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的故乡山西太原,清楚记得,大约三十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这里,以及在更为广阔的北方地区,城市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有这么四大“产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却全都是浙江人、温州人的一统天下。
哪四大产业?是什么高科技行业吗,本地人真的干不了,需要从外地引进?
请您坐稳了,听好了,这四大产业是——
剃头、钉鞋、裁缝、弹棉花。
2
怎么样,是不是差点惊掉了下巴,您是否也有同样的记忆?
那么,本地的年轻一代干什么去了?
本地人都还在拼命往国营大厂里面钻,还在纠结于大集体和小集体的优劣得失;在乡下,则是晴天里裹了棉袄晒太阳,雨天里躲在屋子里打麻将。“等政策”,是人们最惯常的思维,天上能掉下个馅饼那才叫好。
什么、什么,自主创业?让我去给人剃头、钉鞋、缝衣裳、弹棉花?拉倒吧,你不嫌丢人我还嫌咧。
还要背井离乡、离妻别子,孔圣人早就说过,父母在不远行,莫非你忘了不成?
而且,那样的活计,能有什么前途?
真要是支起了钉鞋的摊子或是弹棉花的窝棚,这辈子怕是连个对象都找不到了吧。
3
后来的浙江、温州成为全国的首富之地,谁能否认,人家的第一桶金就来自这里,汗珠子摔八瓣积累了这些财富。继而民营企业获得大发展,不正是靠着这股子劲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温州的打工者早已撤出了上述这四大行业,现在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很难说还有什么一致的来处,我只知道剃头或称理发基本都是长治市长子县的子弟——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故得县名,县城的中心就叫丹朱镇。靠一门手艺养家糊口,正是长子子弟引以为豪的事情。
4
很难想象,山西历史上曾经培育出著名的晋商文化。在明清两代,“山西号称海内最富”,“非数十万不称富”。
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关键一点还在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
古人倡导“重义轻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经商不在首选。但山西似有不同。雍正二年,时任巡抚刘於义在一份奏折中说:“但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以故士风卑靡。”
皇上怎么说?雍正提起朱笔批示道:“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历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属可笑。”
经商成为了人生首选,连皇上都说“可笑”。以此为起点,成就了一代晋商的美名。
5
晋商的奢华早已成为了过去,到如今,似乎只剩了晋中的几个沧桑的大院、厚重的砖墙。
到如今,仍有人不无自豪地宣称,“我祖上比你们阔多了”。
毕竟,山西经济多年来只在中下游徘徊。
究其原因,坊间也有多种说法。
“中央不重视。”
“领导人不行。”
“没有资源。”
要我说 ,这些都不是重点。想想曾经的晋商文明,想想不久之前的“四大产业”,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
6
那么,这么些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又是如何?
小区外有个卖面食的店铺,擀面条、猫耳朵、饺子皮等等,各种半成品应有尽有,花几块钱买回来只需下锅煮熟了就行。
老板娘来自重庆。我说,重庆人来山西卖面?
老板娘笑了,口音抑扬顿挫,山西人看不上这个小钱嘛。
我说,那我去重庆开个火锅店如何?
老板娘说,别开玩笑了,山西人看不上这个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