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跟孩子一样,也需要陪伴和支持,焦虑情绪有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

文摘   健康   2025-01-16 07:30   陕西  


我是哈雷,你身边的心理咨询师。

昨天晚上我整理了家长群分享记录。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群里几百多位家长提问频率最高的三个问题是:


1.我能做些什么帮助我的孩子?

2.我能不能跟孩子提学习的事情?

3.孩子不跟我沟通该怎么办?


有家长问过我,为什么每次我在群里互动答疑会不断地抛出问题让大家思考。


我用了一个例子回答了这位家长的疑问。


有一个家长群内提问:我的孩子13岁了,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被送去了寄宿学校,学习一直特别好,忽然有一天就不去学校了,现在已经半年了,完全不跟我们沟通,每天都在自己房间里打游戏,我们好像陌生人。


哈雷老师,我该如何走进孩子心里?


家长的这一段描述里有很多个线索需要去讨论,因为只要了解了孩子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才有可能给到家长更适合的指导。


如:孩子在寄宿学校有过不良体验的事件吗?目前有无出现过躯体症状?ZS企图或行为等?


孩子目前的情绪,饮食睡眠如何?家长氛围、父母关系如何?日常对孩子学习这件事家长的认知模式是什么?


孩子退回来之前,跟父母的关系如何?家长有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例如孩子言行有何异常?孩子在校的人际关系如何?


孩子有无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过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绪?


.......


所以我只有在不断地抛出更多细节问题,进一步探索更多孩子成长中的小细节。才能了解问题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抽丝剥茧的过程也是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以便引导家长的觉察,到底是什么让孩子有了现在的状态。


生命本就复杂,很多时候其实答案就藏在问题里。


同时我也会跟家长讨论,你要走进孩子心里?目的是什么?


是想进一步与孩子建立关系呢,还是想要知道到底为何他不去学校了?或者你不清楚孩子为何自我封闭,不愿意跟你沟通,你想搞明白原因。


也可能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家长本身提出的问题,而是我们要系统思维,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对家长关闭了心门。


答案不在哈雷这里,而是在孩子那里。你的孩子为何不去学校,真实的答案只有他知道,其他人都是猜测,或根据经验,大概率感觉得到的。


也可能孩子现在连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他也是跟风不去上学,就是自己很累,觉得学习无意义,未来没前途等等就回来了。


做了那么多的咨询,还有陪伴很多家长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都要历经这样的阶段迷茫,不知所措,然后到慢慢接纳孩子,再慢慢陪伴,慢慢等待,然后才慢慢有一个转机。


可能我们并不是要等到孩子才去上学,才如释重负,认为我们的孩子真的好了。


孩子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自我有认同,可以很好地接纳自己,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他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有力量去与人与事自然连结,就已经很ok了。


很多家长在表达孩子问题的过程中,提及到的都是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但这样的表达可能不是真实的状况,有些孩子的行为表现可能都是假象。


到底家长该如何去表达、描述孩子问题,才能更好地梳理孩子问题,是需要学习的。


关于表达这件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表达的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带来的结果自然不一样。


例如同样是孩子厌学了,家长不同的表达也体现了面对孩子问题不同的认知:


A家长:他就是想要打游戏了,所以才逃避学习回到家了(抱怨孩子);


B家长:孩子压力很大,不喜欢同学们太卷,他每晚都睡不着,没办法才回来的,孩子也不容易(理解孩子);


C家长:都是我之前高控制,孩子才有了现在(责备自己)。


如果我们是想要解决问题,那么哈雷建议大家真的先从表达方式上面改善一下,这样也有助于自我认知的提升。


真正解决问题的表达格式是:


事实(发生了什么,事实越具体越好)

感受(我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想法(我的想法是?)

问题(我的问题是?)


例如:孩子回到家一年,他每天都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只吃一顿饭,昨天他忽然从房间出来,骂我们,说他有现在,都是因为我们,他也不会想让我们好过(事实)。


我没有想到之前那么乖巧的孩子会这样指责我们,我感到好难过(感受)。


我想为他预约心理咨询,但是孩子不同意,我不确定他到底是心理有问题,还是故意跟我们对抗(想法)。


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是真的很爱他呢(问题)。


这样地表达其实也是在梳理孩子问题的过程,建议家长日常可以试试看,把任何一件发生的事情,用这样的模式表达出来,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去试试看。


年底了,最近家长加我微信的很多。每天面对那么多的家长留言也是有心无力,无法一一回复。


作为一名经常与青少年长期沟通的心理工作者,我能理解大家对孩子问题的焦虑和担忧。有的孩子休学厌学几个月,有的孩子休学厌学半年,有的孩子休学已经一年以上了。


每一个家长问:怎么办?怎么做?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心理困境。


心理问题很复杂,每一个孩子厌学背后的心理原因,目前面临的心理困扰,情绪低落程度,对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


同时呢,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家长的自我觉察与成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我们跟孩子一样,也需要陪伴和支持,情绪有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方式,与一群家长共同成长,分享,交流,既可以极大地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更主要的是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陪伴孩子过程中的盲点,更好地支持与帮助孩子。


所以哈雷开启了家长陪伴支持计划,撬动家长先去成长,然后慢慢在家庭系统里,帮助和支持到孩子。



参与家长陪伴支持营,你将获得——

1.哈雷音频课程分享34节总计7个小时

2.陪伴孩子实用工具14个

3.每周6小时群内互动,沟通,哈雷老师答疑

4.加入家长陪伴支持大群长期陪伴

5.哈雷读书音频合集(五本书任选一本)。


点击试听哈雷老师的音频


哈雷心理咨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哈雷老师的个人公众号。哈雷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坚持日更心理学知识,青少年心理成长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聆听、理解、接纳、陪伴每一个人💝💝
 最新文章