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
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既是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温度并不是最低。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 2500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节气,时间在每年阳历的 12 月 21—23 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 270°。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周礼·春官》云:“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 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云:“其后二岁,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 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记录了汉武帝在冬至这天的祭祀活动。
《后汉书·礼仪志》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 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十一月冬至, 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 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清嘉录》则直言:“冬至大如年。”我国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国内部 分地区至今延续着此习俗。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徐 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 影长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一些地方说法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
在乡间流传着许多与冬至有关的谚语,如“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 春节冷”“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说明根据冬至节气的冷暖、晴雨情况,可预示来年的天气。
在时年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始于汉代。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 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 习俗。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纷纷吃羊肉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冬至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 节日当天家家都要喝羊肉汤,以图个好兆头。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避疫鬼, 防灾祛病。
冬至后的“三九天”,天气寒冷,请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养生要调节体内平衡、顺应自然。因此要注意躲避寒冷、适当运动、多多休息、心情平稳,养护自身内刚刚生发的弱小阳气,使其利于以后的生长繁盛。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 劳宫、鱼际、合谷等。搓手时,宜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捏紧,再来回转动,使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进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 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
中医专家韩学杰主任,在她今年出版的新书《小食小方胜小药》中说到:“寒从脚下起”,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脚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故寒冷的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除了要穿着保暖性能良好的鞋袜,还要多活动双脚,可进行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并应养成泡脚的习惯。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既能御寒,又能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脚部的营养供给,保持皮肤柔软,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感。
韩主任书中阐述了关于疾病的理念,人体应当有健康态、未病态、已病态、末病态四个阶段。未病态即亚健康状态,这是指身体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当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转化为疾病,若采取措施,则走向健康。其中非常关键的是妙用“药食同源”,采用药膳和食疗小方来未雨绸缪,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常见未病态症状都有什么呢?
躯体性症状,例如疲劳或易疲倦;睡眠障碍;头晕、头昏;疼痛;食欲减退;双目不适;胸、腹、胁胀满憋气;心慌或心悸;易感冒;汗多或容易出汗;性功能下降;发热、怕冷。
这些症状都可以通过书中传承650多年沈氏女科“小食小方胜小药”的智慧养生理念,包括起居指导、食疗妙方、穴位导引、情志养生等4个方面,集原创的食疗妙方和穴位保健方法于一体,教读者通过内服外养,真正地做到顺时养生、天人合一、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气始于冬至”,因此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此时在饮食方面宜多样化, 注意谷、肉、蔬、果合理搭配。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食物。冬至时节可多食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食用容易上火,而冬至时天气寒冷,多数人食用后不存在这个问题。坚果有降低胆固醇、预防糖尿病、预防冠心病等作用;坚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E,对防老抗癌也大有裨益。但吃坚果要适量,具体摄入量因人而异。
可以试试下面这道韩主任推荐的冬至食疗妙方!~
主要食材
童子鸡 1 只,生黄芪 6 克,姜、葱、盐、黄酒适量。
具体做法
1. 童子鸡洗净;生黄芪用纱布袋包好,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另一端 则绑在锅柄上,将纱布袋放入锅中。
2. 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清水,放入童子鸡,待童子鸡煮熟后,取出黄芪包,最 后加入盐、黄酒调味即成。
养生功效
黄芪具有益气补虚、升阳固表的作用;
童子鸡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与卵磷脂。
本品适合气虚体质、表虚自汗或易反复感冒者,也适合刚生产后气血俱虚的产妇食用,对于年老体弱之人也有补益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注意事项:本方补气力量较强,气虚表现比较明显者可每隔半个月食用一次, 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常见未病态症状不光有生理性的,还有心理性的症状!
心理性症状,例如容易激动生气、恐惧;健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 维反应水平下降;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致;孤独或冷漠;做事提不起精神、 萎靡不振;自卑或意志消沉;空虚、懊恼;猜疑、猜忌;理解、判断能力下降;心累;担忧自己的健康。
冬至时节,在精神调养方面,韩主任书中介绍到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快乐平和的心态,振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消除冬季的烦闷。
【堂堂学长】是北京卫视
《养生堂》、《我是大医生》、《活过100岁》、
《养生厨房》、《暖暖的味道》官方文创生活平台,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健康养生。
关注并取消免打扰
随时随地了解更多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