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雷,你身边的心理咨询师。坐标西安,青少年来访者遍布全国各地。接受孩子与家长网络咨询及心理陪伴服务。
孩子不愿意做心理咨询,我给家长的建议是不要去逼迫,孩子对做心理咨询这件事有他自己的认知。
对于休学躺平在家的孩子,心理咨询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去做的,就像感冒了,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医院治疗一样,要看个人的身体免疫力。
但无论孩子去或不去做心理咨询,家长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心理咨询到底是咋回事,避免走弯路,同时也要合理期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1.对心理咨询保持合理期待
大部分家长在大脑中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心理咨询师形象,把他们投射为一个万能的角色。例如很多家长找心理咨询师的想法是这样的。
1.找个心理咨询师,做几次咨询让孩子有动力回学校去;
2.孩子不愿意说心理话,让心理咨询师去问,看看她到底怎么了,然后告诉我;
3.我有一些困扰该不知道如何处理,心理咨询师会给我答案;例如该不该给孩子断网,办理休学等。
4.我没有问题,孩子需要心理咨询,让咨询师引导他改变,变为和之前一样的好孩子。
5.做了四五次咨询了,孩子还是不愿意回学校去,还是在玩手机,心理咨询根本没用。
6.我觉得孩子情绪好起来了,愿意跟我沟通了,是药物,而不是心理咨询的作用。
7.我想找找心理咨询师,让我不那么焦虑,痛苦。
哈雷想说,心理咨询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任何心理咨询师都给不了你这样的灵丹妙药,也做不到百病包治。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在与你不断探讨的过程。
如果你简单只是要一个答案,那可能这样的方法或者答案效果不会持久。因为是治标不治本。
心理咨询师看的不是孩子的病,而是要看到孩子这个人。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
我曾经遇到了一个妈妈,她在我的公众号文章下面留言,说自己信佛,特别虔诚,孩子休学一年,医院确诊孩子为抑郁。
她每一个月都带着孩子去拜神。她想请教我,带孩子拜神说一点什么比较好,会让孩子好起来。
这个例子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自己是无力的,把希望寄托在外在的人和事上。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指望谁都会落空。
做心理咨询,如果抱着让心理咨询师给到孩子一个方法,一个答案,你或者孩子过不了几天就没有困扰了,孩子做了几次心理咨询就主动提出要回学校了,说白了是家长的理想化期待。
尤其是有的孩子有明显的心理创伤,生活事件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家长寄希望于两三次咨询就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咨询过的孩子,单纯厌学休学的孩子,至少十次左右,更不要说还叠加其他的问题。
2.什么样的状况下,必须带着孩子看心理咨询师
1.孩子每天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处在痛苦,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当中,且持续一个月以上;
2.孩子肚子疼,胃疼,手抖、失眠一个月以上,但医院检查孩子身体没有任何问题,这说明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以躯体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躯体症状的出现,表明孩子其实在用身体的痛苦替代了另外一种不可承受的痛苦。
3.孩子无论是对别人不满,或者通过同学老师的反应,感觉到别人不喜欢自己,排斥自己,这说明孩子在与他人相处中有过不良的,或者糟糕的体验。
有的孩子对自己不满,自己跟自己打架,较劲,觉得自己很糟糕,愧疚,内心有纠结和冲突,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他需要去理清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4.孩子在学校或者家庭中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例如校园欺凌,父母离异、重要他人意外或离世,校园极端事件带给孩子的替代性创伤,不同的孩子面对同样的事件,他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
如果事件过去半年了,孩子情绪低落,无法走出来,行为异常,就需要去看心理咨询师了。
5.孩子开始自我封闭2个月以上,不跟人沟通交流,很容易暴躁,易怒,等有过度情绪反应。
6.孩子有极端想法,例如自伤,自杀想法或企图。
一句话,不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但也要相信专业的力量对孩子的帮助。
欢迎预约哈雷的心理咨询,一对一跟你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