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留言:我越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就越会感到担忧或焦虑,有什么是我现在能够做到的呢?

文摘   健康   2024-12-29 23:16   陕西  



一个妈妈对我说:


哈雷老师,我发现我越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孩子不能上学这件事情上,我就越会感到绝望或焦虑。


我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也不想这样,可是孩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的想法和感受。一年了,孩子还在家里,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哈雷  很多妈妈都将如何帮助孩子复学这件事当做自己生活中的目标去完成。而忽略了去关爱和照顾自己的情绪,但这一部分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我常常问家长两个问题:


1.如果时光穿越,你回到10几岁,你是你孩子的同伴,你该如何去陪伴她?


2.如果你站在孩子的位置,你希望自己的父母该如何对不想去学校的你。


家长们都说的非常丝滑,可是做到却是那么的难。


为何会如此?因为很多妈妈潜意识当中觉得自己不为孩子做点什么,就不是个好妈妈。


我一定要帮助我的孩子,缓解焦虑,提升能量,我一定要清楚她到底在想什么?


我一定要帮助孩子做好规划,我提起为他布好局,她可以有很多个选择,即便不去上学,我也会养他,我希望她健康快乐等等。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做的这些时候,有效果吗?孩子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我们想做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孩子会因为我们做了这些而感到快乐和自在,更愿意靠近我们吗?


并没有,很多孩子都告诉我,自己不去学校之后,妈妈爸爸的状态很差。


妈妈们该如何关爱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状体先好一点,然后再去影响我们的孩子呢?


1. 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上。


我们很容易因为孩子问题焦虑担忧到不知所措,或在我们控制范围外的事情上不停钻牛角尖:


例如孩子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黑白颠倒会如何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人际交往?等等…


事实上, 我们越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我们所不能控制的事情上,我们就越会感到绝望或焦虑。所以唯一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的控制范围内 。


你不能控制孩子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不能控制孩子的学校环境,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感受,不能消除所有自然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和焦虑感。


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因为你此时此刻所做的,都能为你自己与孩子带来重大的改变。


事实上,比起掌控想法和感受,我们都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如果我们愿意掌控此时此刻的行为,就能有效地应对自己的情绪状态。


就好像风暴来临,海港中的船会抛锚,如果不下锚,船就会被冲入茫茫大海。我们抛锚并不会令风暴消失(船锚并不能控制天气), 但它能将一艘船暂时稳定于海港中。


当一些无用的想法在我们的头脑中转个不停,而痛苦的感受则在我们的体内缠绕不散。一旦我们内心被风暴卷走,所作的都是无效的事情。


2. 肯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看见自己,并能真诚真实地表达出来,而不是隐藏起来。


我们要安静地肯定自己内心出现的想法,感受,情绪。


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例如我们可以对自己说:


我正察觉到焦虑的感觉,或“这是恐惧的感觉”,


或“我的心正在担忧”,或“我有一种难过的感觉”,或“我现在有些我将会崩溃的想法”。


3. 将注意力带回到你的身体,觉察自己身体的反应。


将注意力带回到你的身体之中,寻找适合你自己的方式,或者用你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例如


  • 将双脚慢慢用力压在地板上。

  • 将你的背部和脊椎慢慢伸直;如你正在坐着,在椅子上靠前坐直。

  • 将你的指尖慢慢合上。

  • 慢慢伸展你的双臂或颈部,并耸动你的肩膊。

  • 慢慢地呼吸。


这并不是在尝试回避、逃离、逃避或转移注意力。练习的目的是要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保持觉察,并继续肯定它们的存在……


4. 全然地参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感受一下你现正身处什么地方,然后将注意力重新集中于你正在进行的活动上。例如投入地工作,读书,喝茶,跟朋友聊天。


寻找适合你自己的方式去做;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或者用你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


  • 环顾一下你身处的房间,并留意一下你看到的 5 样东西。

  • 留意一下 3 或 4 种样你能听到的声音。

  • 利用你的鼻子和嘴巴,留意一下你能闻到、尝到或感受到的东西。

  • 留意一下你正在做的事情。

  • 结束练习时,将你所有注意力集中于你手头上的工作或活动。


建议各位妈妈:


1.打开心扉给令你焦虑,难受的感觉腾出空间,承认它们的存在是正常的,容许它们存在(即使孩子不去上学这件事使你担忧),好好照顾自己。


2.确认你身边有哪些能够给到你支持的资源,例如朋友、家人、同事、及专业人士。不要自己一个人扛着。


当你处在状态不好的情况,可以问自己:“有什么是我现在能够做到,而又能改善自己生命状态的呢?把关爱自己这件事当作新年的礼物送给自己。




家长陪伴支持计划来了,哈雷老师持续一段时间陪伴你,一起去探索:

哈雷心理咨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哈雷老师的个人公众号。哈雷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坚持日更心理学知识,青少年心理成长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聆听、理解、接纳、陪伴每一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