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寒假期间,女儿买回来几本书,我也趁此机会充实一下自己的阅读。都是一些近年的名著,其中包括一本《挪威的森林》。极力不主张阅读时下流行的“z小说”一类的东西,里面的字号过于毒害青少年的视力,感觉内容也近似垃圾,无处不在卖弄一种小聪明;可就象人们都在劝阻小孩子们少吃洋快餐一样,垃圾店里却总是人满为患。作者村上春树,日本绝对的畅销书作家,总销量据说数以千万计。《挪威的森林》是其成名作,曾经改编成电影,作于1987年,反映1969年前后一个日本大学生渡边的情感经历。套用一句老话,确也暴露了腐朽垂败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可读罢之后,总让人感觉有那么一点匪夷所思。
故事发生在日本,却起名“挪威的森林”,原本是一个歌曲的名字,甲壳虫乐队曾经的名曲,曾风靡世界,书中也多次提到,大概出于作者的一点感情寄托吧。能成为一本畅销名著,却不那么符合我们的定式思维,并没有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始终集中在主人公渡边君的小圈子周围,是一个“青春恋爱”小说。渡边君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在校大学生,也有一点他怎样读书,怎样应考,怎样打工挣钱的描述,书中也并不曾太多介绍过什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最多体现的还是这位少年的感情经历,绝对构成了一条主线。同时,从内容和手法看,似乎也表现出这多少算得上是一个“少儿不宜”的作品。
渡边君先后有三个异性朋友隆重登场,直子、绿子和玲子。在此之前,渡边在中学时候就有过女友并发生过关系。直子本是渡边的好朋友木月的女朋友,木月却因抑郁症在自己的汽车上用橡胶软管接入尾气自杀了。渡边给与了直子更多的关爱,两人发生关系的第二天,直子突然失踪,后来才知道患了精神疾病,住进了深山里的疗养所,渡边不辞辛苦前去探望,又结识了直子的同室病友玲子,比渡边大出十九岁。绿子是渡边偶然结识的低年级大学生,后来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异乎寻常。渡边君同这三位女友都发生过密切的行为,书中不乏细致的描写。不仅如此,一个“性”字,已经成为大学生渡边很日常的行为,在校园生活的重要性简直不次于饮食三餐,这位渡边还随同他的同窗好友永泽多次前往酒吧等各类场所搭讪女孩子,酒足饭饱之后前往小旅店开房寻乐。这位永泽君在当地享有盛名,他曾经的异性伴侣据说超过了七十个,永泽并不讳言。永泽本身也有女朋友名叫初美,初美对此的态度说不清是无可奈何还是习以为常,曾质问永泽“为什么只有我还不行?”永泽却总是那么振振有辞。后来,永泽如愿以偿成为驻德国的外交人员,初美嫁人,两年后也死于自杀。直子最终也没有能够康复,重归森林掩映的疗养所,死于自己设计的一个绳套,渡边奔走一个月时间试图解脱内心的愁闷。早已是半老徐娘的玲子到东京看望渡边,俩人畅谈许久,抱着吉他接连唱了五十首歌曲,然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想法竟然也是“干那事”。
回想1969年中国人的生活,正忘我的投入革命的滚滚洪流,青年学生们正处于“停课闹革命”或是“复课闹革命”的间隙,对这一问题的态度绝对是既传统又绝对,完全不可想象邻邦日本年轻人的追求。后来,也有过“大学生应该不应该谈恋爱”的激烈讨论。即便在今天,早听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却也无法设想渡边君的精神世界。再想到这本书已经是青少年读者追捧的对象,心中不免引发出杞人忧天般的担心——怀疑永泽之流到底是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还是开生药铺的西门庆。日本早于中国进入现代化,也更早地引入了西方文明。书中人物并不多,却近乎半数患有精神疾病,甚至因此走上绝路,其余的人物,也表现出某种怪异,难以相信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果真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