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厌学休学 ,心理咨询师哈雷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文摘   2025-02-01 21:33   陕西  
           哈雷|接纳、倾听、理解、陪伴每个孩子
厌学网瘾| 抑郁焦虑|恐惧强迫|情感困扰


各位家长你们好!


我是哈雷,48岁,23岁大男孩的母亲,一枚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因为我也是母亲,所以我也深深了解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做家长的有多不容易。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左右为难,放手不管担忧孩子的未来,用心去管,又担心逼得太紧,孩子受不了。


白天要上班,担心休学的孩子一个人在家。孩子不愿意提学习,学校,一提就情绪紧张,甚至有躯体反应。我们手足无措,无条件接纳,理解,尊重,孩子好像并不领情。依旧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放下手机。


不忍看着孩子这样下去,可也没有办法。孩子拒绝去看心理医生,也不肯与心理咨询师聊一聊。我们焦虑,担忧,抓狂,孩子却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拒绝跟我们沟通,跟我们说心里话。


也不知道该不该吃药,网络搜索对了对症状,症状都符合,感觉孩子好像是抑郁了,但孩子死活不肯去医院,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孩子吃了药之后情绪好一些了,可是嗜睡,记忆力减退,也没有学习动机,我认为她完全是有能力可以回学校去的,可她就是不肯。


孩子也做了几次心理咨询,感觉没什么效果,还是不愿意回去啊,她也不想再去继续做心理咨询了。再说价格不菲,经济上也很有压力。


孩子每天都在说自己要去学校,第一天晚上说好了,要回到学校,睡了一觉起来,死活也不想去了,拉都拉不动,耍赖皮,偷懒。这样反反复复,让我受不了。


孩子看着没什么大问题,但一回到学校门口,就肚子疼。然后就不去了。情绪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大的反应,真不懂她是怎么了。


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我最近做心理咨询,大家集中的心理困惑。


作为一名经常与孩子沟通的心理咨询师,在这里我想告诉各位家长,一不要自责,二不要着急,三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去看孩子。因为孩子目前的状况是社会家庭学校,孩子自身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我们大人一定要客观对待孩子的抑郁厌学休学问题。


1.别太自责,社会大环境是主要因素


孩子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疫情三年之后,很多孩子出现了抑郁,厌学,休学现象。这与社会大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


例如疫情三年,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状体被打乱。疫情时代我们大人的死亡焦虑,生存焦虑,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心理。


网络时代,每一个孩子通过一部手机,他所获取到的信息到底是怎么影响到他的认知的,我们大人很多时候是不了解的。


我们的孩子处在成长期,他们还不成熟,所以思想上,行为上很容易受到来自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的孩子将手机当作网络社交的工具,有的孩子则是看动漫,小说,有的是玩游戏自嗨,远离现实的烦恼,有的孩子则是通过一部手机看到国外的自由,平等和尊重,内心开始非常抵触在学校里被不公平的对待。


被老师同学语言暴力,被恶意评判,被惩罚等,哪怕当事人不是自己,还有的孩子在网络上学习自己喜欢的技能,例如画画等,与学习毫无关系。


有一个孩子告诉我,下课的时候老师都要求除了上卫生间,不被允许下楼去玩,只能待在拥挤的教室楼道里或者座位上。他们就只能偷偷地在卫生间里聊天。


孩子的天性被压抑,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在慢慢地消失。孩子就像被囚在学校,连自由呼吸都很难。每天在学校就是上课,写作业,刷题。回到家依旧写作业到很晚。


试问我们家长每天在公司工作几个小时,回到家有没有加班工作到十一二点,一不小心,做错了工作,第二天还要被老板当众点名或惩罚。


如果是这样,你的心里该作何感想?长期下去,你会不会有离职的冲动。或者干脆不打离职报告就直接走人了。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本能的抵触学校的规章制度,某些老师过分的处事风格,以及繁重的作业,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孩子能把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家长应该庆幸。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压抑着,那样更危险。


2.重视孩子成长中的不良体验


孩子压抑情绪,向内攻击自己,很容易有抑郁情绪的。当孩子情绪被压抑得很久,潜意识会把这样的感觉储藏在身体里,这样躯体症状就出来了呀。


所以有的家长对我说,孩子没事,已经放下了,我已经给他解释过了。尤其是在成长期,受到过欺负,身体上和语言上的侮辱,被老师在公开场合不公平的对待,或者比较恶劣的方式对孩子,都有可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当然我说的不是这样的不良体验一定会带来心理创伤,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家长在孩子有了不良体验之后,他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孩子的心理反应会有很大不同。


我举个例子,有一个孩子在他三年级的时候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打了一耳光。孩子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斥责孩子,为什么打了你,而不是别的同学,一定是你惹老师不开心了。


但事实是另外一个孩子扔了一个纸团过去,这个还接住了,这个动作恰好被老师看到。老师觉得自己的权威被侵犯,就下来打了孩子。


这个孩子上了高中之后休学了,做咨询的时候讲了这件事,过去了那么多年,讲到这件事的时候,孩子的情绪还是很愤怒。


有时候我们大人眼里不起眼的一件小事有可能就是孩子心理问题的线头。


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抑郁了之后,总是认为是某一个老师,或者某一个同学或者是某一个特定人的错,是让孩子抑郁的原因。


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当我们的孩子在外有了被伤害的事件之后,我们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责怪孩子,还是倾听孩子,共情孩子的委屈和愤怒,站在孩子边上先去处理孩子情绪,再去问清楚原委,去处理问题。


当你的孩子内心感觉到了孤单和无助,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相信自己,都不维护自己,他长大一些能有什么力量去面对挫折与困扰。


总之一句话,孩子最想要的就是父母的态度是什么?孩子在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做了什么对孩子很重要。很多家长一直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能量,不自信,不勇敢。原因其实就在这里面。


3.改变你的认知和状态,它才是问题的正解


作为父母,你们的状态会潜移默化,进入到孩子的心里。使得孩子的人际关系,安全感,信任度受到很大影响。


很多家长本身其实就是无力的,他在工作生活中见不得麻烦,也不能应对这些麻烦,所以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家长是惶恐的,心里首先就慌的不行了。


之前不是一直好好的去上学吗,这是怎么了,其实你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早出现蛛丝马迹了,甚至孩子可能给你发出过信号,只不过你没有重视罢了。


有的家长因为婚姻关系本来就是凑合的状态,有的是丧偶式婚姻,有的是单亲,有的相互指责,埋怨,看不上对方。


家庭氛围很不好,夫妻两人弩箭八张。孩子夹在两个最亲的人中间,内心是撕裂的。有的孩子看似跟妈妈关系很好,但其实内心比较黏爸爸,但为了维护妈妈,不愿意表现出来。


有的家长只看到学习成绩的重要,完全忽视自己孩子在成长中所需要的其他心理养料。除了学习,孩子在生活方面是低能儿,连最基本的独立能力都没有,一个孩子都已经高二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妈妈在做。


孩子一方面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同学,自己什么都不会,内心自卑,另一方面对妈妈充满了愤怒,觉得妈妈控制了自己的一切。


很多妈妈情绪本来就很焦虑,抑郁,紧张,孩子这样了,加剧了她们的情绪,所以一旦温和顺服孩子返校无效之后,就情绪急躁,让孩子处于内疚和羞耻之中。


甚至我在咨询中发现,孩子内心最大的一个冲突就是因为对父母的愧疚,孩子和另一个自己在打架,孩子内在被撕扯地很厉害。


孩子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充满不确定性,作为家长,我们无法控制也不能预见,我们需要慢慢探索。


家长降低期待,孩子自己是否愿意降低对自己的期待?


家长预约咨询的初衷是孩子何时返校,孩子咨询的目的是我怎么样才能不痛苦?


很多孩子不做咨询的原因非常明显,我做了咨询,就要回到学校去,我干嘛要做,我不做了就有一个理由。所以当家长带着这样的目标约咨询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除非我们的孩子他的咨询目标是,我如何才能走出困扰回到学校去。


心理咨询不是帮孩子回到学校,而是帮助孩子提升回到学校的能力。


有家长问我,如何才能走进孩子心里,我的回答是,我也没有答案。这个问题就像如何让一个人爱上你一样。心是世间最复杂的东西,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他自己的感受是没有得到过尊重,认同,没有信任,不是我们做了一点什么,孩子的心就跟我们靠近了。


不要试图让痛苦和伤口消失,永远不会。语言可能会撒谎,但身体不会,就像我们遇到一个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或者一个让我们不舒服的人一样,或许会笑着问候,握手,但是表情会出卖你。


一个没有价值感,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即便现在回到学校了,他的问题还一直带着的。所以孩子抑郁厌学休学了,其实就是我们家长成长的机会。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如果是建立在他必须要成为我们心中所想要的那样,他必须要去学校才可以,那可能我们有的父母还需要走一段焦虑的路程。


孩子不去学校跟我们很多大孩子毕业两三年甚至五六年不去上班一样。他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也没有能力去应对。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真正的信任,尊重,接纳,是允许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能力喜欢自己,发自内心的快乐,自在,自信,有能力和意愿跟个世界的人和事去连结,那么孩子的未来,我们还担忧什么呢,一切皆有可能。


社会学校环境我们无力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的认知和态度。这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是什么样的状态,比你做了什么,找到了多少方法去催促孩子回到学校更重要。



添加心理咨询师哈雷微信:haleixinli

点击预约哈雷的心理咨询     




  更多哈雷心理原创文章荐读

 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孩子要不要复学,看这3点

从休学到复学,孩子是怎样的心理 

减少心理时间,缓解孩子抑郁焦虑

父母如何理解孩子厌学、拒学行为

试着做这3个练习,降低孩子焦虑

心理咨询师和医生,有啥不一样

孩子心理咨询前,家长需要了解这些

如何利用心理学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前的6大迹象



哈雷心理咨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哈雷老师的个人公众号。哈雷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坚持日更心理学知识,青少年心理成长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聆听、理解、接纳、陪伴每一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