弹是0.003秒,理论打一千发炮弹,实际只能打800发。尽管现在的155榴弹炮管寿命提高到2000~4000发,但压膛比130加农炮低,当然是科技的进步。
所以,炮管须用耐高温高压的特殊镍合金钢制作。
为了保证炮钢的质量,需用电渣重熔炉冶炼。但当年只有美英德瑞日及苏联等国家拥有,二重只能用普通电弧炉冶炼,然后通过钢包精炼炉、真空浇铸,以保证钢水的纯度。
炮管的锻造普遍用大吨位精锻机,中国当时没有,只能用1200吨或12000吨水压机反复锻造,效率低下,但锻造质量高,炮管锻件质量达到近百分之百的合格率,也算难能可贵了。
炮管经过水压机锻造成型,矫直机矫直后,再送去热处理车间深井热处理。调质后的炮管,再由大型⻋床切削加工,用德国进口的深孔钻钻孔 。钻130mm的孔,这个要求很高,孔道直线不 允许丝毫误差,膛道明亮光洁如镜。然后再用拉复机在孔内拉出旋转形来复线,以保证弹头高速稳 定旋转射出。
炮弹发射瞬间膛内温度达3000度,而炮管外温度仅有600度,如此大的温差易造成热涨冷缩,就必须用先进的自紧工艺,一是延⻓炮管寿命,二是避免炸膛。之后还需在膛内凸凹的来复线镀铬,以耐受高温烧蚀。
二重厂优质的炮管质量,得益于深井式炉进行淬火处理。通红的炮管入水喷起的水雾,如此壮观,不亚于开炮的震撼。
二重建厂初期,就装备了号称亚洲第一深井的30米井式炉及以后配置的150吨高速淬火行车,这是那一代领导人的远见。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重热处理车间亚洲第一深井,30米井式炉对百万千瓦核电转子进行热处理)
历史进入了九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了, 两伊战争也结束了,硝烟散尽,中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二重大型火炮生产的历史画卷终于合上了它的最后一⻚。
(本文作者具有重工情怀,尽管离开工厂几十年了,时不时还得回去看看)
时间进入2000 年,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恩杰一行来二重视察, 时任二重副总经理的王计,向栾主任请示:二重的火炮军方订单没有了,上千的军工怎么办?火炮生产线怎么办?是拆还是不拆?
栾主任告之: 国际形势变了,战争方式变了,至于火炮生产线拆与不拆,永远没有人告诉你。
如此绝妙的回答,心领神会的理解。
(曾任二重副总经理、一重总经理、东方电气董事长的王计同志)
如今,什么130、152、203口径重炮,在智能远程导弹、无人机、隐形战机、电子侦察干扰机、星链、AI技术指导下的对决,已失去了它的优势。
有句话叫: 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恰恰是野蛮的流氓逻辑。
正义立国,科技强国,和平发展,才是人类走向文明世界的根本。
征 稿 启 事
《不老的老三届》公众号从即日起,将投稿作者和文章内容从“老三届”扩大到“我们这一代”。
“老三届”指的是1969年知青下乡时中学初高中各三届的同学,而“我们这一代”,范围更广,它涵盖了“老三届”和后面的几届中学生。
“我们这一代”,都是“文革”的受害者,我们下过乡、当过工人、扛过枪……,有着相同的经历和共同的命运。
欢迎“我们这一代”人为《不老的老三届》踊跃赐稿!
投稿须知
本公众号发表作品一律署作者真实姓名,投稿时请使用作者真实姓名,并附上作者简介。
本公众号欢迎作者本人的原创稿、首发稿。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本公众号原则上不转载,特殊稿件除外。
已在《美篇》上发表的文章不能直接用来投稿,请将《美篇》文章中的文字和图片分别复制下来再投稿。
不会使用邮箱投稿的朋友,也可采用加微信朋友 sun 896812647 后,用手机写作发出 , 有疑问均可在微信中询问。
请投稿者留下自己的联系信息,电话、微信号或QQ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