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确诊糖尿病后,会非常焦虑,压力倍增。偶尔一次餐后血糖飙升,就会懊恼沮丧,怀疑是不是碳水吃多了;眼睛忽然不舒服了,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得了并发症”……
在信息过剩的今天,“糖友”接触的信息不少,但疑惑并没有减少,而且很容易被带偏。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精选了糖友最关心的8大疑惑,进行了细致解答,帮助糖友打消不必要的顾虑。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营养学组组长,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代谢病防治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参与多部学术专著的编写,担任《糖尿病现代治疗学》副主编,兼任《中华糖尿病杂志》等期刊编委。同时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每100个中国人约有10个患有糖尿病,剩余的人中近一半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发生并发症,‘糖友’的生活质量将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威胁生命。
我在内分泌科工作已30余年,接诊了许许多多的糖尿病患者,疑惑的、紧张的、无所谓的、放纵的……这些情况都在提醒我,老百姓对血糖控制的认识有待提高,糖尿病健康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得了糖尿病还能吃糖吗?糖尿病是不是会遗传?我这么胖,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我都没有症状为什么要吃药?……患者的问题很多,问题的重复度也很高,门诊的时间却非常有限,《糖尿病早知早治200问》这本书对我平时在门诊没有时间详细回答的问题做出了解答。”
——肖新华
一两次的空腹血糖检测结果不能证明,最好多次检测来确认。这是一个关于糖尿病诊断的问题。就空腹血糖来说,如果没有糖尿病症状,需要2次检测空腹血糖大于7.0毫摩/升才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所以,该病友可以进行餐后血糖检测或进行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一步诊断。糖尿病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诊断切点为11.1毫摩/升。OGTT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毫摩/升,为葡萄糖耐量减低,属于糖尿病前期的范畴。糖尿病前期还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介于6.1~7.0毫摩/升。大家可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来判定自己是否为糖尿病。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指目前血糖正常、但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较大的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不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心理调节,患糖尿病的概率比其他人大得多。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9类。糖尿病高危人群应重视健康体检,除了筛查空腹血糖,还应筛查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还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这样才能及早发现糖尿病。其实不然。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人体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外源性热量补充,一方面将导致体内脂肪和蛋白质过量分解,造成身体消瘦、长期营养不良,甚至引发饥饿性酮症;另一方面,因热量摄取不足,导致血糖偏低,反而会刺激升高血糖相关激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反跳性过度升高,使病情更难以控制。并不是。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可占总热量的50%~65%,添加糖每天不超过25克。我们知道,得糖尿病和吃糖没有直接关系。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一点糖都不能吃,需要做的是限制每天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的摄入。几乎所有食物里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建议糖尿病患者控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可占总热量的50%~65%。敲重点!添加糖包括白糖、红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糖蜜、蜂蜜、葡萄糖等,但不包括食物天然含有的糖。添加糖危害大,每天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5克。无糖食品也不能随便吃。所谓的“无糖食品” 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单、双糖的食品,其之所以是甜的,是因为加入了甜味剂,如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无糖” 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 100克或每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如果不加节制地大量食用所谓的“无糖食品”,仍会导致血糖升高且不易控制。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真正的无糖食品。很多“无糖食品” 可能将淀粉糖浆、果葡糖浆等淀粉水解物作为甜味来源,这些糖浆血糖生成指数未必比蔗糖低。因此,无糖食品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可以喝,但要选对款、选对时间并控制好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喝咖啡应注意以下几点。选对款。糖尿病患者适合喝的是不加糖、不加咖啡伴侣的美式咖啡,像摩卡、焦糖玛奇朵等是不推荐的。别过量。每天喝1~2小杯即可。咖啡因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00毫克内,即约350克现煮咖啡。选对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喝。对于糖尿病患者个人来说,到底能不能喝咖啡,还是要根据喝咖啡后的血糖变动和自身反应来定。并不是,如有关节疾病、年龄大的患者并不需要日行万步。很多患者认为日行万步才能保持健康,把血糖控制好。实际上,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情况,盲目追求步数,反而可能损伤关节,得不偿失。而且,日行万步没有对运动强度做出要求,如果是低运动强度的散步,并不能起到良好的运动降糖效果。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天快走6000 步,就可以达到不错的降糖效果。一般来说,如果BMI ≥ 24千克/米2,身体就已经超重了。糖尿病病史越短,BMI值越高,腹型肥胖越明显的患者,越适合手术减重。术后需进行终身的生活方式干预。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比如每周规律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定期评估并及早纠正不良行为。积极处理合并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骨质疏松症等。若术后体重反弹严重,需查明原因,积极治疗。不是。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抽血时间计算应该从吃第一口饭算起,而不是从吃完饭的时间算起。这是因为每个人用餐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如果从餐后开始计时测血糖就会错过血糖值的高峰,所测得的血糖值就不准确了,这也失去了测血糖的意义。餐后2小时血糖是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测量时,应保持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服药、注射胰岛素和进食。不要一刀切,分情况来定。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有50%以上无明显症状,但血糖已经很高了。如果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在9%以上,就需要吃药,光靠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并不能让血糖降下来。但如果血糖轻度升高,刚超过正常线,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加强锻炼等)进行治疗,如果3个月后血糖仍没有得到较好控制,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了。各有优缺点。有些糖尿病患者固执地认为口服药伤肝肾,还是打胰岛素好;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又怕打胰岛素会上瘾,觉得还是口服药好。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对。口服药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有些口服降糖药甚至还有保护心肾和减肥的作用。而胰岛素的降糖效果确实强,但低血糖的风险也相对高,还可能增加体重,所以,对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也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到底是打胰岛素还是吃药,还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听从医生建议,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单靠口服药就能控制血糖,就没必要打胰岛素。但如果血糖一直控制不好,该打胰岛素还是得打,及时有效把血糖稳定下来,再在医生指导下改成口服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监测及控制属于糖尿病二、三级预防,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及控制治疗糖尿病相关费用的前提,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糖尿病并发症,需要监测的指标如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常规、血酮体、尿酮体、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糖尿病肾病:尿常规、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心电图、心脏彩超、血管彩超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振动觉、触觉、四肢腱反射、卧立位血压等。糖尿病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皮肤色泽、温度、有无破溃等。不全是。儿童糖尿病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但近些年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儿童患2型糖尿病可能与遗传、常进食高脂高糖类快餐食品和大量含糖饮料、喜欢长时间静坐看电视或玩游戏、活动少、肥胖等因素有关。并不是。一般9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产后就能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的血糖在胎儿娩出后就能恢复正常。但是有少部分患者在产后仍然会保持糖尿病状态或者糖耐量减低状态。要明确是否产后还存在糖尿病,需要在分娩后4~12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产后血糖即使恢复正常,仍然建议患者至少每3年检测一次血糖。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不要跟年轻人比,以免发生低血糖,对身体造成伤害。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7.2毫摩/升,睡前血糖应<8.3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5%左右即可;有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者,空腹血糖应<8.3毫摩/升,睡前血糖应<10.0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8%~8.5%也是允许的。
《糖尿病早知早治200问》是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专家30余年临床经验分享,聚焦糖友关注的话题。全书采用问答形式,对糖尿病患者最关切的200个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对糖尿病的预防、治疗、饮食、运动、体重管理、自我监测及用药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性强,便于查找,适合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全书配有音频,扫一下就能听,解放双眼,随时随地掌握糖尿病干货。本书采用了大字号,读起来也不觉得累。
希望每一位“糖友” 都能活出质量,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