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自辛亥革命起成为山西军政一把手,统治山西38年之久,有“土皇帝”之称,至国民党溃退台湾后仍担任要职,1960年寿终正寝于台北。须知他并非蒋氏嫡系,几十年时间貌合神离,甚至一度兵戎相见,挑起军阀大战。终其一生的经历,堪称一位政坛不倒翁。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河边人(现属定襄县河边镇),出身于农商家庭。1902年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学军,后被保送日本留学,先入东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加入同盟会,曾会见孙中山并参与制订了“南响北应”的战略决策,从此开始政治活动。1909年,26岁的阎锡山毕业回国,在军中任职,不久升任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六标教练官与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辛亥革命时,阎锡山组织领导山西起义,成立军政府,被推为都督。
北洋军阀时期,阎锡山巧妙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拥戴袁世凯称帝,依附国务总理段祺瑞,出兵反对张勋复辟,自己的势力不断巩固。奉行“保境安民”,“韬光养晦”,大力开展本省建设,山西暂时出现了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的局面。北伐开始后,阎锡山不为所动,坚持坐山观虎斗,直到北伐军胜利在握之时,又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悬挂青天白日旗,“易帜”成功,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等要职,成为国军最早的一级上将之一,继而掌握了晋冀察绥四省和平津两特别市的军政大权,地位不断攀升。
在众多的草莽军阀中,阎锡山以其独树一帜的“思想性”著称,著述颇丰。阎锡山奉行“中的哲学”,认为不偏不倚、情理兼顾、不过不及是为“中”,人事得中则成,失中则败;承认矛盾,要用二的分析法分析矛盾,以求得“矛盾的不矛盾”,使矛盾对消,达到适中,以求生存;认为事理有母理与子理之别,母理讲的是该不该,子理讲的是能不能,母理是不变的,子理服从母理,人事以生为最高母理。
1930年,蒋阎关系恶化,双方厉兵秣马。阎锡山就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出兵讨蒋,中原大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宣布免去阎锡山本兼各职并通令缉捕,国民党中常会亦决定永远开除阎锡山的党籍,反蒋各派在北平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部扩大会议”,阎锡山以主席身份在怀仁堂宣誓就职,一时风光无限。战事初期,阎军连胜,蒋介石本人在柳河车站险被俘虏。但乌合之众难有持久作为。蒋军随即发动反攻,张学良通电拥蒋,派兵入关,反蒋联军全线崩溃。阎锡山宣布下野,潜赴大连,一枕黄粱就此收场。
阎锡山蛰居大连,遥控山西,伺机而动,又收买机师潜回大同,转赴家乡河边村“隐居”。九一八事变后,一致对外、抗日救亡的呼声高涨。蒋介石不得不表示捐弃前嫌,与曾经的反对势力言归于好,团结御侮。深明“中的哲学”的阎锡山重回政坛,执掌大权。此时的阎锡山一方面对蒋介石极尽委曲求全之能事,一方面推行“自强救国”、“造产救国”等口号,大力发展实业,创建公司,修筑铁路,整顿银行,实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山西近代工业的雏形。
抗战期间,阎锡山受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却要“在三颗鸡蛋上跳舞”,对待当时的三股势力,要拥蒋拒蒋,恐日抗日,反共联共,成为各项政策的核心。他组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自任会长,并邀请共产党员薄一波主持“牺盟会”的工作,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得到发展,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军队配合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忻口战役,予敌重创,但傅作义、卫立煌组成的防线最终未能阻挡日寇的铁蹄。
太原失守后,阎锡山退守临汾一带,至今黄河边仍有其“克难坡”旧址。抗战胜利,就在国共重庆谈判期间,山西又最早地开始了国共内战,位于晋东南的上党地区率先开打。1948年秋天,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太原已经成为辽阔北方的一个孤岛。阎锡山是一个顽固的反共分子,宣称共产主义“只有圣人才能行得”,始终拒绝和谈,广修工事负隅顽抗,准备了五百瓶毒药要与他的基干“不成功便成仁”。但收到代总统李宗仁的电报后,便乘机赴南京“共商大事”去了,与他统治了三十多年的山西彻底告别。而他的老巢太原,则在解放大军的隆隆炮声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离开山西后,阎锡山出任迁往广州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到台湾后任总统府资政和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阎锡山自此的主要工作是写书,形成以反共和宣扬他的“物劳主张”和“中的哲学”为内容的《大同之路》。1960年5月23日,一代枭雄阎锡山在台北病逝,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